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内部审计也要“走出去”

2018-09-10赵志新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央企走出去内部审计

赵志新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典型特征,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境外审计。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央企 内部审计 境外审计

在2017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国资

委参会代表指出,中央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境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万亿元,投资设立的境外单位9112个,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5%。

一、开展境外审计是境外资产监管的要求

2018年1月12日,《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发布,其中关于内部审计履行职责的规定中明确要求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境外机构、境外资产和境外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2017年,国资委发布了一系列境外监管文件,包括《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从“管投向、管风险、管程序、管回报”四个方面,对中央企业的境内、境外投资进行全程监管。在事前管理方面,要求对于境外新投资项目,应当充分借助国内外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可行性研究、尽职调查、评估);在事中管理方面,国资委对境外重大投资项目进行随机监督检查,中央企业应当定期对实施、运营中的境外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建立境外投资项目阶段评价和过程问责制度;在事后管理方面,重大投资项目实施完成后,中央企业应当及时开展后评价,形成后评价专项报告。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要围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境外投资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

二、开展境外审计的具体类型

根据国家部委发布的各类监管要求,境外审计要覆盖境外经济活动,审计对象包括境外投资和境外企业。境外投资是指中央企业在境外从事的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境外企业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在我国境外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依据当地法律出资设立的独资及控股企业。针对以上审计对象,可以开展的境外审计包括以下类型。

(一)境外固定资产投资的结决算审计

境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境内投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工程价款的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同样是必备流程,也是需要重点监管的环节。为了审核境外固定资产投资造价的准确性、竣工决算的合规性,内部审计需要及时介入并开展相关审计,审计依据既要考虑投资所属地的造价控制规则、工程管理法律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国内监管法规要求。例如,审核项目采购招标流程,国内的招标投标法规并不適用,就需要考虑属地法律和客观实际情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制度要求框架下实施审计,发现问题与管控风险。

(二)境外工程总承包专项审计

境外工程总承包专项审计不同于境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境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从建设单位(甲方)的角度委托开展的审计类型,其审计结果是服务于投资方;而境外工程总承包审计是从施工方(乙方)的角度委托开展的审计类型,是一种施工单位生产经营行为的审计。此种审计类型一般围绕工程总承包(含EPC)合同项目开展实施,重点关注项目收入的可回收性、各类施工成本的合法合规性,只不过审计项目的位置是境外。审计特点是其涉及的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资料大都存放于境内、境外两地,需要提前准备,分组实施后汇总,才能体现整体审计成果。

(三)境外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目前要求做到审计全覆盖,离任必审,境外审计也不例外,企业负责人的职位变动也应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综合性审计,审计内容涉及被审计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实施地点在境外,受诸多因素限制,需要内部审计开拓视野,适应新环境下的审计操作,建立起适合境外环境的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

(四)境外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审计

境外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是境内控股企业合并报表的需要,属于常规审计。法规要求,境外企业应当通过法定程序聘请具有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暂不具备条件的,由中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随着境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审计风险日益提升,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创造审计条件,扩大审计范围,对境外重点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实施现场审计。

(五)其他各类境外专项审计

根据境外投资行为的特点、境外企业经营的需求等要素,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开展适应其经济活动的各类专项审计。在股权投资活动中,投资前期需要进行财务尽职调查、报表审计等;在境外企业经营过程中,针对重点风险管控环节,可以开展阶段性财务收支审计和各类专项检查;在境外企业经营后期,决策停止运营需要清算时,开展清算审计等。此外,根据境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规模情况、效益情况,可以选择性地开展项目后评价,虽然项目后评价并不是典型的内部审计类型,有些企业在内部职责划分时,仍将项目后评价纳入内部审计职能。

新时代国家战略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对企业的海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化经营会面临一些风险,但只要积极防范,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好。新时代内部审计要有新形象、新作为,通过积极开展境外审计为企业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邮政编码:100081,电子邮箱:zzx516@163.com)

猜你喜欢

央企走出去内部审计
基于新媒体下的央企新闻宣传工作探析
央企实施EVA考核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在央企审计工作中实践“两学一做”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