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亲情,让爱回家
2018-09-10陈楚振
陈楚振
一、社区背景及需要分析:孤独的老幼,呼唤关怀与支持
南洲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通过需求调查了解到:沥滘村是一个岭南古村,居民间的联系较强。广州有俗语称“未有河南,先有沥滘”,早在清代,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随着广州城市的经济发展,发现不少年轻一辈的家庭都搬离了旧城区住进了新型社区楼盘,而本地长者因有着对旧时的怀念和生活习惯仍居住在村子里,形成了特有的非同住家庭,也造成了大量双老和独居的长者,缺乏沟通和支持。
同时南洲街地处广州中轴线南端,是广州城市发展的腹地和重心,多年来吸引了大批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大型批发城、制衣作坊及中小型工厂就职等,并在本地落地生根形成外来务工家庭,目前已成为南洲街人口分布最多最广的群体,但从整体上来看,外来人员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也带来了大量的流动儿童;另一方面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忙于工作,放假时间少,经济压力大,较少有回家与亲人相聚的时间,也容易造成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
二、服务计划:增进睦邻互动,传播友爱社区情
总目标:以大型社区活动为平台,通过本地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外来迁移家庭、社区义工等服务对象的互动,促进非同住家庭的互动支持,构建亲密和睦的家庭氛围,提升家庭幸福感,传播友爱社区情。
分目标:通过“幸福串串门”、“幸福家邮站”,促进非同住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居民对家庭成员的关注;
通过“家庭剧场”、“温馨按摩”、“小小心愿”等方式,提升居民对流动儿童和独居长者的关注,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摊位游戏,创建平台,促进非同住家庭成员的互动及不同群体居民间的相互认识,和谐相处。
三、服务过程:资源整合推动社区参与
社工通过与华立学校的合作及在校内的社工站点服务收集流动儿童的心声和50个小小的心愿;链接外部资源——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中图教育英语培训中心,为流通儿童募集了100本英语图书画册;与三滘小学合作招募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与本地居民合力制作环保时装,活动现场进行舞台时装秀;与卫国尧纪念小学合作招募亲子家庭探访社区孤寡、独居、双老长者,并根据实际情况邀请长者与亲子家庭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共同参与现场活动;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义工团队合作,招募了20名义工协助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过程中亲子家庭与长者培养了良好的默契和氛围,俨然一个亲密的大家庭,无论参与任何活动都不忘陪伴在长者左右邀请长者共同参与。心愿摊位更是里一圈外一圈围满了人,小朋友纷纷拉着家长的手说想要认领心愿,把自己的拥有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的小朋友。
唤醒幸福活动暖人心——
“幸福家邮站”:结合“幸福家邮站”摊位活动的设计,社工组织一班有摄影兴趣的居民开展摄影小组,走访沥滘的大街小巷,拍摄具有本地特色和带表意义的照片,并通过照片筛选、命名、设计等环节共同制成具有沥滘特色的本地明信片,让参与活动的居民通过邮寄明信片的方式,促进与亲戚朋友的联系,让家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同时社工在活动现场准备好拍立得相机,让参与者的家人看到他们近期的模样,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活动现场,无论男女老少,吸引个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参与其中,为家人送上一份祝福捎去一份思念。其中一对双胞胎妇女向社工表示已经好多年没有写过信,女儿不与自己同住,这次有机会用这么有本地特色的明信片写信给女儿有种很不同的感觉。
感人演绎倡导呼吁关爱家人——
以当下独居长者的生活状态和流动儿童的心声为两大大主题,公开招募大学生义工(演员),带领大学生共同商讨、设计、撰写剧本,并进行彩排和演绎。社工通过招募宣传强化大学生对独居长者及流动儿童的关注,同时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现场演绎的方式让更多的居民提高对父母子女的关注,发出“关爱家庭成员刻不容缓”的呼吁。
活动现场社工观察到很多长者在观看剧场的过程中,眼中都闪着泪花。还有长者表示好久没见过这么多人,很开心。有的长者还聊得十分投机,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般亲密。
四、成效评估:相识启互助,“爱行动”延展社区情
社工通过对居民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去观察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情况;邀请参与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从活动参与的投入性及对环节设计的内容和改进意见进行评估;与居民交谈、义工总结、活动回访收集参与者的感受、收获,对长者和流动儿童的关注和认知提升以及社区互助氛围的建设进行评估。本次社区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领域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通过家庭、长者、青少年、义工和新广州人多领域合作,联动辖区内各中小学义工、大学生义工以及骨干亲子家庭,共发动约300位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
2.加深对社区流动儿童的认识:居民从一开始对“流动儿童”的无概念、不了解、不认识到活动后对流动儿童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认知,很多家长还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在活动的后续跟进中参与者也十分愿意和乐意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帮助流动儿童完成心愿。
3.提升关顾社区长者意识,建立情感联结:通过本次活动参与者对长者独自在家的生活状态、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和他们心理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大部分亲子家庭与长者都建立了深厚的联结和情谊,相互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亲子义工反馈希望今后还能持续进行探访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其中一户亲子家庭在后续与社工的接触中表示,老家的爷爷奶奶收到他们在上次活动时寄的明信片和拍立得相纸十分开心,儿子还说看到爷爷奶奶那么开心还要继续写信寄给他们。
4.促进义工骨干持续关爱行动:亲子家庭的积极参与已发展为亲子义工核心骨干,成立了“爱行动”亲子义工团队,持续参与社区探访活动给予社区关爱传递社区情。
五、专业反思:赋权促进社区参与,体验唤起身体力行
本次活动在家庭剧场的剧本编写、角色安排的過程中,赋权义工参与设计,大大地加深了大学生对本主题的了解和认可,在社区演绎中引发大众的关注和共鸣,在社区倡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广作用。
另外,用心愿卡和探访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也为居民提供了实践体验的平台,与目标理念相契合。在后续的社区服务开展中,可以继续沿用这样的方式,在不同的社区中开展系列活动,扩大影响范围,提高居民社区参与,促进社区融合。
(作者单位:广州市心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