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适当之法 聆听美妙之声
——例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
2018-09-07江苏南京市科利华小学
江苏南京市科利华小学 王 璐
在以往的音乐教培活动中,我去了拉萨路小学和长江路小学这两所学校学习观摩。我发现这两所学校的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很强,很会听音乐、分析音乐。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两所学校的音乐老师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觉训练,并且引导他们如何去听,听了又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对他们的感受给予准确的评价,让他们在一次次听觉实践中去感受音乐,提高音乐听赏水平。这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意识到了听觉训练的重要性。于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开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听觉训练融入每一节音乐课中,试图提高学生们的听觉审美能力。
片段一
在刚接手中高年级教学的时候,我发现还有许多学生对音并不是很敏感,曾经我让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唱五线谱, 从低音到高音do、re、mi、fa、sol、la、si顺序连唱没有问题,但我从中单独拎出一个音让他唱的时候反应很慢,当我唱出一个音让学生分辨的时候他们甚至表示不会。音是音乐审美中重要的因素,只有听准音,才能唱准音,所以我的听觉训练第一步就是让我的学生能够听准音。下面是我给学生们准备的音乐课的一个片段:
师先教同学们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fa、sol、la、si,并进行教唱。
师:下面,老师要请七个同学上来共同做一个音乐游戏。
生:(争着举手)我来我来。(老师有意识地请七个身高不同的同学上来,并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将他们排列好)
师:今天,就由这七位同学为我们扮演do、re、mi、fa、sol、la、si这七个小音符。 老师先给他们发相应的头饰。(最矮的发写有“do”的头饰,最高的发写有si的头饰,依次行进。扮演音符的学生分别把相应的头饰戴好)
师:下面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跟琴演唱do、re、mi、fa、sol、la、si。 在唱的过程中,老师有个要求,我们唱到哪个音,就请扮演那个音的同学向前走一步。看谁走正确的次数最多,老师给他贴小星星。(从单音到音程再到和弦,逐步加深听辨难度)
设计理念:我用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台上的学生通过仔细地聆听来辨别并掌握do、re、mi、fa、sol、la、si; do—do、re—re……; do mi sol;re fa la……并让台下的同学通过台上同学的“高矮个”这一直观感受并通过反复聆听与模唱来辨别与巩固相关音符的音高。这种独特的音符教授方法,更容易让学生对音的高低以及它所对应的音名记忆深刻。这样由浅入深的教授,能够更好地巩固、提高学生单音、和弦听辨的能力。
片段二
听觉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对音乐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然而这判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节奏。下面是我教学一年级上册《龟兔赛跑》这一管弦乐乐曲欣赏课时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会走路或是跑步吗?
生:(齐声)会!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的音乐也是会走路、会跑步的。下面老师来弹奏两段音乐。请大家来仔细聆听老师的琴声,听一听,哪一段音乐是在“走”?哪一段音乐是在“跑”?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吗?
生1:第一段在“跑步”,第二段在“走路”。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一段是在“跑步”,第二段是在“走路”呢?
生2:因为第一段快,第二段慢。
师:不错。有谁还有别的想法,能否说得更准确些?
生3:因为第一段音多,第二段音少。
师:很好。因为第一段音很密集,节奏也很紧凑,就像是在跑步。而第二段的音相对少一些,节奏也相对松散,所以就像在走路。刚刚同学们都回答得这么好,现在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的琴声“走路”或“跑步”吧。
(生随琴声“走路”或“跑步”)
师:接下来,同学们再来一起听一听下面的这段音乐中,哪里是在“跑步”?哪里又是在“走路”?(师播放《龟兔赛跑》,正式进入音乐欣赏)
……
设计理念: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根据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来做相应的区分或律动(比如用走去感受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用跑来感受音乐节奏密集性变化),可以训练他们的听觉对不同节奏特点音乐的区分度,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并深入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中的人物形象,如上面所采用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管弦乐 《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片段三
有音有节奏就可以编制出美妙的旋律。想让学生们提高听觉审美能力,就要让他们能够认识旋律、听辨旋律。通过旋律来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才是听觉训练的真谛。以下是我教授音乐课的一个片段:
师:接下来我给同学们播放一段音乐,然后给出三段旋律,你们告诉我哪一段才是这段音乐的正确旋律,好不好?
生:好。
(音乐起,课件上给出三段旋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我这段音乐是哪一段啊?
生1:是第3段。
生2:是第1段。
生3:是第2段。
师:这样,下面我们把这三段旋律都哼唱一遍,看看究竟哪个才是刚才的旋律。
(师带领学生分别哼唱一遍)
生4:我确定是第一段。
师:真棒,就是第一段。
(此后逐渐增加难度,试着让学生说出听完旋律的感受)
设计理念: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一。音乐形象的本质,作品的内容、体裁、风格及民族特征等都集中在旋律上表现出来。训练时注意音高的分辨、音高的想象、音高的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旋律的听觉能力。当学生在能逐渐听辨音的高低和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旋律进行听辨。这样的方法既让学生听的时候更认真,也让他们看到选项之后能更认真地自己进行模唱然后选择,一举两得。
【案例反思】
通过个人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我总结出了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听觉能力的三个方法,希望把学生的耳朵渐渐唤醒,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
一、正声雅音:注重对学生音准听辨的训练
在音乐的坐标中,横轴是节奏的交替,竖轴是音的高低。音准,通常用来衡量的则是能与一定律制相符的音高。音高作为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人们对音高的良好认知和把握也影响了日后对音乐的理解领悟和鉴赏能力。训练学生的听觉,首先就要通过音准训练来进行。有趣的“听音模唱游戏”(如片段一),可以用明确和巩固音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
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音准的良好把握能够使学习变得轻松愉悦,也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只有听准了音乐,才能唱准音乐,也只有唱准音乐,才能更加准确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充满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经过系统规范的训练和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长时间的记忆,这也是建立和巩固儿童对音准把握的关键阶段。
二、有板有眼:注重对学生节奏听辨的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它赋予音乐以活力。没有节奏,音唱得再准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节奏感是指具有敏锐、敏捷的感受、领会和能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音值相互关系的能力。所以要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听觉训练,还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在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时,要先让他们对音乐课产生兴趣,结合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节奏训练(如片段二中的听音乐“走路”或“跑步”等),让学生一开始接触音乐就能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让他们发现音乐课的音乐美,从而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感受和理解音乐,这一点十分重要。
三、珠落玉盘:注重对学生旋律听辨的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当学生在能逐渐听辨音的高低、音程和节奏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旋律进行听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是以乐理为主线,以识谱为中心。我们的音乐课虽然以唱歌为主,但也不可忽视旋律听辨的作用。拥有较强的旋律听辨能力,可以把歌曲唱得更加准确动听,从而更深层地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
对学生进行旋律听辨的方式有很多,如:我在钢琴上弹出一段旋律后,让学生用唱名说出旋律中出现的最高音和最低音,或说出乐句的结束音和旋律中某一音出现的次数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听辨旋律短句(如片段三),旋律短句可以是①节奏相同、旋律不同,②旋律相同、节奏不同,③旋律、节奏都不同。让学生在旋律短句中感受旋律与节奏的异同。
总之,听觉训练与音乐课其他部分内容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音乐感觉是建立在较强的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所以,提高音乐素质应该从音乐听觉的培养开始。我们应该用多样且合适的方法,从“音准”“节奏”“旋律”这三方面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