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变废为宝”原则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再析

2018-09-10费胜英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变废为宝本课议会

费胜英

一、困境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老师们普遍接受了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舍近求远”,弃教材不顾,引用大量的材料进行所谓的“史料教学”。再如,史料教学的三个环节——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像三只“拦路虎”一样,使得史料教学在课堂教学层面难以持续实施。[1]目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将会越发被教师重视和实施。但是十多年来教育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我们将如何规避?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材资源,教材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易得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呢,笔者将就人教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展开说明。

二、突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材内容,除了正文外,还有1段序言、3段历史纵横、1段学思之窗、1个模块链接、2段本课要旨、1段本课测评、1段学习延伸,4张插图和1段图解。但是很多教师上课时,往往只用正文部分,上述内容被视为“边角料”,基本不用。加之错误领会“用教材教”的思想,有些老师甚至正文部分都可用可不用,取而代之的是引用大量课外“材料”(其实很多并非史料)进行所谓的“史料教学”。这种忽视教材资源,大量引进“外来和尚”的教学行为,显然是极为不妥的。本文所说的“变废为宝”,就是指我们教师如何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边角料”,使其服务于我们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边角料”的使用方法。

1)直接利用。大部分老师讲英国君主立宪制都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讲起的。但是,议会“自古就有的权利”是革命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传统,一次革命不会确立议会主权。[2]而且,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是与议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相伴相生的。鉴于此,教材第36页关于13世纪,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大宪章》上签字这段内容十分重要。老师可以就这段内容提炼出三层意思。第一,议会早已有之。革命的目的是捍卫议会主权,“王在议会”“王在法下”是英国的政治传统。[3]第二,革命前后议会的主体都是贵族,是贵族掌权。第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成员的构成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此导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才是顺理成章。在讲民主制度完善的过程时,除了利用教材正文部分责任内阁制和1832年议会改革大字体外,第37页的历史纵横,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要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议会改革就仅仅指1832年议会改革。事实上,1832年改革本身并不彻底,它的直接效果只是中等階级的一部分获得参政权,而贵族政治仍旧持续,追求民主的道路仍然很长。[4]充分利用37页历史纵横中的内容,可以省略议会改革的详尽过程,但是从“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到“10%的成年男性”再到“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这些群体范围的扩大,学生很容易理解英国民主制度通过议会改革,从贵族政治走向平民政治,权力下移的过程。这里面的跨度将近300年。对于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艰难,想必学生也会有所体悟。而第39页的历史纵横和本课要旨,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讲述得十分详尽,弃而不用岂不可惜?

2)设疑引思。教材学习延伸部分的内容,往往是体现 “历史与生活”挂钩意图的一篇现代文材料,故事性和人文性很强。我们如果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在故事性、人文性中加入一些历史性思考,对于本课教学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材第39页的学习延伸,是关于英国女王的一则材料。笔者在本课结束时,在这段材料后面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女王的王位是怎么来的?

女王能决定首相的去留问题吗?

女王貌似“年老无权”,她的存在对于英国人民的意义是什么?

女王为什么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说说英国现代政体的特点。

上述问题的设计,有些答案明确,有些答案不明确。但是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理解现实,又凭借现实的经验理解历史,在思维链中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双向互动,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活了起来。教材处处是“素材”,教材处处是“史料”,教材处处可以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的做法,易操作,易推广,使得史料教学相对容易落到实处。[5]

3)巧揉情节。教材中有多幅插图,如果教师们在使用中能“巧揉情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这幅图,如果不加处理地直接使用,充其量就是 “光荣革命”后 “双王政治”的直观呈现,对于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并无增益。但是,如果在这幅插图中,我们加入一个细节,“在登位前两位新国王按照议会的条件接受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中规定的正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包括定期召集议会,议会言论自由等……”[6]这个细节的加入,使得这幅插图立刻“活”起来了。学生对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对于英国议会的前世今生,立刻有了感性认识。教材另外两幅插图,“英国议会大厦”和“1741年的英国下议院”,虽然时间跨度较大,但是两幅插图可以适当参照,让学生初步感受英国议会大厦的内设和外景。笔者在百度上查询了有关英国议会大厦的介绍,其中一段文字可以为我所用:“……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能充分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旁听。”[7]这个细节的加入,让学生对“君主立宪政体”这个冷冰冰的概念有了“人”的想象,对权力分配的理解有了“抓手”。所以,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将教材插图揉入情节,这些插图会更加“鲜活”,更加贴近教学主题,更加深刻。

三、启发

1)多看方能多见。同样的教材放在教师手里,为什么我们的处理方式不同?因为我们的思考不同。为什么思考不同,因为我们看到的不同。为什么看到的不同,因为我们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就本课内容而言,如果教师不了解《大宪章》在英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意义,老师自然会对那段《大宪章》的内容“视而不见”。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以之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到20年的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8]。阅读是让我们历史教师永葆“教育青春”的不二法门。

2)程序也是智慧。教师的讲授逻辑必须立足学生的认知逻辑、尊重历史发展逻辑,适当调整教材呈现逻辑。传统教材中,历史事件的 “背景、过程、影响”这种“学术呈现”恰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心理特征的。此时,“用学生的眼光备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本课内容比较陌生,但是,“老师只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经验和书本的知识中间搭建桥梁,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9]。比如本课的开始,完全可以先运用第39页学习延伸那段关于“80岁英国女王”的内容,巧设几个在学生经验范围内的问题而导入。或者利用第37页那副“大笨钟”的插图导入。或者从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导入,等等。这些貌似杂乱无章的材料,当我们用“教育目标”把他们串起来的时候,自有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绝妙。

3)整合就是创新。我们基于“变废为宝”原则进行教材资源整合,并不否认其他方面的课程资源。恰恰相反,我们在充分利用手头资源的情况下,还要多多益善地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循着任世江老师在《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中开出的书单,阅读齐世荣老师的《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陈乐民的《欧洲文明十五讲》、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紀》等书中的英国史部分。笔者还查阅了很多同行写的文章和设计的教案,并在教学中按需所取,进行了以下“拿来主义”: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感,讲课中穿插了一张英国地图和一张王朝更替图(第一幅图片引自王颖:《渐进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9期;其它图片均引自游冰:《“历史认识”的“逆向开发”教学策略—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10期)。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构成发生了变化,我借鉴了以下表格。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权力构成,我拿来了以下两张截图。

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多元化的开放世界,网络资源唾手可得。为达成教育目标,我们理应学会借力整合资源,因为整合就是创新。

【注释】

[1]周明学:《“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中如何“就材设问”》,《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

[2]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52页。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第53页。

[4]齐世荣:《15世纪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5]周明学:《“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中如何“就材设问”》,《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

[6]齐世荣:《15世纪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第78页。

[7] http://baike.so.com/doc/5726628-5939366.html,浏览日期2018年6月25日。

[8]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第8页。

[9]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页。

猜你喜欢

变废为宝本课议会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英国议会休会改变历史进程
英议会就是否“硬脱欧”投票表决
“变废为宝”
差错引领,变废为宝
转变视角,让应用文“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创新教学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