APP下载

关于机构改革过程中推进新海关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讨

2018-09-10卜海龙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机构改革深度融合

卜海龙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转变和优化职责是关键,要在改职责上出硬招,不光是改头换面,还要脱胎换骨。作为本轮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实优化协同高效的改革要求,实现海关原有管理职责和检验检疫管理职责的深度融合、有机融合,达到“1+1>2”的改革成效,是当前海关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当前之需”。论文着眼于海关机构改革现状,认真梳理海关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分析探讨了新海关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推进深度融合的紧迫性、需要把握的原则和工作落脚点,并对下一步深度融合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新海关 机构改革 深度融合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it is crucial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arty and state organs, change and optimize their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round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how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original administrative duties of custom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uties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nd achieve the reform effect of “1+1>2” is the “urgent matter” and “current need” of the curren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stom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of customs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carefully sorted out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reform of customs institution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urgency of promoting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customs and inspection, the principles to be grasped, and the working foothold,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in-depth integration.

Key words: new customs, institutional reform, deep integration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拉开本轮机构改革的序幕,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方案提出,“将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改革中,中央对海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寄予厚望。改革后,海关职责更宽广,队伍更壮大,海关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 当前海关机构改革进展情况

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头绪繁多、任务艰巨。当前,全国海关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稳扎稳打地逐项落实各项改革要求,改革进展顺利。 4月14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顺利完成转隶;4月20日,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已统一以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一线旅检、查验和窗口岗位统一上岗、统一着海关制服、统一佩戴关衔,实现“一口对外”,关检队伍初步融合,通关时长大幅压缩;8月1日,进出口货物正式实行关检整合申报,实行“一次申报,一单通关”,打响关检深度融合“第一枪”,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得到了中央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 推进深度融合是新海关事业长足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现关检深度融合,是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落实“将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能不能紧紧抓住转变优化职能这个关键,落实优化协同高效的改革要求,把原海关与原检验检疫两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尽快实现关检业务融合、队伍融合、感情融合,形成横向协调,纵向协同,全国一盘棋的生动局面,是尽快收获改革成效、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保障,是转变和优化职能的基本前提,是建设新海关、实现新作为的必然要求。

3 推进深度融合需重点关注两个“不同”

长期以来,海关与检验检疫虽然服务对象、工作区域相似,但业务特点不同,人员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差异较大,两者在前期初步实现“一口对外”的基础上,推进全面深度融合仍面临不少挑战,突出表现在两支队伍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3.1 职能重心不同

本轮机构改革前,原海关基本任务是进出境监管、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并承担口岸管理、保税监管、海关稽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海关合作等职责;原检验检疫部门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卫生防疫、食品安全,以及防核辐射反恐、口岸危化品管理、生物制剂、防止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贸易措施等职能,两者的职能范围和重点有较大区别。

3.2 工作思维不同

在历史传承、自身禀赋、管理理念、组织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原海关与原检验检疫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突出表现为执法思维与技术思维的碰撞,原海关重点强调执法,原检验检疫对技术强调更多一些,执法与技术虽然都是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手段,但两者代表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执法与技术的关系,事关职能有机融合,事关队伍价值理念的趋同,事关新海关今后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 推进深度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海关总署对新海关的全面深度融合非常重视,海关总署党组印发《推进海关全面深度融合全员培训总体方案》,海关总署倪岳峰署长做了动员讲话并提出要求,推进新海关的全面深度融合,应牢牢把握几个基本遵循,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一”。

4.1 要着力推动思想认识一致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把提升政治能力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建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把海关的机构改革放在整个机构改革大局、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思考和推进落实。要在思想文化上深度融合,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职业忠诚度,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实现亲如一家、融为一体。

4.2 要着力推动业务规范统一

要在执法流程上深度融合,落实优化协同高效要求,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升口岸风险防控水平和通关效率。同时,按照“本职领域精通、相关领域熟悉、全领域了解”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员全面培训,补齐不同经历、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干部职工的知识缺项和本领短板,为开展岗位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4.3 要着力推动队伍整齐划一

要以全面推进转军事化部队建设为契机,把队伍作风建设贯穿始终,把“补短板、转作风、提效能”专项活动与全员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新海关队伍思想认同、职业认同、文化认同,养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要按照“脱胎换骨”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

5 推进深度融合应妥善处理好两大关系

新海关的深度融合需要一个不断磨合、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把内部融合与对外履职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内”与“外”的辩证关系。

5.1 妥善处理履行法定职责与服务开放大局的关系

扩大开放对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新海关是口岸监管的重要部门,工作模式、监管机制直接关系贸易便利化水平,社会各界对新海关的工作也有很高的期待。而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出境更为频繁,规模更为巨大,且新海关在机构改革后职能线条更长,履行法定职责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冲突,易成为矛盾的集中点和爆发点。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新海关监管机制创新,充分运用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两个手段,更好服务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并在守住安全底线前提下,尽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5.2 妥善处理履行法定职责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

新海关垂直管理,全国海关一盘棋,履行的法定职责很多是国家事权,如新海关职责直接涉及国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消费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和反恐等国家总体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关机构又遍布全国各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新海关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的支持,特别是新海关在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公共技术服务等方面有技术优势。因此,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同时,既要做好新海关的内部事务,也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地发展战略、服务当地重大建设项目,突显新海关新作为。

6 关于加快新海关业务模式融合创新的建议

结合原海关和原检验检疫的职能特点,围绕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着眼于机构改革的加快推进,建议通过流程再造优化新海关履职新模式。

6.1 在口岸现场查验方面

对进口商品,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三互”大通关建设为基础,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 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优化口岸业务流程,实施“查检合一”,推行非侵入、非干扰式口岸查验模式,由原先货物报关、报检“串联”模式变“并联”模式,融合为“六个一”。推进“多查合一”,通过整合减少口岸查验监管流程,将监管过程前推后移,强化风险防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继续优化作业流程,提升口岸通关速度,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6.2 在探索监管新模式方面

继续支持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构建大口岸格局,提高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优化、整合原海关和原檢验检疫特殊监管区域, 合理布局辖区内功能性口岸, 对汽车整车、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以及进境粮食口岸、植物种苗(花卉)等口岸的原海关和原检验检疫监管重点进行整合对接,推行全链条式管理,强化智能监管、精准监管,集中双方的人员、技术、查验场地等,构建大口岸格局。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特殊检管区内,继续复制推广创新制度; 冷链运输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同样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分步处置”,并探索新的监管放行模式。

6.3 在优化服务外贸方面

将原海关、原检验检疫数据信息和双方在用的系统进行对接整合,前期在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行统一信息系统入口和出口,逐步整合原海关和原检验检疫系统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大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信息系统一体化,提升新海关执法履职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双方综合统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针对外贸运行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服务科学决策和企业发展。原海关关税部门和原检验检疫原产地部门可深度融合,通过税收导向促进外贸发展,落实结构性减税等进口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紧缺食品、农产品进口等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落实鼓励出口政策,用好原产地签证关税减免政策,促进优势产品扩大出口。

6.4 在营造良好环境方面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履行维护国门安全职责,主动研究储备并合理应用技贸措施,对各类国家禁止和限制的进出口货物、资源性产品等可以统筹打击,以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推进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实现差别化通关管理,努力营造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通关环境;整合原海关和原检验检疫防范非传统安全带来的各种风险,合力加大对有毒有害物质和核生化物质的监测力度,积极构建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消费安全的良好营商环境。

7 结语

改革永远在路上,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能和队伍划入海关,为新海关带来更宽广职能的同时,也必然要承受职能、队伍融合以及业务重塑的阵痛,这是任何机构改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新海关要实现新作为,应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总体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勇于自我革命,积极主动改革,整合多方力量,加快深度融合,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实现“通关效率更高、通关成本更低、营商环境更好、监管更严密、服务更优化”目标,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担负起时代赋予海关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倪岳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坚定不移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海关落到实处[J]. 人民论坛,2018(1):6-9.

关雯. 出入境检验检疫划入海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N]. 中国国门时报,2018-4-17(001).

猜你喜欢

机构改革深度融合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趋势探究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管理机构结构改革探讨
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的五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