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温度有深度的写作

2018-09-10许爱珠

名作欣赏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活文化

许爱珠

摘要:朱颂瑜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瑞士华人青年女作家,在散文创作领域成绩斐然。其散文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国外生活及见闻、母国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以及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相谐相合的理想。

关键词:朱颂瑜 生活 文化 人与自然

朱颂瑜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瑞士华人青年女作家,在散文创作领域比较活跃,海内外的各大华语创作比赛中都有她的身影,并且斩获颇丰。她是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理事,还是瑞士官方媒体中文记者、香港《华夏纪实》特约欧洲主编。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出生于草木葳蕤的岭南,在珠江水乡一个布满荔枝花的小村庄度过人生的织梦年华。少年时期就读于广州美术中学,曾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绘画及民间工艺训练。十六岁起在国内发表作品,曾担任学生记者、中学生杂志专栏作家,早期作品散见于国内的报纸杂志。出国前她任职于广州电视台从事媒介推广及文案工作。二十二岁时,远赴欧洲留学,在瑞士完成大学课程,获北伦敦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之后又从事瑞士旅游推广达十五年。这些年她一直坚持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中美洲,近年来多专注于中西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对比研究及传承倡导。同时,对于民俗学、生态环境、农业科学、乡村建设、博物馆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走向,她也有一定的关注,立志围绕此类主题进行文学创作。

朱颂瑜的散文创作显然受益于这种多重的社会活动带来的深度中西文化体认。和一般的欧华作家有所不同,朱颂瑜的创作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一篇散文都是作家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大格局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和人物,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绚烂多姿的文化和艺术之美。可以说,朱颂瑜是欧华作家里不太多见的文化大散文风格的追求者。所谓文化大散文,乃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写作,以季羡林和余秋雨为代表。写作的内容多以历史和人文知识为主,兼以作者的抒怀和评论。这一类散文有着人文关怀与思想见解的标签,以区别于传统的写景抒情散文。朱颂瑜应该是比较认可这一类的散文写作范式,这可从其作品中窥见—斑。

在写作维度上,朱颂瑜的散文常常打破时间的界限,将过去与现在对接,跨越空间的界限,把中国和异国尤其是瑞士的风土人情相连接。其语言优美恬静,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人世间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中西文化和民族生存历史的深度思考。

多姿多彩的国外生活及见闻

《天地晖映契阔情》于2010年4月9日首发于瑞士国际广播电台瑞士资讯中文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华夏》转载。作家用饱蘸深情的回忆性笔调,再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瑞士老人及其中国儿媳的生活。文章以交叉叙述的形式,把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和善的公公与眼前失去气息的公公相对接。在作者灵动的笔下,瑞士公公的音容笑貌与性格品质都跃然纸上。不管是提前给中国贫困山区儿童准备好零钱,还是对中国儿媳的真诚关心,都体现了这名瑞士老人质朴热情的高尚德行。老人是一名很有作为的政府官员,但却一直保持着低调和淡泊名利的作风。作家通过一个东方儿媳的视角,借助瑞士公公的形象,其实是在深入观察欧洲腹地瑞士的美好民风民情。正如文中所感慨的:“这是一个人,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气息和光泽。”作家就此提出,促成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幸福、悠然自得的因素,不仅仅需要国家的富饶、社会的公平,自然风景的恬静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样不容忽视。作者把自然景象与人文关怀相衔接,让读者看到这个矗立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山青水秀的、几近“大同”的国度,其真正迷人之所在。老人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被瑞士子民一直传承下去,永远不会泯灭。而作家给我们的提醒,就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全都蛰伏于大自然的苍穹变化中,我们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让心灵皈依。

因为和瑞士公公情同父女,朱颂瑜五年之后又写了一篇悼文《墓园烛光》,发表于2015年12月《家庭》杂志卷首语。文章描述了在欧洲大地已生者对于逝者祭奠方式的独特风俗。他们往往将墓园“建在村里的中心位置,与比邻的教堂、商店、邮局、博物馆、车站和学校紧紧相连在一起,朝夕可见,生死无界”,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因此可以随时来墓园祭奠逝去的亲人。而用来祭奠的蜡烛不仅能“燃起光明,增添情调”,亦能“慰藉心灵,抚平怀念”,可用于安神入定,静心祷告。在温暖烛光的照耀下,他们能与长眠于地下的祖先进行神圣的心灵对话,用最平和的心态看待生老病死。文章由墓园的烛光人手,联想到瑞士公公生前亲自动手制作蜡烛,引出作者对老人的无比思念。在作者看来,世上每一根手工的蜡烛都属于情感的珍品,裹着温度。全文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般的神圣,具有洗涤心灵的功效。

我们从这两篇祭文中,不仅读出了作家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更读出了作者以小情写大义,具有敏锐的文化观察能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身为瑞士人妇的朱颂瑜,和她的瑞士婆婆也是情同母女,感情颇深。我们从散文《把草木染进岁月》即可见一斑。文章从婆婆为复活节准备彩蛋人手,极尽翔实之力,记录了欧洲人自古以来就善于利用大自然的植物做染料,将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作者被婆婆立在春光里的背影所打动,让思绪定格在一间百年的木屋、一个古旧的粗陶罐、一个耄耋的老者和温情静好的流金岁月。借助朱颂瑜的生花妙笔,我们与她一同徜徉在人类共同的古老文明的源头。想象着从人类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这些以手言心的劳动,在历经时间的反复积累后,方才得以渐渐推进,才有了后来多姿的生活局面。而后,作者笔锋一转,来到中国古老《诗经》世界:“终朝采绿,不盈一铜。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檐。五日為期,六日不詹。”“采绿”和“采篮”,写出了古老中国用传统草木染布的技艺。又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中西古老文明历史的胶着,让作者意识到之所以将自己从母国连根拔起,却能轻松接入异乡的地气,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一方水土对自然的敬意、对传统的坚守所带来的广阔慰藉,让其在接通异国的地气之时,也同时感受到了异国传统文化与自然情怀里那份同样抚慰人心的力量。瑞士婆婆,中国儿媳,在共同传承悠久的文明之中,不仅收藏了先人对生活的秘密、对自然的感悟,也收藏了岁月的醇香和许多不可言说的美好,像时光的心室,是最好的留世之物。这篇文章从婆媳情深入手,重心却落在对人类文明的回望和赞美之上,可谓匠心独运。

《苏菲的二婚》讲述了一名叫苏菲的女人第二次婚姻的故事。由于作者本人是东方人,有着较为传统的婚姻价值观,对二婚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因而,当苏菲邀请作者参加自己的二婚典礼时,作者“捧着一束并不算是将心挑选的鲜花,怀着比鲜花更平庸的心情”参加了婚礼。然而让作者始料不及的是,苏菲之后的婚姻生活十分完美,作者目睹了结婚双方以及整个瑞士社会对于“二婚”的处理方式之后,完全消除了之前的偏见,被深深地触动了。独立和理性的社会大环境让瑞士公民更加客观和理智。在感情终结后,他们愿意互相释放,给对方一个重新寻找幸福的机会。离婚者不计前嫌,二婚的父母对于对方的孩子“视为己出”。另一方面,这种不具有任何偏见的观念又被灌输到下一代那里,让组合家庭的孩子能够与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温馨的童年和成长环境,和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保持健康的关系和亲情。于是,在苏菲二婚的五周年纪念日之际,作者“为她精心挑选了一束艳丽的玫瑰”,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文章通过描写两次送花的经历,前后呼应,代表了作者的婚姻观念由传统偏见转向了开放理性。这个故事很简单,但作者由此观察到瑞士人对于“离婚”和“二婚”这类敏感问题的处理方式,显现出整个瑞士社会以人为本,理智从容的处世之风。由此,作者开始反思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人在婚姻上追求的是从一而终,夫妻双方即使没有了感情,但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也要“凑合过日子”;中国人将离婚视为一件丑事,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离了婚的两个人仿佛就是仇人,两个人甚至两个家庭不想有任何牵连……除了这些问题,所有人尤为担心的是离婚后孩子的抚养和心理健康。正是在这面“有色眼镜”的作用下,作者最初对于“离婚”与“二婚”耿耿于怀,不看好苏菲的第二段婚姻。但苏菲第二次婚姻的成功,他们的淡然与从容,让作者和读者都看到了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瑞士社会中婚姻生活合理积极的一面,看到了整个民族和社会坦荡的胸怀和广义的爱心。这篇文章所折射出的积极婚姻观念,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种强烈的现实观照。

《欧洲人的板蓝根》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它由欧洲特有的接骨木花写起,吟咏了接骨木花“不用让人乍见喜悦的美貌去邀约,而是用安安静静的生命气场去相遇知音”的美好气质。表面上质朴无华的接骨木花却神秘而实用,不仅能够辟邪,而且和中国的板蓝根一样有药的功效,由于两者都具有妇孺皆宜、温和清热的特点,所以作者把接骨木花比喻成欧洲人的板蓝根。文中涉及瑞士家庭妇女的采花活动,尤其详细介绍了瑞士婆婆用接骨木花做糖浆的过程,散发着浓厚的异域风情,侧面反映出阿尔卑斯山下生活的简单和纯粹。这种欧洲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章舒缓的节奏交相辉映,充满岁月静好的超然和恬淡。不管是由接骨木花所联想到的板蓝根,抑或是由欧洲人用接骨木花做的糖浆、小吃所引起的对于中国秋梨膏、炸槐花的遐想,作者的精神穿梭于母国和移民国之间,享受着中西方文化带来的价值认同的喜悦。从消解东西方文化隔阂的角度解读文章,就能看出作者对于整个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认知、崇敬和欣赏。

与《欧洲人的板蓝根》相媲美的文章,还有《榅桲考》,该文首发于《散文》月刊2016年8期,《散文》海外版2016年10月转载。文章也是从中西两个国度和文明中走近榅桲这一比较另类的植物。作者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般介绍榅椁在中国历史上的身影,再回头介绍希腊神话的金苹果,就是榅桲,也是《圣经》中诱惑夏娃的禁果。外表极美的榅桲,肉质却让人无法恭维,厚硬而粗,毫无汁液。而作者的婆婆却用榀椁做成了美味的果酱,中国古人还用它制成了独特的熏香。作者从一个榅桲的温度里寻找到人文之美,也一并拾遗中国古人的雅趣。

有关瑞士风情的介绍,还体现在另一篇作者的近作《瑞士拉沃葡萄梯田和它的夏瑟拉传奇》一文中,该文发表于2016年9月的《世界文化》。风景如画的瑞士是欧洲版图上一粒璀璨的明珠,堪称现实版的欧洲世外桃源。但作者特别钟情于瑞士的拉沃葡萄梯田。拉沃葡萄梯田位于瑞士西部的沿湖地区,是瑞士十一处自然文化保护遗产的其中之一,拥有接近九百公顷的葡萄园。在这片土地上,瑞士人成功培育出了闻名遐迩的葡萄之王白葡萄夏瑟拉。作者在文中不仅详尽介绍了葡萄王国形成的历史,而且饶有趣味地描述了当地人与葡萄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与生活,让读者对于瑞士这样一个人间仙境的認识,从此伴随了玉树琼浆的赞叹。

母国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

《一寸草心念母恩》于2012年荣获第四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三等奖,收录于大赛获奖作品合集中。全文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作者由眼前的情景回忆起母亲对自己所有无私的付出,当她初为人母时,从身体到心理都被母亲悉心照顾着。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根本无须用华丽的词语修饰,从作者对往事的陈述中,读者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那份朴实的母爱。

《邓村的竹子江湖》发表于《文综》2015年秋季刊,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佳作。文中对竹林和邓村风景的描写,给读者以超脱世俗的诗意之感;作者回忆幼时与竹子、邓村之间的小故事,更为文章平添了一份童趣。今天村子里仍延续的手工造纸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却是乡民对老祖宗智慧结晶传承的最好方式。作者表面写翠竹的高洁雅致、各具情韵,实际上赞扬的是中国人高洁刚毅的传统美德。文中详细介绍了作者在砖瓦结构的半敞开式作坊里见到的手工造纸的过程,对造纸老人从容与喜悦神情的描述时时贯穿其间。作者尤其倡导传统文明中所蕴含着的手工的温度和温和的哲学,这不仅是一种宁静柔软、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尊重和敬畏自然的表现。现代社会的机械化和陕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人们一定程度上的“十指退化”,古人那种勤于动手的精神和雅致纯粹的精神内涵在今天尤为可贵。同时,面对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之一的手工造纸技术在今天面临的后继无人困境,作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予以多角度分析。文中的说理与客观叙述相互穿插,文字间充满温度;对于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可读性。

《挥春,游子红色的梦》于2014年收录于“文化中国·四海文馨”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获奖作品合集。在作者幼时生活的乡村里,人们对春联有“挥春”或者“晖春”的雅称,作者沿着模糊的记忆,重温挥春对于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与挥春剪不断的情缘。通过她的视角,文中展现了朴实又博大精深的传统:包括挥春街上专业写字的先生写挥春的几个步骤、由铺天盖地的挥春形成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张贴挥春的讲究、与挥春有关的历史典故等,小小的揮春凝结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融进了民俗、民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情谊,它给予幼时的作者以最初的诗意启蒙。虽然作者于许多年后已定居海外,但她的内心深处,挥春早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其中封存着她对故乡古朴风土人情的眷念。

《荔枝花开》于2014年荣获第六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母爱主题散文大赛欧洲赛区一等奖,9月收录于大赛获奖作品合集中。通过对旧时光里祖父和祖母那段坚贞爱情的回忆性叙写,作者表达了对祖先深深的敬意和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固有的执着、朴素、善良品德的歌颂。作者的祖家笔村由于盛产岭南佳果——荔枝珍品“糯米糍”而闻名远近,那里山林幽静,在作者的描绘下颇有远离尘嚣的古风韵味。作者饱含深情地沉浸在对旧人旧事的回忆中,在穿插着民风民俗的故事中塑造了祖母坚韧、坚贞、坚强的形象。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祖母小小身躯里蕴藏的母爱就像故乡的荔枝花开,质朴又有力量。文中对于亲情的讴歌极其感人,作者把祖母与荔枝花相互联系,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绕不开的相遇》于2015年2月17日首发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它是一篇游记体散文。作者围绕着当地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次澳门旅行经历。特殊的一段近代史让古今中外的文化在这座城市里相互融合,作者在这里看见了欧式建筑,更邂逅了古色古香的旧年风情。从一碗温热的凉茶代表的饮食文化说起,上溯到它的历史源头和人文底蕴,其间的老故事都于旧时光中一一浮现。对凉茶铺里盛凉茶的铜制大葫芦的触感,让作者的思绪飘回小时候的故乡,想起那个以卖凉茶为生的老先生,重温小小的一间凉茶铺里的经年往事。从器具、草药、茶铺门前挂的手工小竹凳,到凉茶铺里陈列的家具,小小的一杯凉茶中渗透着一方水土所蕴含的全部民俗与人情,蕴含着太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从凉茶淡淡的苦味中,作者更悟出一道人生哲理,即“过日子也如品凉茶,理解了苦味,参破了苦谛,才说得上是真正品透了人生”。除了凉茶,文中又对散发着古朴、原始与智慧的传统饼铺做出一番详细描绘。杏仁饼、核桃酥、老婆饼、紫菜蛋卷……它们不仅是澳门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小吃,而且早已上升为澳门的乡愁符号。从镂刻饼模的木料到制作手艺的精巧,无不刻下了传统智慧的烙印。作者不仅注意到澳门古典的一面,更看到现代澳门激烈的商业竞争。对于老字号,人们除了传承,更重要的是用大胆的创新与突破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作者虽然旅居瑞士多年,但字里行间仍渗透着对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佩、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喜悦。用“绕不开的相遇”作为文章的题目,既能点明主旨,又抒发了作者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即便身处异国,却时时触景生情,很自然地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祖国和故乡彼时彼景中的人事,对母国传统文明的咏叹,对质朴的乡土中国的诗意呈现,承载了作者盈盈的华夏之情。

人与自然相谐的文明之花

《最后的古巴唐魂》获2015年国土资源作协保护耕地散文大赛三等奖,它是一篇报告文学式的散文。作者以宏大的视角建构全文,描绘出华人在古巴历史中经历的纵横画卷。文章从美国和古巴两国于2015年恢复外交关系的现状人手,追溯1961年美苏关系的历史背景,阐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一系列严峻政治因素,历数当年处于不利国际外交形势中的古巴华人的艰难人生,并为他们所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苦痛遭遇鸣不平。鲜为人知的是,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古巴哈瓦那的中国城曾经繁盛一时,但几代辛勤劳动积累的资本被当局的经济政策排挤得无处寻求生计。文章用大量的篇幅营造出古巴华人命如浮萍的苍凉之感,尤其是对于华人无法与国内亲人取得联系的情景,更进一步渲染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助。除了无奈逃往他国的华人,那些留守古巴的老人就成了最后的唐魂,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通过对当年情景的客观呈现,作者为古巴华人先驱们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咏叹调。文章借助大量的可信数据和客观史料,一方面揭示了古巴曾有的不合理政策、大国之间政治游戏的荒谬,它们给人类社会和个体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向往人类和平以及良好的社会政策的愿望。后者显然更重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大地的英雄》荣获2015年国土资源作协保护耕地散文大赛三等奖,由瑞士大地上一方别有情致的景点——出租花园和永续农业写起,较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起源、优点、影响和发展状况等,针对近代农业体系的不足之处,文中倡导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渗透着“够用就好”的生活哲学。作者用六千余字的篇幅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尊重与保护自然的信念,用瑞士和古巴大量的具体实例说明坚持可持续农业所带来的益处。作者赞美汉斯·鲁道夫、哈伦、福冈正信、查理·达尔文等,“抱有大地情怀的人都是大地的英雄”,文中所写均为真人真事,加之相关真实数据的使用,使得这篇文章具有了报告文学的品质。作者不仅让“最有悟性和慧根的人”现身说法,更以自己旅行的亲身经历展示古巴人“最原始也最毫不矫情的大地情怀”,他们正因为采用尊重自然的永续农业,国家和人民生活才发生了良好的转变。同时,作者还慧心独具,将目光投向了大地的小生灵蚯蚓,写了蚯蚓与大地“与世无争”“惺惺相惜”的关系和“喜欢宁静”的特点,并将之类比自己对于现代文明的些许“守旧”态度,旨在启发读者转变观念,接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思想。作者触景生情,还进一步蔓延想起幼年时在中国故乡农村的和谐画卷,其中穿插有大量关于故乡优美风景的描写,让之前理性说理所带来的紧张气氛有所舒缓,令文章的节奏有张有弛。作者的环保意识贯穿全文,用文字和文学的力量表达了支持和保护土地事业的坚定信念,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辉和唱,从金山岭到阿尔卑斯》获2014年首届全球华人中国长城散文大赛金砖奖,文章歌颂了瑞士著名摄影师丹尼尔施瓦茨那份以超越国别界限的心理去探寻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崇高精神。他所跨越一切艰难险阻拍下的长城影像,折射出一个伟大摄影师护惜人类文化遗产的动人之情以及挽留历史的虔诚之心。作者沿着施瓦茨的脚步,与瑞士丈夫一起拜訪金山岭长城,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长城的宏伟气势。这伟大建筑的一砖一瓦中不仅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包含着旧时平常百姓的痛苦与辛酸。作者的记忆悄然回到封尘已久却悠久辉煌的历史旧事,更联想到曾经的专制制度给孟姜女那样的寻常百姓带去的创伤。数不清的灵魂铸造了刚毅坚固的长城,它见证了中国民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最后,作者亮明了观点:保护长城的历史就是等于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羸弱,但长城的存在始终都向世人表明,在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国际局势中,中华民族一直都只有防守姿态而不存在过对外扩张的欲望。

《瑞士的黄金土豆饼》一文则是作者从瑞士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发现人类返璞归真的意义。该文发表于2016年10月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文集《餐桌上的欧游食光》。文章从作者陪同华人朋友参加乡村的露天音乐会写起,再现了当代瑞士人仍在顽强坚守的乡村诗意。而后笔调一转,重点描写了瑞士的乡间传统美食黄金土豆饼。它是瑞士的一道特色菜,以土豆做原料,简单,纯粹,既可当配菜,也可当主食。土豆能给人以饱腹感,是欧洲历史上贫朴岁月的一个重要标志。作者从土豆的视角,概述了饱经战乱之苦却坚持政治中立的瑞士的苦难历史。今天,瑞士已经从一个曾经的穷乡僻壤成了富强之国,但在现世安稳的和平岁月,危机感却始终深植在人民的记忆里。作者深刻指出,资贫地少的劣势让瑞士人从潜意识里就深刻地认识到资源与节制之间的关系,而建立起“食用我有”“食用近处”和“食用当季”的饮食信念,过有所节制的日常生活,为欲望留白。当下,地球的环境资源问题已经让人类发出自我拷问的声音。

在这第三类题材的文章中,作者超越国别的界限,始终努力为东西方先进的文明理念搭起一座连接和沟通的桥梁。她曾说过:“愿以美学的温度去修身,以有限的文字能力为当代濒临消逝的美好事物留下记录,以唤醒工业时代和电子时代人类心灵深处的眷恋和恍若前世的记忆。”在朱颂瑜这些文学创作中,不难窥见她一贯坚持的主旨和出发点。

从创作倾向看,朱颂瑜整体上具有由抒情性、主题性逐渐过渡为知识性、趣味性的趋势。这和她不断调整,创作渐入佳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变的是作者细腻的文笔、形象生动的文字、高瞻远瞩的主题构建,兼具对自然风物的描写和对人文历史的关怀。她不仅描绘出欧洲自然风景的恬淡、清静(《天地晖映契阔情》《欧洲人的板蓝根》),更刻画出一副颇具古风、静谧怡然的中国乡村的美丽图卷(《挥春,游子红色的梦》《邓村的竹子江湖》);不仅有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瑞士公民的生活状态的展现(《天地晖映契阔情》),更呈现出遥远的祖国的乡土文明和风土人情(《荔枝花开》);不仅能由长城上的一捧土想起中国历史中的宏伟典故并对戕害人性的专制制度做出深刻的反省(《同辉-和唱,从金山岭到阿尔卑斯》),更能在现代澳门的车水马龙中欣赏颇有古韵的独特风致(《绕不开的相遇》);不仅歌颂感人至深的亲情和现代婚姻家庭的新观念,咏叹人性的伟大(《苏菲的二婚》),更让眼光触及国际间的政治形势和格局给国外华人物质和精神上造成的创伤(《最后的古巴唐魂》)。而近作《榅桲考》《韭香依旧》《此物只应乡野有》等文章,又分明可见其对于草木荣枯与年华岁月的深情,并充分展示了其渊博的百科知识,有知堂老人的知性,而无知堂老人的涩味。

朱颂瑜的文字是有深度的,极大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用回忆和想象联结现在与过去的人和事、东方与西方的灿烂文明,对于所有蕴含着人类智慧结晶的事物都致以崇高敬意;同时,她的文字又保有温度,虽然语言上质朴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对于美好人性的讴歌让文章充满真善美的光辉;她在文中贯穿的观念具有先进性和现代性,不仅倡导尊重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与友好和平的国际关系,更能够身体力行地为祖国的旅游事业献出一份力量,努力促进中瑞之间的友好国际关系。站在东西方文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交汇点上,作者在比较中难能可贵地看到瑞士与乡土农村的相通之处,其中既蕴含着智慧的结晶,又包括质朴的人和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淡生活方式。文中所写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所以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更便于抒情说理。读者的思绪随着作者前行,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对彼时彼景展开想象。优美而又淡然的文笔体现了艺术性和人文性,又彰显了作者恬静的写作之道。

总之,瑞士华文女作家朱颂瑜,作为中西文化使者,其散文创作题材广泛,创作手法多样,熔文学性、思想性、国际性、先进性和人文性于一炉,用朴实的文字写出有温度的故事与人物。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