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2018-09-10孙爱华

教育·项目学习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传统文化

孙爱华

摘要:高中是一个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刚刚开始形成,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偏离正常的轨道。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分析,指出基于传统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的必要性。然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四点培养策略,从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践、整体到个人地实现了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汇集了中华民族的特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我国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质各家说法不一。总体而言,儒、道、佛是中国文化中的三大思想传统,其中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而佛家则是从古印度传入。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实行的是内圣外王的大同理想;道家则崇尚自然,宣传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崇俭抑奢;而佛家则更进一步,讲究慈悲为怀、随缘而安、与世无争。在“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过程中,这几种思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相互吸收接纳,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得意时建功立业,失意时亦能自善其身的一种进退从容、宠辱不惊的人格范型。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和其他低级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必然会产生诸如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疑问。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高中生正处在生理成熟时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阶段,缺乏成熟稳定的思辨能力,常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影视网络的影响,易形成消极甚至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对于学生本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传统文化对高中生进行指导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现在正读高中的孩子们,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让他们接触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对他们个人的一个丰富与提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本身就是重温传统文化的过程,其中罗列到的人生哲理、处事态度等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会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一个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学校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育人目标。校园经过整体设计、施工,呈现出了格调高雅,具有厚重传统文化底蕴的格局,发挥了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校园内古诗文随处可见,“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出现在显眼的墙面上,古诗文氛围浓郁。楼梯间,走廊里,教室内,《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装裱张贴,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古诗文,中国传统文化随时随地感染着学生。让学生通晓礼义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

除了公用的大环境以外,班级的小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班级内,教师组织学生们学习、熟读这些体现传统文化的经典的作品,最后让其达到背诵的程度,以加深他们的理解,让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铭记在学生们的心中。

(二)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

立足课堂,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对传统文化承载的人文理念的传承。教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背古诗词,阅读国学经典,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此外,思想政治课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阵地。学校和老师应当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优化思想政治课程设置。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价值,审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学会爱与感恩、尊重与理解、分享与节制,继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最后,发挥班会课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班会主题有“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礼仪”“中国古代科技”等。此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每周一利用礼仪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利用周会课进行感恩教育,开展“百善孝为先”的孝感教育,进行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使学生懂得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也应有尽孝之念,感恩之心,懂得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以中华传统美德,即正义、仁爱、宽恕、礼仪、勤俭、爱物、自强、诚信、孝等为思想行为准则,增强自我规范意识,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

除了常规的校园环境和课程外,我校也十分注意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首先校園广播开辟了《民乐欣赏》,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二泉映月》等,还利用课余时间让有兴趣和特长的同学们训练,在校园艺术节中展演,给其他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饕餮盛宴,获得了台下观众的一致好评;此外,我校还定期开展古诗词大赛,鼓励同学们多读多背一些古诗、古词,提高自己文学素养;除了这些定期举办的活动,我校还成立了以老师、学生为主要成员的书法社团组织,成员相互鼓励督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来练字,提高个人自身功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为人处世的教育。

(四)及时有效的干预机制

学校中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状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一些同学从小时候开始就没有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高中阶段一下子让他接受太多对他来说是十分困难的。面对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偏离正常轨道的学生,我们通过一些手段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干预。通常的手段有个体咨询、沙盘游戏疗法等等,让他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逐渐发现自己思想观念的缺陷,产生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信念,在老师同学们传统文化正确观念的影响下,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三、结语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这些文化对中华儿女而言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因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能够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沿着国家的发展轨迹,坚持中国特色,使国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传统文化对高中生而言极为重要,他们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中生思想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前者是推动国家建设的精神力量,而后者则是推动前者的有效保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加强高中生思想教育、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从精神上具备强大的内心支撑。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将传统文化中诸如仁义、民本、诚信等理念渗透给学生是当前教育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思想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成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振魁.浅析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14,53:166.

[2]单淑琪.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95:24.

[3]于芹.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J].好家长,2016.

[4]郭晓梦.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意义[J].教育心理研究,2014,7: 247-248.

[5]余蔓茜.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质[J].好家长,2012.

[6]冯宝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文化长廊.

猜你喜欢

人生观价值观传统文化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人生观(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