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抗日联军牵制日军“北进”战略的作用
2018-09-10张磊
[摘要]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14年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场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抗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牵制了日本关东军的“北进”战略,延迟了日本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为美英同盟国的军事反攻争取了时间。本文在梳理以往学界关于此问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东北抗日联军牵制日军“北进”战略作用进行再探讨,以期拓展中共抗日战争史及东北革命史的专题研究的范畴。
[关键词]东北抗联;牵制;日军“北进”战略;作用
[中图分类号]K265.1 [文献标志码]A
在中国抗日战场,日本军国主义的“北进”战略,是它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国策之一,也是日本军国主義实现称霸全球战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主要内容之一。日军“北进”,是指日本侵略者通过中国东北为战略基地,向苏联远东地区扩张,占领苏联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将其纳入“大东亚共荣圈”的范围,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同时作为日军称霸全球的后方战略基地。在东北抗战期间,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的“北进”战略,导致日苏间在远东地区的战略矛盾十分尖锐,并在东北战场的张鼓峰和诺门罕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由于日本陆军陷入中国持久战的泥潭,使其日军“北进”战略难以实施。
一、日军侵占东北与“北进”战略的提出
1923年,日本在制定国防方针时汲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便将未来的假想敌设置为美俄两国,日本制定的对苏作战目标是:占领苏联贝加尔湖以东的远东地区,作战的主战场为中国的北满洲。[1]25819281929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详细的对苏作战计划,预计第一个与苏军会战的地点是中国东北的齐齐哈尔,然后越过大兴安岭,向贝加尔湖地区进攻。日本对苏作战的计划是建立在对中国东北侵略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日本认为,进攻中国东北会引起苏联武装干涉,因而会演变为日苏战争。[2]188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参谋本部判断,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可能导致中苏结盟,联手对日作战。随即,日本立即向东北的齐齐哈尔地区出兵,以便占领大兴安岭地区。但日本在侵占东北地区后,苏军并未出兵。所以日本参谋本部认为,苏军在远东地区部署兵力较弱。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部在实施称霸战略布局中而既定的计划行动,也是日军谋划侵占东北的计划步骤。在日军占领东北后,日本政府以制定的《外交方针》为标志,日本针对东亚的霸权政策确立。随即,日本在1933年制定了新的对苏作战计划,认为“苏联是日本最危险的敌人,无人持反对意见”。日苏之间的战争会爆发在“满洲国”国境地带,日苏之间的战阵会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但此时的日本深陷东北抗战战场,其一是遭到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顽强抵抗,日军急需在东北继续增加兵力,以稳定东北的局势;其二是苏联逐渐增加远东的军事部署,到1935年,苏联在远东部署11个师、骑兵2个师,1936年苏联兵力增加到步兵14个师、骑兵3个师、飞机950架。而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在1936年仅有5个师团,兵力对比为苏军远东兵力的36%。日军提出,“在目前日本与中国的这种关系的情况下,很难对苏作战。从军需物资来看,如不能调动中国的资源,对苏长期战争是不可能的”[1]339,尤其是在运送援军的能力上,苏军也明显优于关东军,日本认为对苏作战优势全无,对苏作战并无取胜的把握。
日本陆海军对于北进还是南进的分歧很大,海军主张北守南攻,陆军主张先北后南。为了统一战略思想,日本在1936年8月召开了五相会议,制定《国策基准》,指出:要在巩固“满洲国”建设同时,消除北方苏联的军事威胁。为此,“陆军军备能对抗苏联在远东可使用的兵力为目标,尤其是为了能对苏联远东兵力开展之初加以一击,需充实在朝鲜、满洲的兵力”,“海军军备要充实足够的兵力,以便在对抗美国海军时能确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权”。[3]344同日,日本内阁四相会议上,又制定了《帝国外交方针》,认为苏联近年来在远东配备了很强的军力,要防备苏联赤化的渗透,所以外交的重点要放在苏联方面,可以看出此时日本将北进政策放在了军备的第一位。上述两个文件表明,日本要实施“北进”和“南进”政策,靠自身实力显然不够,还要将中国东北、华北乃至全中国纳入日本势力范围,建立一个以日本为霸主的东亚圈,作为“北进”“南进”的基地。此后,日本便将全面侵华战争提上了日程。毛泽东曾指出:“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4]476这表明了日本除北进、南进战略外,先占领中国以取得战备资源,获取稳定的战略后方基地是首要的。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军界内部出现了“乐观派”和“慎重派”之争。“乐观派”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应扩大侵华战争;以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为首的“慎重派”认为,应致力于“满洲国”建设,完成对苏的军备,以此来巩固国防,建议在华北的日军全部撤回到山海关以北“满洲国”境内,不扩大对华战争。此后,近卫内阁坚持扩大侵华战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深陷中国战场,伤亡损失惨重。日本当局高估了日军的力量,低估了中国的抵抗力量。在南京陷落后,中国也并未屈服,中日战争呈现出胶着的持久战态势,日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无法完成对苏的战略准备。日本方面对中、苏两国政策方面,重点仍在中国,而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使日军“北上”战略难以实施。
二、东北抗日联军持久抗战扼制日军“北进”战略尝试的失败
日军在侵占东北后,立即遭到了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抵抗,特别是1933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四处出击,使关东军陷入“治安战”的混乱中,为了对抗日武装进行“讨伐”,“皇军东奔西走,真是席不暇暧。”[5]129为了围剿抗日武装,关东军投入了仅有的3个师团的主力部队,耗费了大量的军事储备和财力。1932年以后,伪满洲国由于“围剿”抗日武装的费用占到了财政开支的30%~40%以上。伪满洲国军政部顾问佐佐木到一少将认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能不能预计在短期内把满洲国治安恢复到平静时期这一问题,很遗憾,我只能回答一个否字。”关东军方面提出,只有解决“满洲国”的“治安”问题,才能实现对苏作战。日军内部还作出了如下判断,“如果按兵力和时间计算,(同占领东北时相比)确实要付出十倍的努力,还不能充分达到目的。”[6]69到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组建,形成了对日作战的合力,表明日本侵华获得的第一个后方基地并不稳固,日军奔波于“讨伐”“治安”中。东北抗日武装1935年出动3.91万次,累计人数178.38万人;1936年为3.65万次,累计人数135.55万人;1937年出动2.54万次,累计人数1035.55万人;1938年出动1.31万次,累计人数46.88万人;1939年出动6 547次,累计人数18.6万人;1940年出动3 667次,累计人数13.26万人[7]530,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日战场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北进”企图。1939年,石原莞尔在回忆中指出:“我个人是坚持不扩大方针,对下此决心有重大关联的则是对苏战争考虑。即如果形成日中长期战争,一旦苏联来犯,目前的日本尚无对应的准备”。
自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便确立对苏准备战争的体制,从1934年6月开始便构筑国境军事阵地,并经常在伪满和苏联边境挑起事端,致使边境纠纷频发。1932至1934年发生152次边境纠纷,仅1935年一年就发生176次,并出现武装冲突。1936年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防共协定后,这种挑衅更加露骨。1937年6月,日本在干岔子岛击沉苏军炮艇,迫使苏联撤走了当地兵力。日本方面认为“如果给苏军以痛击,苏联就会老老实实地退让”,并企图以武力对苏联的防御能力进行试探,从而在张鼓峰和诺门罕地区相继挑起了规模较大的两次边境战争。
正在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武汉会战之际,在东北吉东地区的张鼓峰爆发了日苏第一次交火。张鼓峰位于中、苏、朝三国的交界地带,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價值。1938年7月7日,关东军侦知苏军将占领张鼓峰东北方向高地,日本朝鲜军立即命令第十九师团注意警戒。7月9日,日军又侦知苏军约40人进入了张鼓峰构筑工事,立即报告日本参谋本部,张鼓峰是“满洲国”与苏联边境有争议的领土,苏方派兵是违法行为。此时,日本陆军主力已投入中国战场,国内仅剩2个师团,无力对中、苏两国同时开战。但日军部分将校及第十九师团尾高龟藏中将,主张先给苏联一击,再以外交手段解决争议,对事件采取硬方针解决办法。7月20日,日本参谋本部向朝鲜军下达《大陆命第155号》,命令“朝鲜族军司令官对张鼓峰附近非法越境的苏军可以行使武力”。[2]200日本军方认为,如果默认了苏方的行为,苏军今后的挑衅活动将更频繁。而且张鼓峰的地形也决定了在此地集中大量兵力扩大战争的危险较小,此时对苏一击,可以压制苏联对日抗争的意识。日本天皇和参谋本部对此事件态度发生转变。天皇拒绝道:“当前的问题,没有朕的允许绝对不许用兵。”[8]257日本朝鲜军第十九师团于7月30日连夜出兵攻占了张鼓峰,将事态扩大。8月2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陷入被动。为了使日军第十九师团摆脱困境、顺利撤军,日本参谋本部命令在大连的日军104师团向珲春方向移动,命令关东军向苏边境绥芬河、东宁方向移动,以牵制苏军。8月6日至10日,处于战争劣势的日军每日伤亡在200人以上,到10日,伤亡达千人,日军全线已面临溃败。日本在日苏谈判中做了重大让步,于8月11日签订了日苏停战协定。至此,日军伤亡达1 440人,占参战人数的21.1%,张鼓峰事件以日军惨败结束。时任日本参谋本部课员的井本熊男估计,张鼓峰事件发生时,苏联远东的航空和机械化战力是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的近10倍,地面部队是其3倍左右。[9]71张鼓峰事件是日本“北进”的第一次尝试,表明中国抗战是日本“北进”的最大后顾之忧,日本不得不将重点放在中国关内战场,于是相继发动了武汉会战和广州会战。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中国抗日战场从战略进攻转移到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秋至1939年,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制定了1943年度对苏作战计划。正在日军制定对苏八号作战计划时,1939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与蒙古军在中国东北和蒙古边境诺门罕的哈尔哈河发生冲突。5月20日,关东军参谋长矶谷廉介向参谋本部报告,从全盘考虑,只有给诺门罕事件中越境的苏军以彻底打击才能期待对苏纠纷不扩大,中国事件就会容易处理。但日本参谋本部未能完全同意关东军意见。日苏两军在诺门罕发生第一次冲突后,双方都紧急调兵。6月21日,关东军出动空军同苏军展开空战。7月初,日军二十三师团向哈尔哈河苏蒙军发动攻击,受到苏军的反击,日军战车几乎全部被炸毁,不得不退回原地。7月7日至10日,日军连续攻击苏军,但均未成功。8月20日,苏军3个步兵师、数个坦克旅,以优势兵力向日军第二十三师团及第七师团的半数兵力发动突击,诺门罕日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困境。8月27日、28日,关东军紧急调集兵力到诺门罕前线,而后又遭到苏军的打击,溃不成军。日军大本营为了集中兵力解决中国问题,决定对苏采取妥协的方针,以撤军来结束诺门罕事件。诺门罕事件日军出动部队6万人,死伤2万余人,其中二十三师团死亡1.2万人,可谓惨败。
日军挑动的张鼓峰和诺门罕事件以完全失败而告终,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的主力,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在中国深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需要保持两线作战的兵力。苏德战争爆发后为日军的“北进”提供了最佳时机,此时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团,投入到东北和朝鲜14个师团,在中国关内有26个师团被牵制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日军在本土的11个师团尚不能调动,即是说日本陆军主力仍在中国战场作战,还要准备南进兵力。如果对苏作战,至少需要25个师团的兵力,关东军和朝鲜军尚缺11个师团[2]224,表明中国战场和东北抗战对日本“北进”战略起到了巨大的牵制和制约作用,迫使日本当局不敢发动对苏战争。二是国际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德国同苏联于1939年8月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这给致力于北进的日军当头一棒,日军不得不迅速终止在东北与苏联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三是东北抗日战场的游击战争使日军陷入“治安战”中,不能大兵力投入到冲突事件中,迫使日军的兵力处于劣势地位。张鼓峰事件中,东北抗联在日军的后方展开了游击战,其中抗联第一路军的一部分主力在延边地区进攻日军,使日军腹背受敌。时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曾提到:“日本对华用兵愈持久,则愈不能自拔。此次张鼓峰事件,苏联所持以威胁日本者,则以日本对华用兵故,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亦以日本对华用兵故。”[10]35
在诺门罕事件期间,北满省委发出《告北满全党同志书》。文告号召“动员民众、武装民众,扩大反日民族革命战争,响应国内抗战,响应外蒙古人民反日自卫战争”。北满省委要求各武装部队改变游击活动方式,将过去的山边游击战,转为深入敌人腹地、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取或大或小的军事胜利,破坏敌人军事设施,袭击交通工具,攻袭城镇等……采取积极的游击运动,牵制、打击敌人。[11]845抗联第一路军在1939年6月至9月间,袭击日军109次,交战袭击总计138次。其中较大的战斗有:在桦甸县夹砬子与日伪军300余人战斗,毙伤其70余人、俘敌6人。而后攻打关门砬子伪警察所,俘虏敌人40余人,缴枪40余人。在错草顶子与日伪“讨伐队”战斗,歼敌百余人。此间,苏军曾派重型轰炸机机群轰炸“满洲”腹地中东铁路的咽喉——富拉尔基铁路桥,迫使关东军实施了灯火管制。第二路军交战袭击达到62次,第三路军交战袭击达到158次,抗联一、二、三路军总计交战袭击达到了358次。这一时期,张寿篯领导的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在嫩海地区频繁出击,袭扰日军。此时,日本关东军在北安驻有第一师团,在齐齐哈尔驻有第七师团,大约有4万余兵力。为了对付抗联第三路军,关东军抽调出2个步兵联队增援诺门罕战区后,从此再无法调兵,只得舍近求远,在旅顺一带抽调兵力,因而在总体兵力上处于了劣势,这与东北抗联加紧后方袭扰是密不可分的。趁日军重兵用于诺门罕事件期间,三支队开辟了绥海游击区,壮大了抗日游击根据地。讷河、嫩江一带人民无不暗自拍手称快,“在群众中、豪户中、商号中、满军中都起了强烈的反日好的影响。”[12]54王钧回忆:“1939年5月爆发了日苏诺门罕战争。为援助苏联红军歼灭日军,兆麟将军便命令我团积极袭击敌人后方。我团连续袭击龙镇、嫩江两个飞机场,截断日军往诺门罕的重要运输线,炸毁敌机十余架次,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使日军不得不认输。”[13]82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专门授予李兆麟一枚“红旗勋章”,以表彰他带领抗联部队在诺门罕战役中的突出表现。
在诺门罕事件发生后至同年9月间,冯治纲指挥的二支队深入龙北嫩江、讷河、德都、克山等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利用游击战的优势,打击敌人兵力薄弱的地区,取得多次胜利。抗联三路军与二路军相互呼应,以发动群众抗日与镇压汉奸、走狗相结合,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加强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诺门罕事件发生后,敌人为了巩固后方,加紧修筑战略公路、铁路,以加强对我抗日部队作战的机动能力。[14]126三支队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对其施工工地不断进行袭扰和破坏,延缓了敌人的施工进度,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抗联第三路军所开展的游击战,也与南满、东满、吉东地区抗日部队开展的英勇斗争一起有力策应了苏联、蒙古军队在诺门罕地区对日本关东军作战。日偽当局曾讲到:与诺门罕事件进展相呼应,疯狂进行频繁袭击与群众抗日宣传,致使治安不佳地区显著扩大,且使人心动摇。尤以东边道地区及北安地区匪帮(日伪当局对抗联的诬称)之活动极为激烈。日本朝鲜军在张鼓峰事件中想对苏军进行“威力侦查”,关东军想在诺门罕事件中对苏军进行“第二次日俄战争”,这两次“北进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1939年12月,日本大本营紧急制定了1940年度全面对外作战的计划,对苏作战是“帝国陆军初期的作战目的是击溃远东地区的苏军。”“逐次缩进对华作战,将兵力的重点放在满洲。”从对苏作战计划可以看出,日本要对苏作战,一要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二要退出一部分中国占领区,否则,便无余力对苏作战。1940年后,日军在中国战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想抽调兵力,加强对苏战备,可现实形势无法减少对华兵力。日本作战课长井本熊男讲过,1939年苏联远东军有30个师,现在增加到36个师,日军长时期从“满洲”抽出兵力到中国本部都是困难的。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变化,为日军实施其“南进”战略提供了良机,日军即开始实施“南进”战略,开始调整对苏外交。此后,苏德战争爆发,日军仍寻找机会实施“北进”战略,还制定了“关特演”计划,无奈由于兵力陷入中国战场,不得不放弃“北进”的良机。
三、东北抗日联军牵制日军“北进”的国际影响及作用
东北抗日战场的持久战在国际上影响深远。一是东北抗战史贯通十四年全民族抗战,是持久战理论应用于中国抗日战场的典范。改变了中国过去软弱可欺的形象,在世界上树立了弱国敢于对抗强国的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曾苦撑战局达六年之久,歼灭了日伪军大量有生力量。日本陆军省于1936年3月18日则公布: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关东军战死4 200人,伤病者17.82万人。日本关东军苦于东北抗日武装“日益发展和活跃”,不得不分散各地疲于“讨伐”[15]242,东北战场打击了大量的敌人有生力量。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一部分,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日战场,日军在东北死亡约4.6万人,伤俘病者约13.2万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51个师团,在东北仍投入13个师团的兵力,东北战场牵制着日军兵力高达25.4%。东北人民的十四年抗战,不但牵制了日军“北进”,还延迟了日军“南进”战略,在世界上打出了军威,打出了中国敢于抵抗强敌的新形象,党的海外创办的《救国时报》曾给以东北抗联将士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二是东北战场的持久抗战,也相应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争取到了国际的援助。东北抗战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一枪,也使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希望。朝鲜爱国主义者加入到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中,中朝人民并肩抗日的史实,光耀千秋。东北抗日联军多次转战到中朝边境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进行战备休整。在诺门罕战役后,抗联对苏蒙军队与日军作战起到了积极配合作用,引起了苏联方面的注意,也促使了苏联对东北抗联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1939年6月末,苏方释放了被关押的抗联三军军长赵尚志等人,为100余名越境滞留在苏联的抗联战士配备了充足的武装,包括无线电台。同时,还以共产国际名义任命赵尚志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而后欢送其率队返回东北抗战斗争,并提供了武器和后勤物资。在抗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特殊环境中,苏联远东军给予了临时指导。(包括建立经常联系,接受有限度的物质援助及军事技术指导,还有在战斗失利时可进入苏境避难)使抗联部队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渡过难关,保存了部队应有的实力。抗联后期的斗争中,苏联给予抗联队伍巨大的援助,苏联为抗联队伍过境休整,组建了南、北野营,并给部队编制和番号。抗联将士在苏休整期间,在军事、政治和后勤的保障上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援助,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三是东北抗战坚持十四年持久抗战抵制了西方的绥靖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从1931年日军侵华到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在这长达10年的时间里,正是因为东北抗战牵制和制约了日本争霸世界战略,使日军不能随心所欲地扩大战争。苏联在中国抗战之时就将其视为自身国防战略和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对日牵制的力量。东北抗战间接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正是由于牵制日军“北进”,才使苏联能举全国之力,集中军力、物力、财力打击德国,赢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苏联驻华大使曾表示:“苏联近年来感觉其在远东所处环境与中国相同,故极愿中国统一强盛。中国强则为远东和平之一种保障,中国弱则为远东战争之导火线。”东北抗联牵制日军“北进”战略的实施,对苏联来说意义重大,这也是苏联迅速援华的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仍然背着中国战场的深重包袱在蹒跚前进,此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格局已经形成,这也是中国全民族浴血奋战的结果。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投入中国战场,“北进”政策无法提上日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准备动用85万的兵力,以“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为名,积极“北进”。但是由于苏联远东只有少数部队西调,大部仍在远东,加之日军无力从中国战场调兵,日本统帅部才不得不于8月9日下令放弃“北进”计划。可以说,日本“北进”战略的破产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力打击的结果,而中国抗日战场及东北抗日战场的牵制起了重要作用。苏联历史学家茹科夫曾讲到:“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他们在中国把日军双手束缚住了。从而,中国人民给予苏联人民以很大的帮助,使苏联人民易于在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正义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进行巨大的斗争。”[16]532东北抗日战场进行的艰苦卓绝十四年反侵略斗争,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对战后推进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战史丛书8·大本营陆军部1[M].东京:朝云新闻社,1974.
[2]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世界战略的转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日]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1840—1945)下册[M].东京:原书房,197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日]江口圭一.日中战争的全面化,岩波讲座.日本历史20·近代7[M].东京:岩波书店,1981.
[6]胡德坤.中國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7]吉林省公安厅公安史研究室.满洲国警察史[M].长春:长春人民印刷厂,1990.
[8][日]井本熊男.用作战日志编写的中国事变[M].东京:芙蓉书房,1979.
[9]胡德坤,韩永利,彭敦文.中国抗战与世界历史进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0]金兴伟.1940年后的东北抗联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11]东北抗日联军史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
[12]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6)[G].长春:1992.
[13]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李兆麟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4]王明贵.抗联名将王明贵将军回忆录——忠骨[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2.
[15]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综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16][苏]耶·马·茹科夫.远东国际关系史(1840—1949)[M].佚名,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17]张磊.东北抗联教导旅在抗战后期斗争中的作用及历史贡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721.
[18]侯震,崔洪亮.北满反日游击队与抗日义勇军的关系述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843.
[责任编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