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理论研究

2018-09-10何海艳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何海艳

摘要:民族民间体育是指在民间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开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提出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开展建议,旨在丰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民族民间体育;中学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一、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目前国外一些舶来品体育项目如:篮球、跆拳道、瑜伽或者一直枯燥乏味的田径课程正在占领中学体育课程,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历史性,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状态。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中学体育课程,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利于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

为以后较好地为社区服务,为养成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中学体育课程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深化民族意识情怀,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为增进民族团结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弥补学校场地、器材缺乏

中学校园面积都不是很大,特别是一些城区的学校,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没有足够的篮球场,没有标准的400米跑道的田径场,更别说足球场地,一般中学体育课都是几个班级同时上课,所以在器材和场地方面几乎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有一片空地就能满足上课需要,器材简单易制,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可以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现状。

(三)增强课堂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已经进入排斥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新颖、项目内容丰富有趣,通过开设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结构,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不得已而学的局面转变为主动有目的、喜欢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堂开展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中学体育课堂中融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要合理,项目的选择应体现民族性、大众性,具有健康、锻炼身体的作用,且要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教学设计要科学,教学安排要合理。

(二)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是个具有56个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形孕育了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在中学开展民族体育项目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的选择,并将项目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进行适当的改变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接受,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切记不能原始照搬,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改革创新原则

在中学引入民族体育项目,应鼓励教师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创新,在技术动作、教学方法、教师手段方面进行创新。将一些随意的、不规范的、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进行创编整合,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同时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改革,让学生体会、评价教学中引入民族体育项目的效果。

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建议

(一)丰富场地器材的配备与制造,编制校本教材

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作简易的教学器材,选择能有效开展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保证场地器材合理的供给与分配,改造场地,合理地开发场地利用价值,合理地布局学校场地器材,针对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开发出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体育器材。同时,由于民族体育项目引入校园,缺少现成教材,教师可以在深化教学课程过程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简单扼要地编写校本教材。

(二)加强民族体育项目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中学教师大多是篮球、足球、田径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欠缺,这将直接影响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以及发展。学校应该鼓励喜爱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同时组织民间专家艺人进校开展讲座,丰富教师的知识,提升教师的技能。

(三)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希望学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民族体育项目走进学校是一项新兴项目,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大纲都比较欠缺,这样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爱好。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采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创新,寻找适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开展校内外人力资源的合作

开发民族体育课程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社区体育指导员,民间专家艺人和家长的帮助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外要聘请民间专家艺人展示和传授技艺,利用社区体育指导和社区体育设施资源,让家长参与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各级地方行政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形成一个交错相连的网络,有利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周遵琴.黔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0,02.

[2]付宏山.河南省城市高中體育课程中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杨阳.秦皇岛市青龙县中学蹴球项目课程改革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

[4]桂祝.民族民间体育发展之路向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

[5]崔欢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个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