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研究

2018-09-10叶晓露

中国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电子商务

叶晓露

摘 要:近年来,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业态的迅猛发展给主打低价、走量,并基于信息物流闭塞年代而发展起来的温州传统服装专业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本文就传统温州服装专业市场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服装专业市场 新型经济业态 电子商务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007-02

自20世纪90年代,温州逐渐形成了以妙果寺服装市场、动力头和西站服装大市场、施水寮男装批发中心、铁井栏童装市场为代表的几大传统服装专业市场。这些服装专业市场与服装行业相辅相成,推动了温州服装行业的兴旺发展,为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新型经济业态给传统服装专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为传统服装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1]。采用新型经济模式实现新型服装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将是推动温州传统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1 传统服装专业市场面临的问题

1.1 租金昂贵

以五马街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的五马街商圈是温州老城区最知名的商圈,其地理位置优越,是市民日常购物淘货的首选之地,“买女装去动力头,买男装去施水寮,买童装去铁井栏”,商圈内的服装专业市场长久以来也形成了市民心中买服装的定向去处。因此,商铺业主也因其拥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店铺租金上要远远高出其他区域的店铺。然而,近几年由于受到网店销售的冲击,这些原本生意红火的市中心服装专业市场零售生意越来越差,日零售额能达到数千元的情况已非常少见,从而使商家难以支付每年店铺高额的租金[2]。由此,商家不得不考虑将店铺转移到租金更为优惠,更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市场。

1.2 交通不便

以铁井栏童装批发市场为例,铁井栏位于温州老城区中心地带,是五马街商圈最繁华的服装市场之一,但如今该市场内道路拥挤、破旧,日常运货车辆通行困难,客户停车问题更是难以解决。为该市场商家的运营带来了极大障碍,也局限了商家在业务方面的拓展,使得專业市场的拓展空间有限。随着温州旧城改建的范围逐渐扩大,以及《温州市专业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正式出台,中心城区内的专业市场将逐步向外围转移[3]。在交通建设方面,温州南动车站的建成,城际轻轨线即将开通,以及私家车的大增,都将促进过去狭小的温州老城向更大更远方向扩张,也使客户和商家由原先在市中心淘服装方便的思想,转变为宁愿远但也要停车方便,运货方便。

1.3 网店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在近10年以来的迅速发展,电子虚拟市场、网络销售等基于网络经济的新型营销方式日臻成熟,服装零售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数量猛增,传统服装专业市场所提供的单一、低效服务逐渐无法满足商家及客户对高效、快捷、低成本、多样化服务的需求[4],传统服装专业市场的零售受到了淘宝网店的巨大冲击,使得传统主打价格和品种的服装专业市场销售业绩不断降低,过去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有形”服装专业市场转向“有形”和“无形”并列发展的市场将是服装专业市场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2 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随着《温州市专业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温州市开始对专业市场进行全新的规划,全力培育一批新型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瓯海新区甚至描绘出了打造浙南新商都的蓝图。以温州大象城为例,该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坐落于温州南火车站以东,项目占地面积433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20亿元。大象城以跳脱传统专业市场的概念束缚为理念,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产业布局和客商群体,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成为集商铺、商务楼、SOHO办公为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商贸综合体[5]。以下将对以大象城为代表的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2.1 整合分散商户,形成集聚效应

大象城从负一楼至七楼分别建设成小商品城、女装城、男装城、鞋城、潮品城、美食城及文化娱乐城,每一层都是独立规划,并面向特定客户群。整个专业市场集合了各大旧市场分散的商户以及品牌,带动整个市场的集聚效应和商业氛围。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零售客户、批发客商前来购买各类鞋服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更多来自旧市场的商户入驻,形成相互带动、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

2.2 基础设施完备,拥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区别于传统专业市场,大象城采用购物中心的标准来打造,将传统服装专业市场做成了专业市场购物中心,形成“专业市场+ MALL”的新模式。市场每一层均有停车场地,商家可层层卸货,客户可轻松停车;还建设有宽敞的市场过道,豪华的休闲中庭,其硬件规划远超传统专业市场。市场除了具有常规的商品交易功能,还具有休闲娱乐功能,让顾客在采购的同时能享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

2.3 地处高铁新城,交通便利

大象城毗邻动车南站,处于温州站南商贸区的核心黄金地段。相关数据表明,温州老火车站现日均客流量约3万人次,而动车南站日均客流量已经突破11万人次,人流正不断往新的交通枢纽转移[6]。此外,大象城邻接温州国际物流中心、连接温州城际轻轨线、接轨贯通浙江南北的甬台温高速、衔接贯穿温州东西的瓯海大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前来大象城采购、进货非常方便,能够大幅度缩短交易周转期,因此大象城能够不断吸引传统服装专业市场的商家向高铁新城集聚。

2.4 携手阿里巴巴,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

依托电商化经营模式,大象城携手阿里巴巴,自建社交化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了温州首个O2O体验式专业市场购物中心,并吸引了全国首批阿里巴巴1688实力产业群示范园区入驻。独特的O2O模式能够为商家实现一铺两店,即市场内的实体商铺在阿里巴巴产业带平台上都能得到展示机会,开设免费线上商场,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大象城内更设有摄影基地,打造各类电商网店爆款场景,满足市场内商家线上销售拍摄需要。更设有大型会展中心,用以开展订货会、展览会,成为线上和线下融合的会展中心。由此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的便捷、高效优势和线下专业市场无法替代的贸易功能[7]。

2.5 借助电商服务平台,构筑智慧型“互联网+”鞋服产业链服务系统

大象城电商APP、微商城、PC端服务,“三象合一”,打造大象城电商服务平台。电商APP,是专属移动电商的交易平台,服务于大象城电商网批市场;微商城,是基于商圈社交的专业市场交易平台;而电商PC端,则连接APP端和微信商城,能够实现多渠道互通。除此以外,电商服务平台配有ERP/CRM智能管理系统、物流配套系统以及网批平台分销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营销策划服务、代运营服务等,为缺乏思路和咨询的商户打开“新航线”,提升递增式的销售业绩。

3 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建议

3.1 加快市场氛围的形成

商业聚集需要一定服务人口规模的支撑,形成一个成熟的专业市场通常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8]。因此许多商家担心新市场一时难以形成气候,对新市场的入驻存在一定程度的犹豫。因此,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在运营初期,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商户的疑虑。一方面,采用入驻初期免租、调低管理费等方式加大入驻优惠力度,吸引更多的商户入驻,加快市场氛围的形成;另一方面,建设好市场周边配套设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气的集聚。

3.2 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

温州华侨人数多达69万,排名浙江省第一,充分利用这些海外华侨的人缘优势和温州商人的“抱团”习性,吸引更多的境外客商来温州服装专业市场进行采购,或在温州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另外,可学习义务小商品市场所建立的分市场网络体系,在国外重要城市设立配销中心及分市场[9],国外采购商可在就近配销中心了解温州服装专业市场内的各类商品及最新信息并进行采购。从而依托专业市场构建起国际性商品交易中心,则能推进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建设进程,使地方专业市场走向国际。

3.3 提升专业市场发展层次

一方面,为避免外观华丽、噱头十足,而实质仍是重复过去低水平专业市场建设的现象出现,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应注重吸引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进驻市场,在政策上能够扶持市场内的龙头企业,帮助提升专业市场整体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根据考察发现,市场内多数中小规模商户由于从老市场转移而来,存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陈旧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商户,应鼓励其向公司制改造,并强化对经营主体的现代化贸易技能培训,加快实现规模经营以及交易技术、交易方式现代化的转变。

3.4 提高服装产品档次及创新能力

如今消費者的消费偏好已逐渐由对商品价格转向对商品品牌及质量,以低价取胜的路已无法再走通。因此,温州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必须不断提升市场内服装产品的档次。第一,可优先引进特色名牌厂家,为这些厂家的品牌产品设立专卖店,满足中高消费层次客户需求,带动市场整体档次的提升;第二,注重服装产品的自主设计和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服装设计类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销售贴牌加工产品逐渐过渡到销售自己研发设计的新产品,优化新市场的贸易结构。

4 结语

发展新型服装专业市场不仅能够提高温州服装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能够促进温州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实现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成熟的新型服装专业市场将是联合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与大量中小型服装经营商户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服装销售网络市场;将是结合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与传统实体批发及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型市场。将是合并世界服装交易中心与信息中心的大型服装商贸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郑红岗,郑勇军.网络经济背景下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3).

[2] 郑俊杰.温州网:铁井栏不少童装店大门紧闭 高租金萌生撤离念头[EB/OL].http:/ /news.66wz.com/system/2017/08/07/105015653. shtml,2017-08-06.

[3] 夏晶莹.鞋服 家居 高新 温州打造三大专业市场培育区[N].温州日报,2016-04-20.

[4] 冯笑笑.基于电子商务融合的浙江专业市场平台化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5] 梁瑞丽.重启温州鞋服批全国时代[J].中国纺织,2017(9).

[6] 施世潮.解密大象城运营密码[N].温州商报,2016-12-30.

[7] 王金锋.大象城[J].中国服饰,2016(6).

[8] 孔令文.温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

[9] 赵瑾.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电子商务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