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背景下大学英语实践研究
2018-09-08韩璐
【摘要】本文先对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然后在激发学生兴趣和符合大学英语课程需求方面,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总结,进而在目标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基础上,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韩璐(1983.2- ),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教学。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逐渐成为各个学生最为重视的一项学科。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场所,大学高校的英语教学也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其在跨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英语作为大学学习中的必修课,其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产出导向法的运用,能够对高校英语教学中高导入与低产出的问题现象进行解决,让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因此,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
产出导向法是最近几年新推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方式,我国一直在外语教学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式。在2015年的时候,文教授在一套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是一套十分有效的教学理论体系,在其中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链接的教学流程。在这其中的教学理念是学习中心、学用一体以及全人教育;而教学驱动则是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与选择性学习;教学流程包含了驱动、促成以及评价阶段。相关的专业学者指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也不是以往那种主导性的领导,而是在学生学习中发挥适当中介作用的角色。在产出导向法中的一些理念和模式非常适用于外语学習者,其中的产出与输出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产出主要强调的是产出过程与产出结果,其中包含了学习语言过程中的说、写以及口译笔译,而输出则仅仅是说与写。在产出导向法中还有学习中心这一说,具体是指外语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服务的,这是当前教学的主要趋势,同时也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主人的一种有效模式。
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产出导向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是将精读课作为主要的内容,在课堂中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背景进行讲解,将其中包含的语法、词汇以及文章大意传输给学生,并经过填空训练和一些选择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从整体情况上看,实践内容和环节就相对缺乏。学生除了考试之外,根本无法体验到英语的魅力所在,这会让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而通过对产出导向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英语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产出导向法的运用可以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模式进行突破与创新,通过输出驱动促使语言输入能够实现教学的实践预期,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所需要的。
2.适合大学英语课程调整。产出导向法最大的优势和作用是其中的理念和模式,其教学理念适合于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调整需要。产出导向法教学主要是用输出来带动输入,在此教学结构理念的基础上,大学英语课程能够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来减轻学生学习时存在的压力。大学英语课时比较长,在大学学时缩短的情况下,大学中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就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前文已经提到过,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以精读课为主要,其中配套的是迅速的阅读和听说课,这三种课程占据各自应用的比例。在课时缩短的情况下,可以将听说课与快速阅读和产出导向法课程体系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方便教学的安排,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整合英语的学习任务。不管是精读、快速阅读或者是听力,这些都是语言输入与语言能力训练的方式。因此,可以将产出导向法的方式使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其中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够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教学主题和目标的确定。产出导向法的实施需要教师设计和确定教英语教学的主体和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主体的时候可以选用学生比较喜欢或者是当前较为火热的话题作为主题,在这其中要设立一定的对立性主题。比如中国和英语国家饮食文化或者是教育文化等相关主题,将美食作为交际背景,将文化冲突当作教学线索,在这两点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依据学生的专业进行,比如法学专业可以设计以法庭作为交际背景的主题,这样符合大学生英语课程中语言综合运用或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语言与文化两种目标,文化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包含跨文化意识与分辨文化差异的能力,可以分析和解释文化冲突背后的原因,以及能够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辩护。而语言目标则包含了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与短语,或者是在饮食领域和法学领域中的一些专业用语等。
2.任务设计。在明确了产出导向法实践的教学主题和目标之后,就需要对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进行设计。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呈现,一般是使用场景模拟的方式,比如为外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美食、传统文化,两人之间可以就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辩论。为了能够让产出任务更加集中,让产出的结果质量更高,教师可以就中美之间较为显著的文化中冲突作为模拟场景,比如在家庭、教育、结婚生子甚至于喝水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冲突与差异,两者之间恰好是一种相反的状态。而教师就需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任务中,让学生可以用中美两种不同的立场进行模拟。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实现相关的目标,其一是鉴别能力,要能够认知到中美之间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要认知到文化差异之间的一些思维习惯、价值观以及信仰等;其二是解释,在两个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的时候,要能够运用合理的交际方式来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解释。
3.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包含了驱动、促成与评价这三个基本流程。在驱动环节中,通过对有讨论与交际价值任务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产出导向法的基础与开端。在设置相关的模拟场景时,教师要文化概念作为起点,让学生设想一下在自己的社会和学习中实施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在一起进行设想。然后教师可以以一些实际的例子作为基础,让学生认知到文化差异中形成的社会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视频资料,在当前的互联网上有很多外国人录制了中美文化差异的视频,这些都能当作教学资料;在促成环节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中介中作用,让学生在输出任务的基础上,选用相对合适的输入材料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
教师在预知到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之后,可以将对话模拟的表演任务分解成一些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包含了让学生分辨文化差异,要理解到文化冲突中的深层次原因。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比较常见的文化差异例子,并在课堂让学生口头讲述文化冲突点,让学生对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国家有很强的集体意识,而在美国地区的个人意识比较主流,所以就导致了家庭结构上的不同。在中国家庭中,老人一般都有着很巨大的尊重与受尊重地位,而年轻的一代则是被细心的呵护与培养。在美国的家庭结构中更多的是鼓励独立,尤其是对小孩而言,所以美国有很多老人都不会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这一现象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还有则是让学生介绍与解释本土文化,在这方面就需要对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追溯。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结构、政治、历史和人文等相关方面入手,对文化进行分析与解释。最后就是评价阶段,在此阶段中主要是学生进行结果的展示,促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想法和思路进行学习。
四、结束语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將这种模式使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能够对传统教学课堂进行突破与创新。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产出导向法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目标与方式更加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经过教学主题目标和任务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讨论,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2]白景永.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0):64-64.
[3]欧阳娟.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70-171.
[4]黎畅.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7(5):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