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的经济数学关系
2018-09-10王大中刘善昌
王大中 刘善昌
摘 要: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问题,得到了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历史上对其关系的讨论,从凯恩斯理论出发,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 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b)-173-02
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作为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点分支问题,由于与实际社会的交集较大,常年以来分别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遭遇了严重或轻微的通货膨胀情况[1],与此同时,各国的失业率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相似度都有较强的上升趋势,引发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思考,两者的内生性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基于如上背景,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之间的经济数学关系进行分析。
1 凯恩斯学派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凯恩斯学派及其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传统意义上的保守学派认为,市场机制在市场的整体运行中能够占据绝对性地位。而市场机制的自我调整往往能够很轻松的帮助整体市场实现充分就业的状态,而失业的情况仅仅是由于产业内的局部矛盾或者工资分配失灵导致的暂时性情况。对此,最著名的理论延伸,是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萨伊定律[2],这一定律的核心为“资本主义的特殊市场结构使得市场中的供给能够创造需求,所以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但实际世界的数据表征,证明了这一猜想具有重要错误。在此基础上,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完全保证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达到较好的水平,即充分就业的情况比较难以实现,其原因除去一般理论中所提及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还有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非自愿失业。从供求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决定其总就业量的先导因素,是其社会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有效需求。这一需求决定了社会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和失业量的大小。只有消除了这种不足导致的非自愿失业情况,才能解决就业不充分的问题[3]。
接下来,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当这一情况出现时,会直接导致社会的供求失衡,各类商品供过于求,厂商为了应对存货过多的摩擦成本,不得不解雇更多的工人,造成失业率进一步上升,是一个死循环。相反的来说,如果有效需求过量,由于在均衡状态下的供给总量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的要求,当需求值超过这一点,会发现社会供给对需求的供给弹性为零,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分属天平两极,前者由不足需求导致,后者由过度需求带来。
2 菲利普斯曲线
基于经典的凯恩斯学派理论,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了一个猜想,即两者的关系之间必须引入一个特殊参数,即货币工资变动率,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量化,基本满足简单的负相关[4]。根据一定的历史数据,他绘制出了最经典的两者关系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所示。
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图像趋势,其说明了当工资变动率较高(工资增长较高)的时候,社会的失业率往往处于较低水平。当社会处于较高的失业水平时,货币工资变动率的水平较低,甚至于變为负值。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也是可以理解的。对理论加以引述,可以观察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是满足正相关关系的,将菲利普斯曲线的相关概念直接迁移到通货膨胀率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关于通货膨胀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引述。这需要引入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的增长可以体现为社会物价水平的增长,于此,当货币工资增长率超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时,现有的通货膨胀水平就会因此上涨。
3 政策失灵
根据菲利普斯理论的分析,当失业率降低时,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就会增高,当之升高时,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就会相应出现降低的趋向。这直接说明了,降低失业率会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社会经济具有严格正向的趋势,从长远来看,一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始终处于一个增加的趋势上。上述参数的相对严格替代关系,直接造成了政府当局的金融决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通货膨胀水平始终处于增加趋势,所以相应的维持失业率的稳定降低,可以成为一个较好的考虑方式。
政策失灵的原因是复杂的。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所推导出的特殊关系。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面临着诸多选择。失业率,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水平的相对稳定是其关键。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物价相对稳定,但失业率的水平较高;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通货膨胀率的水平较高;两者的合理组合使得全部的经济体运行相对稳定。毫无疑问,政府将希望寄托于第三种情况[5]。但从宏观经济的运行角度来看,经济体具有事后估计的运行方式,从宏观角度出发的经济运行方式为了保证其运行的合理性,必须进行机动完整的选取,去选择就当前而言最好的几种政策工具。但政策失灵的可能性问题将会始终伴随在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中。
4 局限性
菲利普斯曲线仍然具有较高的政策局限性。虽然这一理论经过了诸多经济学家的不断补充,其仍旧无法解决实际运行中的很多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货币工资变动率的讨论。一般的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考虑物价水平对其的影响。同时,这一曲线的推导过程忽视了政府在经济体运行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政府功能在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必须被纳入考虑范围。而且,从长期来看,社会经济具有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无法使得失业率降低,反而会使其进一步增加。
在诸多局限因素中,最值得考虑的一点,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多因素冲击,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已经发生不小的改变,工资刚性,政府的最低工资要求,价格补贴等因素,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正相关的垂直情况出现,如图2所示。
这是一种极端的菲利普斯曲线情况,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是完全无关的,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社会经济发生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名义工资的提高并没有使得其实际购买力相应提高。代表了菲利普斯曲线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理论缺口。
5 政策建议
5.1 增强对市场的干预手段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合理有限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部分,还能通过对人力资源配置和劳动构成框架的改变来推动劳动市场的稳速发展。对此,可以通过规范相关法律条规、保护公民合理权益,从而促进就业平等;积极提供劳动供求信息,加快引导大众进行就业。
5.2 政府财政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财政对于劳动力工作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国家在解决就业等相关问题上都采用多种政策并行的方法,一般通过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和优惠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企业为了提高就业率,会给员工进行政策优惠;政府对企业会增加财政推入水平。与此同时,做好人员失业保障制度,积极提供救助基金,保險补贴等。另外,加大对公共投资的投入,这一方法也能合理的提升就业水平,并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5.3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我国有很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可有效利用的人力资源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更进一步,说明我们要开发出合理有效的政策来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源。要加强对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技术工人的短缺现象让我们对职业教育要进行重点支持。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中才.失业与通货膨胀[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01).
[2] 彭勇,杨灿.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J].商业研究,2004(19).
[3] 赵博,雍家胜.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09).
[4] 刘凤良,张海阳.菲利普斯曲线研究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07).
[5] 罗贵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