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视角,让应用文“变废为宝”

2016-05-07季鸣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变废为宝

季鸣佳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文因为模式化过重,缺少情韵,成为作文教学的“鸡肋”。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基于学情,创意开掘;情动辞发,寓情于写;细化活动,言有所指,从而提升应用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创意开掘 情动辞发 言有所指 应用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81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为了准确传递信息而形成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写小说诗歌,但都应该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小学生也是如此。”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文因为模式化过重,缺少情韵,成为“鸡肋”,使得应用文的教学饱受诟病。

【病症一】范例消失,无可用资源

学写应用文,新课标早就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学习读书笔记,学习常见的应用文。但纵观苏教版教材,除了较为常见的书信和读后感之外,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启事、表扬稿、海报等应用文根本不见踪影,更不必说与时俱进。在学生尚未能够无师自通的情况下,面对教材示范性资源的严重匮乏,应用文教学该何去何从呢?

对策:基于学情,创意开掘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更是开发者。教师要根据习作教学的学段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文本资源,创造性地开掘应用文教学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撰写应用文开辟渠道。

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说词的撰写。

1.明晰路线,探寻踪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与同桌合作,描绘路线示意图;

2.悟品结合,深化感知:针对核心语段,感知描写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特色;

3.凸显情境,迁移撰写:教师播放相关网络视频,形成感性认知;小组合作交流撰写的顺序和指向的特点;最后,方法引领,撰写导游词。

【病症二】机械僵硬,兴趣消弭

应用文与其他一般性文体的创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这就造成了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始终以应用文惯有的格式要求作为教学的重点,依循着“例文呈现——讲述格式——尝试写作”的顺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化的习作教学,显然没有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精神萎靡,兴趣顿失。如何在应用文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呢?

对策:情动辞发,寓情于写

在应用文写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应用文的运用策略,更要激活学生生命的内在情感意识。如在教学“毕业赠言”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1.唤醒记忆,创设基调:收集播放学生学校生活的剪影,激活学生在校生活的原始记忆;

2.赏析赠言,辨析高下:教师收集毕业赠言,引导学生从品质格调、语言风格等视角对优质赠言形成感性认知;

3.方法指导,尝试撰写: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音乐和PPT的浸润下撰写赠言。

4.交流赠言,反思调整:将自己的赠言说给同学听,根据他(她)的意见进行修改,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交融。

【病症三】心中无人,率性而写

文本创作的行为,无非是对“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的回答。其中,“为何写”是创作逻辑认知的起点,也是创作的归宿。这就关涉到作者的读者意识,尤其是应用文创作,与读者息息相关,只有明确了读者意识,应用文写作的评判才有标准。有一次,笔者结合班级挑选护旗手,进行了一次演讲稿的创作,学生写出来的演讲稿要么老气横秋,空话套话连篇,要么言不由衷,矫情做作,完全没有把听众放在自己心中。

对策:细化活动,言有所指

应用文以实用为基础,旨在准确传递信息,及时处理事务,深入交流情感。缺失了读者的阅读与参与,应用文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除了告知学生基本的演讲格式之外,还对整个竞选流程进行了细化,为学生演讲竞选时兼顾听众对象提供了资源。

1.四人小组合作,小组内竞选,形成班级候选人,并在表格中打分量化;

2.充分发表意见,对候选文进行润色修改,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班级竞选,演讲能够抓住听众之心的必然获取更多票数,最后对演讲稿进行评议,在活动中完善演讲稿。

总而言之,只有破解以上三大弊端,才能走出应用文教学的泥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
差错引领,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创新教学
废旧纺织品“变废为宝”之路
打通“变废为宝”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