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2018-09-10刘艳平
刘艳平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行“把握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教学策略效果比较理想。“把握主干”是要完成最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教学任务。“分层递进”就是在“把握主干”前提下,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或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下,用足教材,如部编新教材的“相关史实”、“材料研读”、“知识拓展”、“课后活动”等辅助内容,对教材的主干知识与核心知识进行适度拓展与延伸。“整体提升”就是實现了前两个环节与层次的效果,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整体提升”的效果。下面以七年级历史第一册第18课《唐朝的强盛》为例,其案例操作介绍如下。
第18课《唐朝的强盛》一课书包含的子题目有:“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雄伟繁华的长安城”五个子目。对这一课的教学策略为:
第一个层面:把握《唐朝的强盛》一课的整体结构与主干知识
在把握第一个层面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本课内容的五个子目中,“唐朝的强盛”是本课内容的核心知识,此外,反映了唐朝整体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还可以进行层次较深入的一层,即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唐朝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基本线索):
这个知识结构体现了唐朝整个发展线索的基本脉络,体现了唐朝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
第二个层面:用足教材,使《唐朝的强盛》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充实起来
这个层面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实现对“唐朝的强盛”的把握。
在这里,不仅需要对教材文字内容的阅读理解,还需要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与阅读材料,从中搜取信息,得出结论。
运用课本的各种辅助资料,就把唐朝强盛的表现丰满起来。这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功能,用足用好教材,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出来,培养学生对教材提供的各种材料信息的分析提取能力。
第三个层面:通过对教材辅助材料的充分运用,探究唐朝的强盛
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之上,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切入口,围绕唐朝的强盛这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探究大明宫含元殿如何体现唐朝的强盛
学生以教材提供的《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照片为切入点,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得出大明宫是唐朝强盛的一面镜子:
①含元殿是大明宫的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不愧为大唐建筑的杰出代表。
②它是唐代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存在了220余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朝会、册封、改元、阅兵、受贡等亦多在此举行。唐大明宫含元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重要场所。
③体现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空前盛况。含元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是皇帝举行宫廷宴会、乐舞表演以及会见宾客的场所,外国和周边民族政权都派使节前来朝觐,含元殿是唐长安的一处重要的国际交流场所。
探究二:探究唐三彩如何体现唐朝的强盛
学生以教材课后《课外阅读唐三彩》为切入点,查找相关资料,得出唐三彩是唐朝强盛的又一面镜子:
①唐三彩上的盛唐气象,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从唐三彩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唐三彩作为盛唐文明独特的物质文化形式,见证了唐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
②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为此,可以看出当时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反映了唐朝的海外贸易的发达。
探究三:探究唐都长安体现的唐朝强盛的情况
学生以教材插图《以唐都长安平面图和长安西市图》(局部)为研究材料,得出唐都长安是唐朝强盛的又一面镜子:
①唐都长安城是中国封建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唐都长安,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唐朝强盛在政治上的体现。
②唐都长安是中国坊市制城市的典型,整个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两部分,这是唐朝强盛在城市建筑与城市生活方面的体现。
③唐都长安是中外闻名的都会。史书记载,与大唐交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两百多个,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唐朝强盛在对外交往方面的体现。
④在长安常住的胡商就达到了数千人之多,久而久之,长安城里的“胡风、胡俗”也就随之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是唐朝强盛在民族关系方面的体现。
⑤唐朝最著名的诗人、画家、雕塑家、书法家、文学家,大都或长或短地在长安城中居住过,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辉煌的作品。这是唐朝强盛在文化上的体现。
以上介绍了依据教材正文部分抓住主干知识,依据教材辅助部分加深对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的做法,以此来达到“把握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