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的历史叙事

2018-09-10杨文密郑流爱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康熙教科书

杨文密 郑流爱

教科书是历史叙事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两岸同根同源,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异同互见。本文从“辛亥革命”内容入手,对比分析大陆人民版和台湾地区“康熙版”教科书在编排框架、史实取舍、历史评价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探讨两岸教科书的历史叙事问题。

一、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编排框架

宏观地看,历史教科书中的章、节、目以及相关的学习指导等,反映出相应的编排框架和叙事逻辑。具体地,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分析。

关于外部框架,在大陆人民版中,《辛亥革命》被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上接“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节内容分别体现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历程,凸显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主线。而台湾“康熙版”从通史出发,在第12章“外力冲击与晚清变局”第4节“自强、变法与革命”中,从“自强运动的背景、自强运动的推展、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庚子后的新政”到“革命运动的开展与满清的覆灭”,详细叙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但直到第15章“民国初年的内忧外患与政治演变”第1节“中华民国的建制”才回到辛亥革命的具体内容。这其中穿插的第13章“台湾的开发与经营”、14章“台湾建省与乙未割让”着眼于清末台湾历史,却使辛亥革命内容前后衔接不顺,容易造成历史认知的断层。

就内部框架而言,两版教科书大致都按照背景、过程和意义的逻辑来叙述。人民版中,第一目“武昌起义”涉及革命的背景和武昌起义的经过,第二目“中华民国的建立”通过民国初建及约法颁布的叙述,为第三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铺垫。类似地,台湾“康熙版”以“中华民国的建制”定题,凸显时间线索,开目讲述“保路风潮”爆发,次目“武昌起义”详述具体经过,并顺及第三目“中华民国的诞生”,第四目描述民国建立后政治状况,最后通过“洪宪称制及其失败”反衬辛亥革命的重要成就——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编排框架中,教科书往往通过辅助系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方面,人民版设计了“课前提示”、“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史学争鸣”、“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7个栏目[1]。相对而言,“康熙版”的辅助系统较为弱化,仅在课后设置“研究与讨论”[2]一栏,通过3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缺陷、袁世凯能够掌控全局的优势和二次革命失败、反袁运动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拓展地思考历史。

二、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史实取舍

教科书篇幅有限,由于编者的详略意图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史实取舍也必然不同。

首先,无论是“康熙版”还是人民版,“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等基本史实都是一致的(详见表1),但相关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地位则不同,它们“以特定秩序排列和被赋予不同重心”[3]。以革命背景中的“保路运动”为例,“康熙版”将“保路风潮的爆发”单列一目,详述收回铁路与矿权运动客观上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这显然与课纲要求凸显“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4]密切相关。人民版则倾向于关注辛亥革命的经过及其历史功绩,“保路运动”这一知识点仅在“武昌起义”中一笔带过。

史实的取舍离不开材料证据的支持,因此教科书编者会适时、适当地引用材料辅助历史认知。以图片材料为例,两版教科书的使用差异较大(详见表2)。“康熙版”使用大量图片材料(共计10张),包括历史人物、实物、事件和地图等,每幅图片旁还附有文字说明,有助于学生解读图片的涵义,促进对历史事实的掌握。相对而言,人民版的图片资料数量较少。不过,两版教科书所用图片多为原始图片(以历史照片为主),以凸显历史的真实。

三、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教科书中史实取舍的差异,也导致了历史评价和结论的不同。

“康熙版”通过“民初政党政治之初试”一目中关于“宋教仁案”的刻画,指出革命党人主观意图与客观影响之偏差,“辛亥革命虽然在短期内成功地推翻满清的帝制,但民国的体制却因与北洋军阀及立宪派妥协的结果,显得极为脆弱”[5]。此外,最后一目“洪宪称制及其失败”中评论到:“袁世凯称帝的失败,象征着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日后除溥仪外,无人再敢居皇帝之名,这是时代潮流之所趋,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就。”[6]可见,这两处评价在彰显辛亥革命伟大意义的同时,也不回避其局限性。

人民版则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子目中鲜明地指向了革命的积极意义。首先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科书指出,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7]进而提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8]。

四、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语言表述

教科书的语言,决定了历史叙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决定了其中内容和观点的可接受性。

整体上看,两版教科书的语言各具特色。譬如,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人民版仅用107个字符简要概述了清帝退位和袁世凯上台的经过,显得严谨且简洁。[9]“康熙版”则着墨于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的来龙去脉,中云:“凡此皆意在使袁世凯脱离其军事地盘,但袁何肯南下就范,于是乃暗中唆使部下发动兵变,借口北方秩序不稳,无法南下。革命派只好妥协,容许袁在北京就职,并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0]这段叙述以形象和生动的刻画,展现了袁氏的政治圆熟以及革命党的无奈妥协。

除此之外,两版教科书在语言表述的前后逻辑上也有所区别。台湾“康熙版”对革命原因的叙述,潜藏着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偶然性。关于偶然性,它敘述到:“在端方带兵入川镇压后,留守在武汉者仅余八千人,革命党人见形势有利,乃决定于八月十五日(阳历十月六日)起义,不料信息外泄……在紧急的情势下,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晚上七点……竟在一夜之间顺利占领武昌。”[11]相对而言,人民版从革命的主体出发,较为理性地分析了辛亥革命的主客观原因,即主观上的组织准备与思想准备,客观上是清廷“预备立宪”与“新政”的推助。

综上所述,教科书的历史叙事,反映的是学什么样的历史以及怎样学历史的问题。对于同一主题,两岸历史教科书虽然都通过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形式加以呈现,但具体叙事风格差异明显。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两岸课程标准以及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之不同。本文的比较,也无意评判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惟望两岸在求同存异中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注释】

[1]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2]“1.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不完全成功的革命,你认为辛亥革命有那些缺陷?2.你认为袁世凯为何能在民国初建之时掌握全局?他握有那些优势?3.请讨论二次革命为何最后失败,而反袁称帝的运动却能成功的原因?”参见王仲孚主编:《高级中学历史(下册)》,台北:康熙图书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99页。

[3]按照后现代历史学理论,历史事件往往在描述和描写中被赋予特定意义。详见田兴斌:《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编纂学》,山东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5-36页。

[4]“(1)叙述孙中山倡导的革命运动、庚子拳乱后革命势力的扩大,以及帝制的覆灭。(2)论及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包括改革派官僚对辛亥革命之影响。”参见《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011年。

[5][6][10][11]王仲孚主编:《高级中学历史(下册)》,第93页,第99页,第97页,第95页。

[7]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52页。

[8]人民版教科书2017版有新的改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增加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9]详见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51页。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康熙教科书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辛亥革命亲历记》
略谈《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藏起来的教科书
如此原因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