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人到作家
2018-09-10才登
才登
40年前,正好是改革开放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瞻远瞩,使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彻底平反。
那一年我们家摘掉“牧主”帽子,我考上了海北民族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师范生,直到1986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托勒牧场职工子弟学校工作。在牧场的十年,我先后在学校、工会、办公室、政工科等部门工作。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思想。但我坚信“做人与做事”是所有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和处理好的一个共同问题。差别就在,有的人坚持原则,积极向上,赋予周围的人以满满的正能量,而有些人一生都在牢骚、抱怨、指责中度过,辜负了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所以,我怀揣父母的教诲和对这个世界的感恩之心,努力地工作着,认真地生活著。
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调到了门源县教育部门,先后在浩门学区、教育局、幼儿园等工作,一待就是13年。在这个时期,除了养育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我只有努力地工作。我常常想: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只要快乐地存在着,健康地生活着,努力地工作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所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养成了写写画画的习惯,在工作之余,我总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写在本子上。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几年里,写了很多关于幼教方面的论文和小课题,也就是在这几年发表了处女作《捻毛线的阿妈》《母亲的手》等散文,并刊发在《金银滩》和《祁连山报》上,在写作的道路上跨出了艰辛的一步。
2011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事业上的转折点,8月份换届选举的时候,我被调到门源县政协,成为一名县级干部。虽然生疏的环境让我无所适从,但党对我的信任和重用鼓励我继续努力工作,保持本色,低调做人,回报社会。在将近八年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道路上,撰写提案三十余篇,编辑政协文史资料6部,当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青海省政协委员。
40年,基本上是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个女人,我在这繁荣富强的40年里,除了能够正常上班还可以写作,我感到很满足、很惬意,也很有激情和落差感,我喜欢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