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校本微课程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8-09-10崔占鹏

高教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微课程教学模式

崔占鹏

摘 要:后MOOC时代提出了更适合高校教育的SPOC模式,根据学校定位和学生特点开发出更合适学校的校本微课程。文章主要提出基于SPOC的校本微课程在高校课程使用的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9-0124-03

Abstract: Post-MOOC era proposes a SPOC model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college education, The college can develop school-based microlecture more suitable for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 of microlecture based on SPOC in college classrooms, which has some refere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l; reform and practice

一、概述

从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及其教授相继创办了数个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平台,向全球免费提供顶尖大学的课程。一时间,MOOC引发了媒体、企业界、教育界、政府、国际组织的关注和热议。随着MOOC的大规模开展,问题也接踵而来,课程的不完善的中途退课机制导致辍学率高、学习氛围较差等等。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众私密在线课程”)是将MOOC教学资源如微视频、学习资料、训练与测验、机器自动评分、站内论坛等应用到小规模的实体校园的一种课程教育模式,实质是将优质MOOC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借以翻转教学流程,变革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既能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又能有效地弥补MOOC的短板与传统教学的不足。[1]

各个学校由于地域、办学理念、生源的差异,学校对学生教授的知识也会略有侧重。可以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导向,开发出具有本校特征,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微课程。[2]其时长在二十分钟以内的,内容精炼,目标明确,适合本校学生在线自主学习。

二、课程设计

(一)前期分析

1. 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生为90后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喜欢在网络上与老师、同学交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部分学生有过与他人协作学习的经历。并且绝大部分学生有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

2. 学习目标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基本软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能够熟练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简单、常用的计算机操作。

3. 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人类的学习内容包含认知类、动作技能类、态度情感类三部分。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节的知识进行分析,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划分,如表1所示。

表中认知类分析、综合、评价目标以及技能操作类目标以及态度类目标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

(二)校本微课程的开发

第一步,分析。校本微课程主要用于本校学生使用,所开发出的课程要更适用于此受众主体。需要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特点。第二步,借鉴。开发课程不是闭门造车,通过观看大量优质的MOOC课程,从这些高质量的课程中汲取精华,学习其知识点的组织与讲解方式。第三步,研讨。仔细研究本校学生所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通过研讨,将重要知识点提取出来,将每一个要录制的视频的教案讲稿准备好。第四步,制作。通过学校配备的电脑以及录播教室,进行后期视频的录制与加工。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利用了开源软件Moodle,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个用于制作网络课程的软件包,用以支持社会建造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t)的教育框架。[3]教师可以方便的在平台上上传资源,制作测试题,布置作业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学习课程资源,提交作业,做测试题等,还可以通过平台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

三、课程实施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模式设计。对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理解可能比较困难的内容依然采用传统面授的教学方法,强化课堂上的讲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传统面授的教学内容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即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提问及相互交流为辅;在课下以学生自主复习、完成作业为主。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延展到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為主、教师为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给翻转过来,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是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学习汇报、交流讨论、解答疑问。[4]翻转课堂模式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仅仅依赖授课教师的讲授。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5]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翻转课堂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

(一)课前

1.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微课程。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编辑相对应的测试题,整理出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将测试题和思考题发布给学生,供他们课前自主学习,以及在相应的论坛中进行课前讨论。

2.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课堂任务和研讨题目应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大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高,并且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课堂上教学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督促。

3. 学生在课前登录搭建好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档等各类教学资源,提前学习课程的知识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材中寻求答案,也可以在课程讨论区、QQ、微信等方式向同学求助。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将疑问整理后续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二)课中

1. 教师强调每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收集学生课前学习产生的疑问,并对疑问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解答。

2. 教师组织开展课前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任务和研讨题目可以按照知识点顺序和内容的难易程度逐个展开。课堂任务可以分小组进行,教师可以按照异质分组方式将班级成员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位小组确立组长。由组长组织协调组员进行问题讨论和分工,共同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应从时间和态势上把握小组活动的整体进程,有针对性地为各个小组给出适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3. 小组完成课堂任务后,请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并总结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适时发问。

4. 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以及学习内容作出总结,进一步改善教学过程。

(三)课后

1. 教师针对学习重难点以及学生掌握情况不佳的知识点,在网络学习上的讨论区发布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辅导答疑。

2. 教师针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布置相应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作业。教师按照作业评价标准进行批改。

3.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和课堂上的表现,以便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4. 教师对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最终成绩的确定包含在线学习、线下考核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比重如表2所示。

教师在每次课前都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布置有测试题,考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需限时完成,得出的分数按照比例计算入总成绩。课后教师根据学习重难点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平台提交,教师可以利用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得出成绩,最后也计入总分。

学习平台提供了论坛讨论区。为提高论坛交流的质量,规定了“论坛活跃度”、“帖子质量”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促使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积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些积极的交流,带来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线下部分主要是课堂上小组完成作业的质量,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评分。期中期末考核是评定成绩的重要方式,所占比重较高。

(二)学生对校本微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课程结束前,我们对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网上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学生对教师开发的校本微课程以及此教学模式较为满意。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线上论坛讨论和线下讨论环节对其各方面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总体上,从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等多方面来看,开发校本微课程,运用翻转课堂教學模式的效果是明显的。

五、结束语

基于SPOC的校本微课程更符合本校的办学理念,也更适用于本校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适用翻转课堂后可以使学生从原来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掌握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53.

[2]钟华.校本微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邓国民.Moodle、Sakai、Drupal与Blackboard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109-116.

[4]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5):74-82.

[5]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108-115.

[6]王先军.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23):226-227.

[7]孙屹.高校教育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63-64.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微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