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残少女明朗记

2018-09-10邹忆湘王亚云

大社会 2018年9期

邹忆湘 王亚云

一、案例背景

2017年11月,天河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十岁女生小琳(化名),因为遭到同学的嘲笑,产生跳楼冲动,幸亏同学和老师及时发现,立刻向街道汇报,启动紧急应对机制,没有酿成惨案。

案件发生后,社工迅速联动街道、关工委、居委会、学校、家委会,共同关注案主的陪护问题、就医费用问题、心理辅导问题。在服务过程中,社工运用同理、聆听、情绪疏导等技巧,与案主建立了信任关系,为案主争取到爷爷过来陪护,有效降低了案主自残的机率。

二、预估分析

社工经过多方溝通了解到,小琳今年开学后至今都处于独居、无人陪伴的状态,尤其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有听到过有人跟她说话,甚至让她做具体的事情,长期处于惊恐状态。为了排解内心的恐惧,小琳会喝大量的自来水、吃水晶宝宝、甚至把苍蝇放在自来水里喝下去等自虐行为。针对案主情况,社工分析其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人陪伴照顾的需求

案主父母一直在闹离婚,妈妈已离家出走近一年,由于父母财产分割未达成一致,妈妈坚决忽视孩子的需求,并强烈要求娘家人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爸爸在深圳上班周末才回家,暑假期间奶奶曾来广州陪同生活,但因为眼睛动手术要回乡休养,造成案主长期一个人居住,严重缺乏家庭照顾与家人陪伴。

2.进行情绪疏导的需求

案主上学期间均独自在家睡觉,经常半夜受到各种声音的惊吓,疑似出现幻听。爸爸要求案主每日背诵三个新的英语单词,给案主造成心理压力,案主着急时会用头撞墙,害怕爸爸周末回家责罚。托管老师无意中表达“我学过心理学,你得了抑郁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案主的心理负担。

3.增强社会支持的需求

案主爸爸不想让外界知道案主经常一个人在家的事实,不允许案主对外界讲家里的情况,否则会对案主进行打骂。案主因为怕爸爸打骂,基本上不对外界倾诉及提出任何要求。案主除了需要家人的陪伴照顾外,还需要学校老师的关注和朋辈群体的关心。

三、服务目标及介入策略

1.服务目标

总目标:

协助案主度过自杀危机,增强案主社会支持网络,改善案主生活现状。

分目标:

⑴联动多方进行危机介入,调动案主家庭资源,解决照顾陪伴问题;

⑵通过定期心理辅导,搭建学校支持网络,缓解案主的负面情绪;

⑶挖掘案主优势,输入希望,增强案主应对危机的信心,降低自杀风险。

2.介入策略

⑴及时进行危机介入,了解案主尝试自杀情况,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发挥案主家庭功能,保障案主生命安全。

⑵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陪伴案主,使用陪伴、倾听、协助、鼓励、赞扬等方式,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其就医并连接医疗救助资源。联动学校,搭建学校师生支持网络,缓解案主负面情绪。

⑶关注案主的照顾及家庭关系问题,发挥案主家庭系统的作用,切实解决案主照顾陪护问题,并在过程中链接法律援助资源帮助案主父母更好地进行离婚协商,争取早日给案主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1.危机介入:与政府联动,了解事件状况和评估需求

⑴与政府联动:街道接到学校的报告后,立即联系居委会、家综、家委会及案主爸爸,一起商量解决方案。街道了解到,案主父母的分居问题。案主的父母一直处于要离婚但是又离不了的状态。街道愿意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指派律师给双方咨询,在律师指导下解决问题。

⑵就医问题:考虑到案主出现幻听,希望案主去医院做检查。天河区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案主是属于外来工家庭,特意为案主申请1000元的医疗费补助。由居委会负责发放给了案主的爸爸。

2.落实陪护问题,降低案主自残自杀机率

了解到案主的爷爷因为家里有事,暂时还不能马上来到广州陪伴案主的问题,社工联系了住在附近的案主姨妈,通过多次沟通后,案主姨妈愿意在爷爷来广州之前,接案主去她家暂时居住。在没有去姨妈家之前,案主由家委会和老师轮流陪护。

3.定期提供心理辅导,增强案主自信心

⑴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社工通过倾听、专注、鼓励、共情、欣赏、理解等技巧与案主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向案主具体描述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内容,打消案主的顾虑;社工关心案主的现状,给案主留电话,让案主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社工求助,充分取得案主的信任。

⑵关注案主的情绪,帮助案主解决困难。社工和案主父亲商量,在孩子心理压力这么大时,先暂停每日三个新单词的学习;这期间,大家可以讨论如何学习英语或者如何背单词,逐步引导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孩子晚上一个人在家害怕的问题,爸爸安排孩子先去姨妈家暂住几天;并让爷爷尽快从老家过来陪伴照顾孩子。同时,社工和案主强调,有问题有困难都可以提出来,你的家人还有老师、同学、社会服务工作者都会支持和帮助你的,你是社会的一份子,不是孤立的,我们都愿意和你一起去解决问题。

⑶定期心理辅导。社工每周一次去学校为案主做心理辅导。辅导时,社工倾听案主一周以来发生的事情,了解案主对所发生时间的看法和处理方法。当案主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社工会协助案主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成效评估及服务结果

1.发挥案主家庭功能,解决案主日常生活的照顾问题

由无人照顾到争取到案主爷爷来穗照顾,并协助案主适应与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刚刚来的时候案主不习惯爷爷的生活方式,开始不习惯和不理睬到慢慢适应以及爷爷的一些改变。案主愿意接受爷爷,同时晚上陪爷爷看电视也愿意帮助爷爷做饭。

2.缓解案主负面情绪,提升其自信心,降低自杀风险

社工通过鼓励来重塑案主的自信,让案主明白自己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引导案主心情不好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排泄不良情绪;告诉案主自虐可不是好方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身体是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

案主也懂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社工、同学、家委会等相关人员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爸爸也同意暂时不背英语单词,等找到好的方法再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主的焦虑情绪。

六、专业反思

1.专业手法

社工在接触到案主之后运用危机干预的方法,为案主输入希望,让她看到世界的美好,愿意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为案主提供支持,引导案主的家人同学老师能够看到她的优点并及时地赞扬,增强小琳的自信心。个案后期运用了绘画疗法,通过每周画一幅画,每次见面的时候跟社工一起分享画中的故事,通过画了解案主的思维模式,再进行引导。

2.政社联动

案主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有赖于政府(街道、关工委、居委)、学校的大力协助。在个案过程中,通过多方的联动,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案主提供多方位的帮助,才最终促成了此个案的成功。因此,社工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单打独斗,要善于利用和整合身边的资源。

(作者单位:广州市风向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