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表情”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重要性

2018-09-07曾繁杰

求知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曾繁杰

一、 引言

“表情”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抒发感情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表情需要表演的体现,表演也需要表情的衬托,两者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民族民间舞需要表演的支撑,其作品才会活灵活现,没有表演,整个舞蹈都会淡然无光,没有了“表情”,表演也就缺乏感染力,达不到表演的极致,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也有不同的表情和表演方式,如果舞者不能把表情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么整个表演就体现不出每个民族应有的特点。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最受人们喜爱、最贴近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要跳好民族民间舞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除了肢体的律动,队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饱含热情的表演,动人的表情表现出民族民间舞的精髓,表情是与观众沟通的关键所在,“表情”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表情的含义

(一)表情的定义

《辞海》将表情释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心机制的双重作用,而引起面部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以及纹路的变化,从而实现传情达意,是感染他人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它以最灵敏的特点,把具有各种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如高兴、悲哀、痛苦、畏惧、愤怒、失望、焦虑、烦恼、疑惑、不满等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

(二)舞蹈中的表情

民间舞中的表情,分为肢体表情和面部表情。我们一般所说的表情动作,是指那些与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是经过艺术的提炼、组织、美化、加工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艺术鉴赏力也在提高,观众不仅要看到高超的技巧,更希望领略到舞者内心的情感,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表情仅仅是笑容满面罢了,其实不然,仅笑容就有很多种。比如,开心的笑、兴奋的笑、幸福的笑、沉醉的笑、伤感的笑、哭笑不得的笑等。笑只不过是众多表情中的一种罢了,除了笑,我们还有很多的表情,痛苦、坚毅、慌张、愤然……然而在民族民间舞中仅运用面部表情来表现是绝对不够的,表情还包括了由人体各部分的协调一致和有节奏的动作、姿态和造型所传达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将我们要表达的事物、感情利用表情的不断变化从而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表情与表演的关系

(一)表演在民族民间舞中的重要作用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而舞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表达人内心情感的方式之一,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兼容的,没有表演的民间舞蹈会似木头人一样,不能打动人心,然而没有表情的表演就更是生涩、无味的,民间舞作为一种可表演的艺术形式,由于它剧情式的舞蹈结构和表情式的舞蹈语汇,使它成为具有较高层次的形象思维的艺术样式。民间舞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蹈表演艺术的提高和深化。民间舞质量的高低与舞蹈表演密不可分,只有重视舞蹈表演的培养,提高舞者的表演水平和艺术鉴赏力,其作品的生命力才会更强。

(二)表情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体现

舞蹈艺术特殊的本体特点决定了表情与表演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表演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表情就是它汲取营养的源泉,如果没有表情,它就好比是一棵空有其表的躯壳,空洞乏味。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情,由剧情似的舞蹈动作和表情似的舞蹈语汇组成,特别是在表演中,不可忽视“以情带动”的问题。例如:

1.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别鲜明,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它起源于东北二人转,经常会有两个人对舞的形式,那么它的表情通常是稍带羞涩,但又热情洋溢的,看完了东北秧歌的表演会产生激情澎湃的感受。

2.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给人一种高傲挺拔,情绪外放的感觉,形成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特点。它的表情是夸张又略带挑逗的,情绪是高昂的,所以它的表演给人一种特别热情、奔放的感觉。

3.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松弛,含胸,垂肩,蓄腰,收臀,气息下沉是它的表演特点,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美。这一体态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朝鲜族人民温纯、内向,但又柔中有刚、富有斗争精神的性格,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它的表情既微笑又不失典雅,含蓄但不做作,所以它的表演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又不失稳重的感觉。

四、在民族民间舞中激发表情的几大因素

(一)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传情达意是构成民间舞表演素质的两大要素。丰富的想象力和传情达意的把握要求舞蹈演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因为想象是舞蹈艺术魅力的源泉,舞蹈艺术的形成、升华和完善都打着想象的烙印。例如,在蒙古族马背组合的训练中,你想象自己在一个辽阔的草原上,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跑的场景,那么整个人的体态自然是浑厚、大气的,真似骑于马背之上,这与脑中空空、徒做动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舞蹈演員表情的变化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启迪观众再想象的重任。这也是检验民间舞蹈演员表演素质优劣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于晓雪的《一个扭秧歌的人》,这个舞蹈表现了一个临死的秧歌老艺人对他秧歌生涯的回忆,于晓雪正是通过他丰富的表情,细致地揣摩老艺人的一举一动,将“身演”变成“心演”,又将“心演”充分地表达在脸上才获得了成功,使《一个扭秧歌的人》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民间舞蹈。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表现力才能把老艺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然而如何惟妙惟肖地把老艺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为何把表情看得如此重要,并把它列为舞蹈表演素质的重要元素之一的主要原因。

(二)音乐与表情的关系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民族民间舞中,音乐能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是符点性比较强的,基本每个节拍都有跳跃的特点,所以维吾尔族舞蹈演绎起来是干净、利落的,不似朝鲜族舞蹈冗长,沉稳的表现风格。

音乐是支撑表情的重要因素,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情绪隨之转变,表情也随之变化,通过音乐的渲染和舞蹈演员表情的带动下,整个故事情节游走于观众之间。民间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芝术,舞者应具备较强的音乐鉴赏力,以及分析和感应能力。这样演员可以从音乐的情感、想象和审美意识中创作和完善艺术形象,通过表演和表情展现出最完美的舞蹈,表演者的心随着音乐而动,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真切地在表情中表达出来。民族歌舞,其节奏有快有慢,但不论节奏是快还是慢,关键要看表演能否打动观众,表情随着节奏不断变化而变化,时而焦虑时而悠闲,我们表情都是通过节奏进行制约和改变。那么丰富的“表情”,节奏感鲜明的表情变化便成为了打动观众的法宝。

(三)文化底蕴与表情的关系

我们再从文学的角度来探寻表情在民间舞中的重要性。较高层次表演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应具有较高文学修养,文学同一切表演艺术,特别是与具有“舞、戏”合一本质特征的民间舞蹈的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才有《诗经》中所记载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民族民间舞表演正是利用了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直接用肢体动作与丰富的表情,无需语言特意地刻画,只是轻微的一个表情的变化,便能让观众随着你的感情而走,画龙点睛的意义也在于此。所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情是民族民间舞中的精髓所在。

五、结语

“表情”是民族民间舞表演的源头,是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就好比是民族民间舞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没有了眼睛就看不到民族民间舞的精髓,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每个民族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方式,才能用准确地将表情表演出来,“表情”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舞者应该对其进行着重的刻画与表现,这样才能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精髓。

表情就好比表演最好的调味剂,没有了表情,那么整个舞蹈就会缺乏感染力,看上去就淡然无味。真正的舞蹈演员,要想跳好“舞、戏”合一的民间舞,除了重视舞蹈肢体的表达,还应该把表情的处理放在首位,只要有中国民间舞,就会有“情”,只要有“情”就需要表情去渲染,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民间舞的艺术魅力,使其发扬光大,成为一门独特的舞蹈艺术屹立在世界舞林之中!

参考文献:

[1]彭 津.浅谈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中外交流,2016(16).

[2]庞志娟.“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66-267.

[3]刘彦成.浅谈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与“影视表演”中运用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3(7):200-201.

[4]刘同艳.试论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的结合[J].科技创业家,2013(13):158.

[5]周 佩.舞蹈表演中表情艺术塑造的探究[J].当代音乐,2015(34).

[6]周 洁.浅谈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艺术品鉴,2017(5):443.

[7]戴立学.基于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研究[J].戏剧之家,2014(16).

[8]马 凯.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分析[J].戏剧之家,2014(15).

[9]满 征.谈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J].中国外资,2012(9):250.

[10]张 恺.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特征及作用探究[J].戏剧之家,2015(11):133-134.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舞蹈课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