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的前世今生
2018-09-10张宗刚
张宗刚
摘要:胡适写于1921年的新诗《希望》,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期待与珍惜,彰显为人师表者的道义和情怀。半个世纪后,台岛音乐人将该诗配曲并更名《兰花草》,从此广为传唱。置诸中国诗史,胡适堪称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其开山之功有目共睹。
关键词:胡适《希望》 情怀 《兰花草》
在历史发展的任何节段,总有那么一些风云人物,以超凡的见识、卓越的勇气立于时代浪尖,手挥目送,彰显弄潮儿本色。譬如,百年前那个狂飙突进的“五四”,由一代文化先贤所共同促成的废文言、崇白话的格局,其实效和意义,远胜于胡服骑射,厥功至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级人物胡适,1917年2月即在《新青年》刊出《白话诗八首》,被视为中国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他于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在胡适们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更多的文人开始投身白话诗写作,中国新诗终由最初的涓涓细流,渐变为奔腾的江河,乃至生成大海般的气魄。
《希望》一诗写于1921年,名满天下的胡适教授时年30岁,正当顾盼自雄、踌躇满志的锦瑟华年。这年夏天,胡适去西山访友,熊希龄夫妇送他一盆兰花草,胡适很喜欢,就带回家精心照看,然而直至秋季亦未开花。胡适有感于此,写下该诗。
这首《希望》,在当时看,诗艺并不出色,在今天看,诗艺亦显幼稚。毋庸讳言,大名鼎鼎的胡博士诗才有欠。胡适以学者的严谨、教书匠的认真,老实写来,全诗计三段十二句,每四句一段,每句五字,在诗形上十分均衡整饬,像是一首改良了的五言旧体诗。用韵方面则几乎是一平配一仄,平与仄交错,两句押一韵,旧体诗的形迹宛然,步子放得不够开;最后一句“祝汝满盆花”,竟出现了“汝”这样违和的文言词语,佐证了全诗的不讲究与板滞。应该说,《希望》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对传统的不自觉的靠拢,固然接地气,却也阻碍了文本的现代性品质。
当然,今人眼里的《希望》,除了史的价值,仍还不失诗的韵味。至少,它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无病呻吟,写得明白如话,晓畅易懂,看上去,有一点点焦虑,有一点点惶恐,有一点点笨拙,有一点点感动……忠实践行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走的是地道的中国特色路数。诗里用作第一人称的“我”,是一位兢兢业业、苦口婆心的园丁(夫子)形象。读罢全诗,为人师者特有的道义和情怀,一介书生的本分与本职,沛然可感。诗中所焦虑忧患者为何?大而言之,当是民族、国家的进展与走向;小而言之,则是人才、梯队的发现与培养。全诗质朴深情,朗朗上口,所有对美好生命的期待与珍惜,均统摄于纯美、清新、明朗的格调,仿佛溪流淙淙,引人生超尘脱俗之念想,虽略带一丝淡淡惆怅与美丽忧伤,但终究,满满的还是期冀,还是渴望,还是正能量。难道这还不够吗?
胡适是个不错的学问家,一生于文学、哲学、史学、文献考证等皆有建树。胡适写诗,向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小心翼翼,一本正经,不脱学问家本色。然而写诗撰文之佳处,往往在于最不老实、最不正经之际。很多情况下,诗歌就是一种天才与情感的产物,犹如电闪雷击、月移星驰,又如龙骧虎步、鱼跃鸢飞,每每呈现为激情的遇合和智性的挥洒之后的一种自然结晶。
有意思的是,待得时光的车轮辗过半世纪后,两位台湾音乐人陈贤德、张弼将这首《希望》配曲,改名《兰花草》,从此成为台岛校园歌曲中的经典,传唱不衰。当然,根据今人的语言习惯,原诗中一些字词句在歌词中已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如“带得兰花草”中的“带得”已改为“带着”,由“得”而“着”,语气更显轻松;“希望开花好”改成了“希望花开早”,由“开花”到“花开”,由“好”到“早”,如此轻微的调整固不易觉察,句式和语感却已完全不同,表达也从原初的憨朴直白变得灵动蕴藉;“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在歌词中改“望”为“看”,一字之易,顿显轻逸;“急坏看花人”改为“兰花却依然”,意态也悠闲从容了许多。原诗最后四句的情感是急促和急切的:“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歌词则在经过必要的篇幅扩展后,演变成明显的慢板风格:“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呈现为舒缓优雅的古典型叙事和要眇宜修的东方式抒情。这样的修改,意味着里面的人物主体“我”在态度上的一次本质性更易——原先的焦灼急切之情已悄焉消解,变得淡定了,从容了,优雅了,诗性了,温馨了;却也因此失了某种原生态的真与淳,不免遗憾。
究其实,胡适的天賦和才力主要分布于学术,其他,则更多表现为一种可以在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的感知力、行动力,所谓早着先鞭、东风第一枝,一种随时感应风潮,迅速进入角色,担当文化急先锋的姿态和意识。胡适26岁即任北京大学教授,可谓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史载当时胡适月薪280元大洋,足以养活北京五口一家的穷人三年,其地位之尊可见一斑),经行处路路畅通;原可自重身份,全部心思致力于正宗且大牌的学术,而不必去写清浅的白话诗自堕身价,吃力不讨好——当时很多士人眼里的白话文,乃是上不得档次的新生事物,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所独有。胡适的后辈、以狂狷著称的钱锤书,其皇皇大著《谈艺录》《管锥篇》,纯以文言写就,并坚持以繁体字出版,想来恐怕正是存有这般清高自许的命意吧。但先驱者的良苦用心所在,终究迈出了关键性实验性的一步。为推行新诗,胡博士如同“老莱子娱亲”中那位楚国隐士老莱子一般,亲披彩衣上阵,卖力表演。对于诗人的头衔,他自己并不十分当真,在他,写诗只是一种客串,一种抛砖引玉;胡适志不在此,唯求尝试,甘愿把自己当成箭靶,引人来射。由是,在特定的情境、特殊的语境和特别的历史下,产生了大量合乎“可懂性”和“明白清楚主义”的“胡记”白话诗。其后不久,才情恣肆的郭沫若、才华艳发的徐志摩,以及闻一多、李金发、冯至、戴望舒、艾青、卞之琳、何其芳、九叶诗人诸子,纷纷破土而出,争欲昂首天外。一场美妙雄壮的新诗嘉年华,正在蓄势;一个姹紫嫣红的新诗之春天,即将君临。不消说,其后的胡适也渐渐淡出民国诗江湖,欣欣然卸下一己的历史担负。置诸中国诗史,胡适堪称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这正合鲁迅“中间物”的定义: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用今人一句浑不吝的话来说,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今斯人虽杳,但其开山之功、拓荒之劳,毕竟有目共睹。历史有情。《希望》一诗最终以歌曲《兰花草》的形式,流播于坊间,诚为人文幸事也。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好诗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好诗?或许可做如是表述:它是幽幽青莲,烈烈红焰;是风火炉中,灵丹一点;是朗月悬天,光照大干;是流云出岫,自在自然;是雄鸡唱晓,高华庄严;是绿鬓红颜,惊采绝艳……此等境界,非忘我舍身、披肝沥胆者不能得之。骐骥嘶鸣,腾三秋之雪;鹰隼呼喝,踏万里罡风。不错,诗,好诗,好的诗,势必以其排秀独出之情调、氛围、韵味、色泽、意境,以其不可思议之深度、广度、高度、力度、强度,生成繁复多元气象万千的审美图景。
不知不觉,中国新诗已然度过百年诞辰;在此谨以胡适《希望》为题,生发开来,谈些感想。“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黄庭坚),先贤的希望,其实也正是今人的希望。
附:《希望》(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兰花草》曲:陈贤德 张弼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