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上市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018-09-10季小马

中国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季小马

摘 要:部分拟上市公司在首发新股并上市(IPO)申报过程中,因申报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 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往往照搬成功企业现存制度。“照搬制度”是一个方便快速的方法,但是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却存在极大弊端,因为“照搬制度”不能从公司的本质上解决自身内在的问题,容易造成上市后的较大风险。本文阐述了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对拟上市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新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的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拟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水平和质量,增强拟上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内部控制 拟上市企业 内控环境 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091-02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管理就要越来越制度化,用制度来管理人的行为,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一个优秀成熟的企业,一定有一套科学管理理论、与企业匹配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不同于企业基本财务报表,所有的企业不可以按照同一模式来制定自身的内控制度,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需要的内部控制应该是要符合自身特点,满足自身管理需求,同时又能满足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符合自身特点,满足自身管理需求的内部控制才是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实质,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管理的需要,而仅仅去迎合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划——基本规范》等监管要求,这是将成为一个无形的束缚,妨碍企业发展,所以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建设内部控制时,应考虑到《内部会计控制规划——基本规范》等监管的要求,更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去设计符合自身的内控制度。

1 内部控制建设对拟上市公司的重要意义

1.1 保证管理方针得到有效执行,全面改善公司的内部环境

内控制度是由一系列可执行的政策、制度及权限授权分明的控制流程所组成,渗透到企業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符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制订的战略目标及各项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环境得到优化完善。

1.2 防范经营风险,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合理协调和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事项识别程序,提高风险评估水平,树立合理的风险管理观, 建立风险应急系统以提高风险应对效果,确保企业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失真,真实准确反映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过程中的偏差,有效保证企业的经营向正确的方向运行。

1.3 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安全并合理有效发挥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科学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企业各项资产流转过程,如采购原材料、验收入库存货、销售产成品等各个运营流程节点,从而确保企业资源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流失并加以有效利用。

1.4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性内容,一个拥有良好内部控制环境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比如企业要求员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制定规范约束员工行为,对触犯规范的行为给予处罚,从而可以降低企业内部职务犯罪动机。反过来,对遵守规范的员工,尤其是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处罚与奖励相辅相成,这就造就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健康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对外也树立了一个好的企业形象。

2 现阶段新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大股东股权独大,难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

内控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及配套完善的管理层架构。许多拟上市企业股份改制后,在外在形式上建立了看似完善法人治理的组织结构,内在实质上却是产权不明晰、大股东股权独大,从而并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控制度建设照搬其他公司制度,造成内控力度大打折扣,大股东在各方面形成“一言堂”,各监督机制相对“形如虚设”。因在上市前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其“一股独大”、关联方利益输送、高管在职消费及激励不足等问题,在上市公司中就会普遍存在。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制衡效果不理想,内部环境薄弱直接影响上市后内部控制的完善,距离资本市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2.2 中介机构急于完成项目,辅导与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人与生俱来的惰性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为了加快企业尽快尽早上市,各中介机构致使帮助企业建立有效财务管理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内控建设上“打擦边球”,以至于中介工作形式变为重实质性核查、轻符合性核查,使拟上市公司从此背上沉重的责任。例如,2016年欣泰电气IPO造假案,兴业证券就参与了其中的造假行为,企业内控建设形同虚设。

2.3 风险意识不强,财务管控工作不完善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因每一个企业的内在机制和环境不同,企业的内部结构、业务经营范围等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与之匹配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却长期不检查更新,再也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控制措施不够全面,无法涉及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随着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势必造成内部控制对个别环节出现盲区,这些盲区虽然小,一旦发生就像驾驶盲区一样,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后期障碍。

2.4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未能进行有效监督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站在客观公正第三者立场上对企业的运营再监督,其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中必然要做到绝对的独立,但是还是许多已经上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对等,内审部的审计监督就往往被认为是来找麻烦,并没有做到内部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一次到位的改变,内部审计部无法

直接向董事会、股东大会汇报情况,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

3 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改进建议

3.1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内部权力相互制衡

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了组织内各单元的职责与权限,使各部门、各子分公司之间能够真正实现相互协同与制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董事会下设立的审计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进行专家式预讨论,增强董事会审议的高效性,以保证企业和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企业股东与经理管理层之间,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的管理权相分离,保证各项经营管理在授权范围内办理。

3.2 充分发挥各辅导中介的作用,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借助中介尽职调查的契机,以规范财务管理为目的,查找与上市标准存在的差距,为改善财务管理明确努力方向,整改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以此来推动公司上市的工作。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资金预算在企业正常运转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以财务为中心、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管控体系,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经营性现金流为重点,每个月对实际经营情况与预算进行财务分析,对偏离预算情况进行调整,对差异有效控制,合理调整偏离度,朝着公司的既定战略发展。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激励考核制度紧密配合有效实施,充分调动企业各个级别责任人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为实现企业战略和预算目标的重要保障。

3.3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防范市场经营风险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回收与绩效考核挂钩比例,对提前收回的账款加大激励措施。管理工作由会计电算化向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通过选择ERP系统和电子化审批OA系统实现的对经营活动的全程、在线控制,全面开展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健全财产保全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结合市场环境,企业界定出高风险业务环节,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和完善的风险评估、分析以及规避等相关制度, 并成立内部控制责任小组, 对监管具体的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等活动检查,切实有效的增强其责任感和执行效果,增加职业操守,进而确保从源头上做好内部控制,及时化解风险。

3.4 建立经营检讨会议制度与财务分析报告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能及时和针对把经营上的问题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企业各部门应每个月开经营检讨会和财务部开财务分析会,把生产经营与财务上的问题在会上提出,会后去解决和跟踪落实;拟上市企业同时也要制定详细的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保证内部审计部的成员的独立,对有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內部控制缺陷与不足提供公正而无偏见的判断,并将审计出的结果向企业决策层反馈或股东大会报告,做到如实反映经营状况,及时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4 结语

拟上市公司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并有效实施的内控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授权批准制度,强化公司的控制活动、提高公司的风险意识、建立经营分析与汇报报告制度,完善内部审计体制及制度,不断完善与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控制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进而推动拟上市公司更加稳健的走上上市之路,上市后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促使企业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静,黄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

[2] 柏文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6(08).

[3] 孙燕东,孔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其改进[J].财会通讯,2014(34).

[4] 张士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03).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