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建设思考
2018-09-10靳银凤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强大,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服务,保证民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新会计准则视角下,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率,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新会计准则视角下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内部控制
众所周知,会计准则对于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强大,会计准则更新速度也随着越来越快。为了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事业单位要紧随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脚步,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高单位的利润空间。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势
(一)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根据市场经济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原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新会计准则,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使内部控制机制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二)优化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服务。因此只有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会计核算信息,才能确保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原有的准则内容基础之上,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精确的会计信息提升了内部控制建设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
(三)落实单位的监督职能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原会计准则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只有不断落实单位的监督职能,才能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为单位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保证。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单位资金的运营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单位资金运营的潜在风险,提升资金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这种情况导致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不明确,严重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力。此外,由于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不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失去了其独立性,从而使得内部审计的结果失去了权威性,不能很好地在内部展开审计工作。由于以往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没有对内部审计和监督做明确的说明,所以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
(二)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核算的主要方式的收付实现制。这种方式可以全面地呈现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导致执行力效果不佳,会计信息质量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没有实际的进展。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强化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提高内部控制观念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视角下,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宣传和教育,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和观念。只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内控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执行力。内部控制机制的制定,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参与人员进行积极的鼓励,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定期开展与新会计准则相关的主题讲座等,切实提升员工的专业意识,提高执行力度。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执行,不仅要注重树立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注重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下,才能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率,并确保资金的安全性。事业单位要注重制定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调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事业单位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提升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建设的热情。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后期绩效评估,确立专门的负责部门,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明确职责划分,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执行。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内部控制建设的执行力,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效果。为了不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事业单位要鼓励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视角下,要注重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确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真正发挥监督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单位内的资金的流向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事业单位资金安全性。
(四)建设内控信息化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实现办公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建立完善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对于提升新会计准则下的内部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的工作方式不同,内控信息化系统可以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并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技术不断扩展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提升事业单位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内控信息化系统,可以把业务的具体流程输入到相关的系统程序中,业务人员可以在这个系统程序中直观地看到相关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准确把握业务的处理规则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办公流程,而且可以實现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内控信息化系统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单位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内部可以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内部信息交流机制。通过网络建立沟通平台,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进行交流沟通,简化繁琐的办公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强风险评估力度
加强风险防范力度,对于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资产、投资等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对于潜在风险做到有效防范。事业单位要注重财务人员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培训,切实掌握会计准则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事业单位也要注重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效地风险评估能够将潜在的风险危害降到最低。此外,内控评价体系,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营,提升事业单位各类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推动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要积极应对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不断提升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识。此外,事业单位还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构建与新会计准则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为国家和社会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卫芳.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建设[J/OL].财会学习,2018,(02):103+105[2018-04-03].
[2]胡云燕.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5,(06):108-109.
[3]高守保.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师,2014,(08):57-59.
[4]周良贞.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188.
作者简介:
靳银凤,女,会计师,从事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