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思想中的“自信力”
2018-09-10孙立舟
孙立舟
如果说自汉至清儒家思想是在朝学派,那么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则称得上是最大的在野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对《老子》的解读是最为多元化的,也是误解最多的。如有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1]作出如此论断,是因为其认为老子“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2]这实际上是把老子的思想定性成了消极的人生哲学。但是,我在多年研习《老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却是老子思想中的积极态度,即强大的“自信力”。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自信力”的内涵
“自信力”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道学自信。老子的思想核心,一字以蔽之,曰道。老子说自己“言有宗”(七十章),自己的学说有最根本、最可靠的“道”作为依据,而且易知易行,“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但老子又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目睹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的浅薄世风,“众人熙熙,如飨太牢,如春登台”(二十章),天下人对其道学,“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七十章)。面对冰冷现实,老子明确指出问题在于世俗者的无知,“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作為时代孤独的思想者,老子非但没有怀疑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反而更坚信自己的可贵,“知我者希,则我贵矣”(七十章)。
更有对老子之道大加嘲讽的,“下士闻道,大笑之”(四十一章)。这些嘲讽者,老子视之为“下士”,是“士”中质次最烂的,根本不屑一顾,“弗笑,不足以为道”,这类人若不嘲笑道不中用,则道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在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老子,一个思想无比自信的老子。
(二)人文自信。在春秋战国那个思想文明勃兴的时代,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是充满了人文情怀和人文自信的。
老子的人文自信,首先表现为他对于人的地位与作用的自信。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老子把人列为宇宙“四大”之一,这是中国先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人的地位的肯定,闪烁着人文自信的光辉。老子虽将“道”列为“四大”之首,但在大道面前,他又表现出了对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自信。他认为,人是可以认识道的,“知常,明也”(十六章),人具有认识大道规律的“明”的智慧。人类同时能运用道为自己服务,“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道虽虚而无形,但人类却能认识它、运用它,借助它产生无尽的功用。
其次,老子的人文自信,表现在他对人文品质的自信上。在第六十七章,老子以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道的三种品性,“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将这三种大道之德称为“三宝”,可见他对之何其推崇与自信。在此有必要澄清一点,有人视“不敢为天下先”为保守思想,这实在是断章取义之曲解。第七章有“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第四十九章有“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第六十六章说“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老子所谓“不敢为天下先”,指有道的统治者不敢把一己私利置于天下民利之先,是主张一心为民的执政之德。古人王弼注本句:“唯后外其身” [3],甚得老子本义。
第三,老子的人文自信,表现在他的个性自信上。在老子眼里,世界是对立的统一体,是差异化的和谐体,是多样化的自由体,所以老子是激赏个性的。老子认为,“道”本身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道早于天地而存在,寂而无声,寥而无形,不改自己独立的本性。对道的独立品格,老子大加褒美,“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六十七章),正因为道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所以才大而无比,若是没有独特不移的个性,道也早就变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既然道有独立品格,那么践行道的人,也必然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老子自信地表示自己正是这样的人,“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河上公注:“食,用也,母,道也”[4],“食母”,就是用道。老子宣称,用道的人,本就是独异于世俗之人的。
二、“自信力”的基础
缺乏坚实根基的自信是虚幻无力的,这样的自信实质上是自欺、自愚。老子的自信是真实有力的,它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即他对道的力量和德的力量的信仰。
(一)对道的力量的信仰,是老子道学自信的基础。老子之道,首先指“天之道”(九章、七十三章、七十七章、八十一章均提及这一概念),也就是自然的规律。高亨说,“自然界之规律,老子又称之曰‘天道”[5]。老子认为,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是万物的主宰,“道者,万物之主也”(六十二章)。老子所说的“万物”,包括天地在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三十九章),所谓“得一”,就是得道,连天地都要依赖道而发挥作用,何况是人呢?
道的创生力量是无穷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的一、二、三,没有确切所指,只是描述事物的少与简、浅与粗;“万物”则指事物的多与丰、深与精。老子认为,人与物,如果顺应了道的规律,就会产生由少成多、由简而丰、由浅入深、由粗及精的发展动能。
(二)对德的力量的信仰,是老子人文自信的基础。老子之道,亦包括“人之道”。老子行文上多以天之道来述说人之道,如第五章,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由此可知,人之道是与天之道相适应的思维与行为准则,老子把这样的人之道称为“德”。
老子所言之“德”,人文内涵丰富。如前文所述之“慈”、《老子》中所倡导的处下、不争、柔弱、虚静、和光同尘、慎终如始等,皆是德。这些“德”,有什么自然功益?“同于德者,道亦德之”(二十三章),那些与德同行的人,道也会使他们有所得。得什么呢?举例言之,慈之德,“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六十七章);处下之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六十六章);不争之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柔弱之德,“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柔弱居上”(七十六章)。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老子讲德而有得,丝毫不带私己的机心,一切只是有“德”的自然结果,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七章)。
老子“德”的最核心内涵,乃是“无为”。第三十八章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崇尚德的人,无为而行事,无私心而处事。在第四十三章,老子把自己对于无为之德的信仰讲得非常明确,“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张岂之说,无为“含有不妄为的意思,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6]。《史记·太史公自序》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7]。放在人事上来说,“无为”是与道相一致的应事态度和行为准则。老子讲“无为”,是告诫人们不要逆道而妄为。“无为”之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第三十七章说,“道恒无为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四十八章说,“无为而无不为”。
道与德的力量,不是子虚乌有的鼓吹,不是纯粹理论的论证,不是牵强附会的推理,是一以贯之的自然客观存在。第五十一章说,“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道与德的尊贵,不是谁的封赐恩惠,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地位,恒久不变。
三、“自信力”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大道运行的规律,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己如此”的意思。陈鼓应说,老子所用的“自然”一词,“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8]《老子》全书,“自然”一词先后出现五次。在老子的思想里,道与德具有自然性,道与德的力量也具有自然性。故此,他的道学自信和人文自信也是自然而然地、柔和舒缓地流露出来,让人感到自然地舒适,自然地信服。
第二个特征是辩证。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他的自信也具有辩证色彩。
老子主张在自信中自谦,在自谦中自信,否则自信就可能变成盲目自大。如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虽然我们知道自己在客观上雄强居上,但在主观上却能取雌柔守下的姿态,甘如天下的溪谷。老子教我们一面要做自强的雄者,一面又要做自谦的雌者。刘笑敢说,“其雄”是实然已有之优势,“其雌”则是应当采取的姿态、方法、原则[9]。
老子主张在自信中自省,在自省中自信,否则自信就可能变成自我陶醉、自我迷失。第十章连问了六个反问句,就是教人自省的,要人们时时给自己由内而外地照镜子。如老子问“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洗涤内心,能否让心灵洁如明镜,无瑕无疵?要自信长存,就要经常自省以确保行而顺道、为而守德。
老子主张在自信中自新,在自新中自信,否则自信就可能变成固步自封、顽固不化。第二十二章说,“敝则新”,敝旧故而萌新。顺应新陈代谢的规律,与时共进,及时自我更新,这样的自信,有底气,能长久。所以,《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是可以講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有变化地讲,讲出新东西,把道讲活。
总之,老子思想的自信力是自然的,故而是率真的;同时又是辩证的,所以也是理性的。
四、结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10]。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前提之一是教师自身要有文化认同感和正确的文化观,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地理解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个人学习《老子》的体会是,要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经典,仅靠阅读某个名家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广大中学一线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静下心思,直入原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愚以为,这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根本之道。
【注释】
[1]林语堂著,黄嘉德译:《老子的智慧·绪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1页。
[2]林语堂著,黄嘉德译:《老子的智慧·绪论》,第4页。
[3](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6页。
[4](汉)河上公章句:《宋刊老子道德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5]高亨:《老子正诂·老子通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页。
[6]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7](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59页。
[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0页。
[9]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45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