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非话剧团“私人定制”发展模式

2018-09-10王大伟

大社会 2018年9期

王大伟

“私人定制”模式的雏形

椒江区话剧团“私人定制”模式的雏形,起源于政府主导的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台州特色。剧团成立于2012年,排演的首部剧目《飘扬的红领巾》题材厚重、主题深邃,椒江区委宣传部、椒江区文广新局观看剧目后认为,该剧以中国梦为主题,能提高少年儿童共同领会革命精神的价值,体现中国精神和时代风貌,又具有台州特色。随即采购为椒江区青少年中国梦主题教育巡演剧目,在5个月时间里本剧进入椒江10多所中小学校及椒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演出,观众人数达到了1万多人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师生们观看后从心灵深处感悟到:“红领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要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在剧团如火如荼巡演时,由椒江文化馆主办的“中国梦 星舞动”文化走亲活动,也主动找上门来想定制一部用舞台艺术传递人间“真、善、美”和“假、丑、恶”、培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儿童剧目,代表椒江区在5大县市进行文化走亲演出。椒江话剧团从中也看到了“私人定制”对剧团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的剧团模式是被动式发展,剧团的剧目自己创作,市场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坐在办公室等着演出,其实90%的演出都是亏钱的,椒江话剧团觉得文艺演出需要转变理念,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并使它早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被大众所接受,才是通向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于是椒江话剧团在2013年后正式对外推出“私人定制”发展模式,跟客户“敞开门来谈艺术”,不端架子也不迎合,“不卑不亢提供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从剧本创作、灯光舞美制作及服道化等每个环节为定制单位量身打造。

互联网+助推“私人定制”

宣传推广技术日新月异,椒江话剧团“私人定制”发展模式不但在传统媒体(电视、报纸)进行宣传,而且紧扣时代脉搏,用互联网+对外宣传推广定制服务和每场演出信息。从剧团网站、微信平台到百度推广,各大门户网站都能搜到剧团相关信息。

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尽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椒江话剧团“私人定制”的详细信息,才会迎来全国各地的采购商。

2013年初,宁波罗蒙环球乐园来剧团实地考察,确定剧团为其乐园小剧场定制童话舞台剧剧目单位,从剧本创作、舞美灯光、服道化及演员排演,剧团用了5个月时间全部创排完成,成功入驻宁波罗蒙环球乐园魔幻小剧场,剧团演员每天滚动演出4场,一年演出1200多场,演出场次成为了当年浙江省民营剧团单笔演出协议场次榜首,还被新华网、浙江日报社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这极大地提升了剧团“私人定制”发展模式的影响力。

贴心的服务、创新的发展模式,让椒江话剧团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电话,其中上市公司银泰百货、百禾传媒和华夏旅游、中青旅、宇丰传媒等成为了剧团常年合作企业。

另外政府向椒江话剧团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也体现出了台州特色。其中椒江区文广新局从2012年至今,每年都会向剧团定制一部有台州特色、观赏性和教育性强、能提高少儿文化素养的儿童舞台剧进各小学和幼儿园巡演。台州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的城市,2015年开始台州市民政局和椒江区民政局向剧团定制寓教于乐的剧目参加“小候鸟艺术扶助公益项目”,让在台州的外来工子女们也能观看到優秀的儿童剧剧目。2017年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和椒江话剧团合作定制“高雅艺术(话剧)进校园示范项目”。本次“私人定制”剧团不但把话剧课每周都要带进学生的课堂里,还要为师生们共同打造一部经典话剧剧目。2016年剧团《蓝色精灵之蓝水晶》剧目入选了台州市委宣传部2016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私人定制”预审机制

椒江话剧团“私人定制”项目,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企业购买,严格实施预审机制,做到责任不缺位、专业不弱化。剧团对每个定制项目的主题进行事先了解和沟通,避免出现政治敏感类和纯商业化的剧目,定制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新颖、视角独特作为标准,做到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具有“社会化 出精品 树口碑”的台州特色。

椒江话剧团从“私人定制”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剧目的编、导、演、制作、运营于一身的民非剧团,以立足台州辐射全国的运营宗旨,成功演出大、中、小型舞台剧5000多场次,观众人数已突破百万,演出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南昌、福州、厦门、杭州、宁波、郑州、合肥、连云港等40多个城市。

剧团的成功一方面是凭借专业、灵活的演出形式,为校园和社会不断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得益于政府主导的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台州特色,现在椒江话剧团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合作电话,还有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业务,椒江话剧团成了香饽饽,用剧团团长自己的话来说:“椒江话剧团作为一家民非文艺院团,在当下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台州特色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台州市椒江区话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