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2018-09-10郑永权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高校创新

郑永权

摘要:武术教学是高校教学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武术技能,强化学生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学习。因此,高校对武术教学比较重视,在新课改下加快武术教学改革。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武术教学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心理教育、缺乏理论教学等问题,严重影响武术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积极探索武术教学改革创新策略。研究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武术教学质量,而且对武术人才培养及武术文化传承意义深刻。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以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武术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武术动作示范进行模仿。在这种单一的武术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武术学习十分被动,缺乏武术学习主动性。并且,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武术兴趣,导致学生武术学习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学习武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另外,由于受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师武术教学能力的限制,有些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无法看清教师的动作示范,甚至有些教师的武术动作示范不够规范准确,导致学生武术学习效果较差,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武术动作表象。

(二)忽视学生心理教育

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现状来讲,很多武术教师都过于注重学生武术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武术教师对学生的武术技能学习过于严厉,要求学生的武术动作练习必须完美,不能出现半点差错。然而,学生的武术学习天分与武术学习兴趣差异较大,有些武术基础天分较差、武术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在教师的苛责下很容易失去武术学习兴趣,甚至对武术课程产生厌学心理。同时,这种无良的学习心理还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甚至会对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心理阴影。然而,武术教育忽视心理教育难以解决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健康、积极、端正的武术学习态度的形成。

(三)缺乏理论知识教学

武术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很多高校的武术教学过于注重实践,强调学生武术动作和武术技巧的锻炼。然而,武术实践教学需要充足的武术理论的支持。但是,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很少开展武术理论教学,仅仅开展武术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对武术知识的学习,武术技能锻炼得不到武术理论的科学指导,学生的武术技能锻炼缺乏科学性。并且,缺乏武术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我国武术文化的理解,学生难以通过武术学习掌握武术精神,导致武术学习缺乏内涵。

二、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教学目标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应加快教学目标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武术教学目标。为此,高校应积极转变武术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武术教学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制定武术教学目标,区别武术教学与竞技武术的不同,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摆脱竞技武术的限制,以育人为宗旨开展武术教学,将学生身体健康作为武术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且,高校武术教学不仅要将武术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还需要关注学生心理、人格、合作精神、意志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武术教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应加快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为此,高校应积极完善武术教学内容。具体来讲,高校应不断优化武术技术技能教育内容,将武术技术技能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主干,选用摔、打、踢等基本的武术技术动作作为教育内容。例如,高校武术教学可以设置马步、摆拳、弓步等徒手练习内容,刀术、剑术等机械练习内容。同时,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应设置健康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武术文化知识等基本知识内容,确保武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满足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充分发挥武术教学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应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坚持多元实用原则、动态实际原则和系统优化原则,增强武术教学的科学性。为此,武术教师在讲解武术基础理论的时候可以采用讲解法,为学生具体阐释武术运动的相关规律和事实。并且,武术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使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谈话法强化学生对武术知識的理解。另外,武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法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最后,武术教师应采用动作示范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四)教学组织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应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充分尊重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差异、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学生武术学习条件差异等。同时,武术教学组织应确保学生武术技能的增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组织开展武术教学。为此,高校武术教学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生的武术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在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设置每一层学生的武术教学目标、武术教学内容及武术教学方法,确保分层武术教学的科学开展。

(五)教学评价改革创新

武术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评价,增强武术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为此,高校应改变传统对学生武术技能评价的方式,丰富武术教学评价内容,将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综合能力、人格等作为武术教学的重要评价内容,对武术教学开展全面评价。并且,高校武术教学评价应改变考试评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武术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表现等的评价,增强武术教学评价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肖文军.高校武术教学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 (34).

[2]刘会.高校武术教学中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 (06).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高校创新
论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学的思考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