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女性文学史》里的女性意识与文化变迁

2018-09-10周海琳

名作欣赏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女性意识

周海琳

摘 要:《台湾女性文学史》是一次成功的区域女性文学史实践,它在史料整理、地域色彩、性别文化与批评等方面颇具特色。其努力,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走向成熟与细化的趋势。通过对三百多年台湾女性生活、文学创作与女性意识变迁的历史梳理,勾勒了作为中国文学一部分的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发展轮廓。

关键词:台湾女性文学史 性别视角 女性意识 文化变迁

“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在主流文学史研究的背景下出现的女性文学史,它是对传统的文学史理念和写作模式的突破,也是对女性文学史批评的细化。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厦门大学中文系林丹娅教授主编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时至今日,当代学者笔下的各类台湾文学史不胜枚举,著名的有大陆学界白少帆等主编的《现代台湾文学史》(1987)、古继堂所著的《台湾新诗发展史》(1989)和《台湾小说发展史》(1989)、刘登翰等主编的《台湾文学史》(1993)、王晋民主编的《台湾当代文学史》(1994)、古远清著的《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94)、樊洛平著的《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2005)、朱双一著的《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2010)等;台湾学界叶石涛著的《台湾文学史纲》(1987)、吕正恵等主编的《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2002)、张双英著的《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2006)、张瑞芬著的《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史论》(2007)、陈芳明著的《台湾新文学史》(2011)等。在中国文学长廊中,女性视角的文学史也有盛英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林丹娅著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等。即便如此,林丹娅主编的《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出现并不多余。这本书丰富的内容,充分说明了它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极富启发的后续作用。编写者们发现“至今仍缺少一部可以较为系统与全面地反映台湾女性文学面貌的史料性研究著作”(王春荣、蒋尧尧:《“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及理论建构》,《湘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113页)。

这本皇皇百万言的大书,从民俗学、宗教学、文学、神话传说等各个角度广泛搜集史料,在千丝万缕中努力梳理出一条主线,细数三百多年台湾岛上那些女人的故事,努力呈现岛上女性文学写作由弱变强的漫长历史路径。概言之,它最值得称赞之处在于其女性视角下的史料整理之功、呈现浓郁多元地域色彩的深意以及丰富画卷里历史变迁勾勒的不易。

女性视角带来研究活力

此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女性视角。主编林丹娅女士是国内著作等身的资深女性文学创作者与性别文化研究者。她和她的团队长期从事女性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工作,熟谙性别理论与批评实践。此书是在政治、性别偏见之外的学术兴趣之作。与其说它力图颠覆以往台湾文学史,不如说是编写者们首先很在意那些静默地被遗忘、遗漏于文學史叙述之外的女作家及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想为她们写点儿什么,从而意外地补足了以往的文学史。这是主编的风格,也是她所带领的性别与文学教研团队的主流风格。林著《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2003)、其合著《女性文学教程》(2010)都是如此。她和编写者们,总是“任性”地在传统史述的“空白之页”寻找可能,千辛万苦,又其乐无穷,最后在时光里铺陈出被人遗忘的色彩斑斓的女性故事。

为了最大限度地囊括史料,复原历史,此书对“女性文学”做了最宽泛的理解,即“女性所创造的文学”(林丹娅:《台湾女性文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它关注“外籍或原籍台湾的但主要在台湾生长或生活的女作家与其发表的作品及与此相关的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同上)。据前言所述,面对如此庞大范围的史料,编者们主要致力于三项工作:一是初步梳理与厘清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过程;二是呈现与勾勒“被男性叙述所忽略的、埋没的、遮藏的,或曲解的、误读的女性文学作品和女作家”;三是从女性自己的书写中发现并阐释女性写作及其文本的价值与意义。由此,本书通过翔实地呈现丰富的台湾女性生活画面,勾勒了台湾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从台湾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与婚恋风俗到明末宁靖王五妃“王生俱生,王死俱死”;从清朝宦游及本岛文人们神仙眷侣的吟哦唱和,到日据时期汉学振兴中女诗人的发声;从战后漂洋过海的主妇们鸡零狗碎的“小确幸”,到台湾逼仄话语空间里女性意识的怒吼;从齐家报国官方期待的施压,到女人要有自己天空的呐喊;从女同性恋者为了理想的艰难起步,到女性的自我叩问和文化乡愁……

女性视角的独特,在史料的发掘与整理上颇具启发意义,且为后续研究带来了新活力。观念改变之后,那些以前视而不见的史料,便沽沽而出了。当千万个隐藏在历史碎片缝隙里的女人故事鱼贯而出,那股子新鲜劲儿,一下子便透露出一股不可抵挡的生命活力,对过去的文学史著作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连长年从事台湾文学研究工作,特别是长于史料挖掘的资深教授朱双一先生读过之后,都感觉“眼前一亮,兴奋不已”,并深感以往受限于男性视角、男权话语,关注的更多是所谓宏观、普世、终极的问题,殊不知,通过新的视角来阐释,更能穿透人性的真相,发掘出更为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朱双一:《视角的拓展和思想的阐释——读林丹娅主编〈台湾女性文学史〉》,《中华读书报》2015年9月2日)

地域色彩渗透两岸文缘

本书的第二大特色,是浓郁的地域色彩。以往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史,多长于展现宏观理论架构,而在地域内容的呈现方面,常因两岸隔阂等客观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要由异地学者在文学史中呈现出浓郁的台湾地域色彩,其实并不容易。“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女性文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化生态研究等多种批评融合视阈的产物。”(王春荣、蒋尧尧:《“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及理论建构》,《湘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113页)除了客观上获得该区域的足够史料外,还应具备相当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文学批评实践能力。

以前大陆学界的台湾文学史著,多是长期专门从事台湾文学研究和极少数能够赴台的学者在做,相对来说,资料少,视角也少。近年来,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催生出了相当数量的具体细部研究。大陆学者对台湾文学的观察视角也越来越广。本书的编写者们是中文系从事中国文学方方面面研究的学者,他们多具有多地域横向比较或纵向影响研究的学养,因此,当他们有意识地主动关注以前较少涉猎的台湾文学领域,且得到相当的史料后,便能结合自身的长处,有不凡的表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编写团队并未将学术兴趣止于探寻台湾一地女性文学的地域色彩和审美差异。他们的目标指向了整个中国(女性)文学生态格局的建构。“台湾文学的实质是中华文化母体和文学传统在台湾地区延播所形成的区域形态,是一种亚文化形态和文学的地方特征。”(林丹娅:《台湾女性文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02页)主编在“后记”中如是说。基于对台湾文学的本质是中国文学之下的地方文学的清晰认识,该书不仅广泛收录台湾独有的文学史料,关注台湾文学本身的独有特色,如台湾少数民族、台湾外来人(汉人、马来西亚人等)不同族群的文学;还着力于勾连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华文化母体之间的关系。前一种思维下其所呈现的史料,如太鲁格族、布依族、噶玛兰、阿美族、排湾族等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史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与文化;后一种思维下所呈现的明郑以降几百年来的台湾文学,醒目地呈现了两岸民族血脉的同根同源与文化精神的相互影响。

这种将台湾女性文学纳入整个中国文学发展长河中加以观照、比较的做法,也极大地区别于部分台湾学者在台论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处理方式。该书不以台湾文学地域性差异去抹杀整个中国文学共同性的立场,有力地回应了某些台湾学者一味夸大台湾本土力量,强行建构台湾文学独立的主体性的做法(如宋德莱的《三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依据该书,台湾文学的主体性,只能是中国文学之下的地域性亚主体。这种“亚”性建立在这样的一个事实基础上:台湾文学的方方面面(古代的文学渊源、现代的文学思潮、作家创作风格、作品的美学意味等),都与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脱不了干系;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与东北的、上海的文学一样,只具有地方性、区域性。由上可见,本书中由诸多史料所呈现的浓郁的台湾地域性,既是台湾一地文学之研究,又处处渗透着两岸文缘之研究,处处确证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母体的关联。

丰富画卷呈现多重变迁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作品中丰富的生活画面,呈现出台湾多元的历史变迁。本书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考察,更加关注不同时期在台女性的日常生活与习俗经验等。其时间跨度之大,史料之丰,令人叹为观止。那些丰富的史料重塑了几百年风吹未散的台湾烟火,为读者们提供了万家灯火下无尽的台湾女性生活和生存图景。具体而言,本书中三百多年间千万个女人的故事背后,共同展现了台湾社会文化、台湾女性文学创作风貌、台湾女性意识等的变迁。

(一)女性形象呈现台湾社会文化变迁

就读者而言,在文学史理论架构之外,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海峡对岸女作家笔下台湾女性生活的生动画面。几百年周遭下,独特的台湾番女、烈女、圣女、养女、怨女、下女、歌女、女同等形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忠君报国、为爱坚守、人情冷暖、文化寻根等令人目不暇接,酸甜苦辣諸味俱全。本书通过细心挖掘整理各时期作家们笔下的原住民女性、随迁女性系列形象,真切地描画出台湾女性生活乃至台湾社会文化变迁的长卷。

1.番女形象。番女,是指台湾的少数民族——原住民女性。本书举出了明郑至清治时期作家笔下的番女形象。早期,这类形象多出于大陆来台的汉族文人之手。因古代台湾地区女性多不识字,更无法写作等客观原因,为了充分呈现台湾女性形象的变化,建构台湾文学女性形象长廊,该书也将部分男作家作品收入。在他们笔下,这类女性形象充满着异域风情。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赛胜缠红棉,新装挂白珩。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沈光文:《番妇》)

书中录入了“台湾文化初祖”沈光文的《番妇》诗和郁永河的《土番竹枝词》,肯定了沈的首开书写番女形象风气之先与郁作的民俗学视角,同时也指出早期文人多关注人物外在特征,而不问内在情感、心理的弊端。书中又盛赞了阮蔡文《咏大甲妇》诗的可贵之处:摒弃猎奇、歧视心理,不以正统自居,不取俯视的态度,而是以同情的笔墨写出番妇之苦,以平等、关心的精神真实再现番妇生存状况。(林丹娅:《台湾女性文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页)其品人品诗,都很到位。

2.五妃形象。五妃,是明朝最后一个血脉——明太祖后裔宁靖王朱术桂的五位随侍姬妾与婢女。宁靖王本随郑成功之子郑经来台。清军攻上台湾后,他决心以死明志。他的五位随侍知道后,相继自缢以保全气节。五妃的故事在台湾流传广泛,现在仍有祭祀她们的庙宇。五妃形象是中国历代贞洁烈妇的翻版,是古代贞女形象与烈女形象的完美体现。其文化意味,承袭儒家文化中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等思想。该书通过对《全台诗》中现存近三十首“五妃诗”的史料挖掘、观察与作家创作心态等的分析,揭示了由“五妃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早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时,人们的生活与心态。

3.怨女形象。“二战”后随迁入台的女性,生在中西文化碰撞激变的时代,多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熏陶下,有着思想的从容,但却遭遇生不逢时的家国之变,只好望洋兴叹,勉强堆积出一份活在彼岸的“小确幸”。因战后“空降”于支离破碎的台湾,她们多失去了往日的工作、生活状态,退回为家庭生活的主要操持者。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与鸡零狗碎中,许多人提笔走上了写作之路。初期作品中,并无女性自我确证的欣喜,而是失去了外面的世界后,困于家庭生活的怨烦与宣泄。20世纪50年代战后大陆赴台的林海音、孟瑶、张秀亚、琦君、郭良蕙等写背井离乡现实生活之苦与女性重回传统生存困境的主妇小说,钟梅音等写乡居生活闲来无事的主妇散文等都细述了此类心情。此期女作家们与她们笔下的人物有着极强的互文性。书中列举了众多此类作品,透露出特殊时代,知识女性被迫放下自我、牺牲自我的无奈与酸楚。

4.下女形象。下女即女佣,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类主要形象。古代如《红楼梦》,现代如张爱玲的小说等,都对这类形象有独到的描写。书中对有关这类形象的作品也有所收录。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宋妈、钟梅音《冷泉心影》中的阿兰等,体现了不同地域下女佣间的文化差异。相比于古代卖身于主家的依附式下女,现代台湾下女职业化后,所展现的是一种在平等、契约的基础上算得清、分得清的新型主仆关系。作家们在比较的视野下,面对手脚麻利的台湾下女,流露出对大陆下女重情重义、互通有无品质的怀念。

另外,该书通过对不同时期书写台湾各类女性形象的作品进行史料挖掘、观察与分析,都充分展示了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如“涵盖台湾汉人庶民社会的家族、婚姻等思想观念”(曾秋美:《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5页)的媳妇仔(养女)形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两岸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台湾经济的起飞,繁华夜色下的歌女形象;新世纪来临后,特别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后,追求性取向异样表达与实现的女同形象等。这些形象,对后续的台湾文学研究,都将会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篇幅所限,不一一详述。

(二)多元作品展现女性文学创作风貌变迁

本书至少牵涉明郑以来三百五十多年台湾少数民族或来台知识女性的写作史。展现了台湾女作家所走过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被写、模仿到有自主创造的历程。它以丰富多元的女作家作品,展现了台湾女性文学对于古今中外文学资源的杂糅与荟萃。一方面,是文体的多元。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本书主要是按这四大体裁来分章节的)之外,本书还收纳了原始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早期未成形的文学形态。成形的“私写作”(林丹婭:《台湾女性文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24页)、日记体等也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是审美趣味的多元。不同时代的作家们从自己的性别感悟出发,通过文学创作,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远古神话的诙谐、倾国倾城的炎凉、望洋兴叹中怀旧的苦涩与甜美、执着于此时此地烟火的“小确幸”、外国资本进驻台湾后的文化寂寥、玩转现代写作技巧的先锋与批判、希求女女抚慰的前卫……

在传统的家国情怀与中庸主流文学的方面,两岸具有相似性。而在原住民即少数民族非主流文学、东西文化所冲积出来的中国文学新变体等方面,两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台湾女性文学创作的独特风貌给以大陆为主的中国文学带来了极大的补充。

(三)女性意识变迁勾勒台湾女性走向现代的欣喜与阵痛

从五妃殉节的壮烈到追求同性婚姻的热烈,本书借助台湾岛上几百年风风雨雨中上演的女人故事,历时性地深刻阐述了女性文化处境的复杂艰难变迁与女性性别意识由弱到强的事实。在这些女性故事的背景衬托下,台湾女风渐开。女人们由最初的困顿陪伴者、锁闭者、牺牲者渐渐浮出水面,走向自我主导。这是台湾女性命运演进的轨迹,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女性思潮发展的规律。

古代社会,女性在特别保守的氛围与物质精神双重锁闭中,依附他人,忠于他人。现代社会,特别是女权运动后,女性从国家民族的革命到自身性别文化的革命,主动向“他”要自己。两岸“隔离”后,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台湾女性文学在女性性别意识的探索上,走得更快更远。从郭良蕙笔下的触碰心锁、施叔青笔下的欲望表达、欧阳子笔下的乱伦、李昂笔下的杀夫,到同性婚姻的追求……20世纪50年代以后,女性在确证自己,保全自己,实现自己的路上,步伐越来越快。从远古女性处于主导地位,到古代女性处于依附地位,再到现代平权之后,女性自己做主,本书虽然只是选取典型,概括特色,但V形结构的设计,也贯穿着主编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女性历史的理解。主编从女性视角,将女性生活史、文学史、文化史熔为一炉的史观与实践操作,区别于现有多数长卷台湾史著,更具特色。

林丹娅女士以理性的思考、专业的视野主编的这本由此岸看彼岸的大书,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勾画出了岛上女风由阴弱向兴盛的路径。本书吸纳了相关台湾研究的精华,不仅达成了“后记”中“愿以此促使人们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关注”的愿望;而且从三个维度,即从台湾—大陆—世界女性思潮,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女性文化处境,文本解读—文学现象—文化比较上,进行了批评与对话,达到了区域女性文学研究的高度。书中台湾地区女性文学的繁华呈现,给大陆读者以无限遐想;对台湾女性心路历程感同身受的共鸣,也向台湾学者释出了善意。此书的抛砖引玉,将会促进两岸关于台湾女性文学的深度研究与交流,也将在两岸的隔阂与纽带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两岸战后大陆赴台女作家创作史述研究》,批准号 FJ2015B133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女性意识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