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让城市活得更自然
——走进“海绵样本”的生态世界

2018-09-07杨佩佩

杭州 2018年32期
关键词:方家郊野海绵

文 杨佩佩

样本一:上城区美政花苑

住在江边的老房子里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

家住上城区美政花苑的张阿姨向记者开玩笑说,在小区进行“海绵”改造之前,这儿的“脏乱差”,总让她觉得这里是城中的“贫民窟”。

美政花苑位于钱塘江西岸,分为南区、北区,总面积6.7万平方米,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子。在近20年的时间里,小区慢慢“老去”,有着大多数老旧小区的“通病”。据居民张阿姨反映,以前,小区管网纵横错乱,又缺乏日常维护,很多管道都已生锈,经常发生堵塞。一碰到下雨天,漏水、积水是常有的事。同时,小区绿化长久得不到修整,加上居民杂物随意摆放,小区环境状况不佳。

去年6月,美政花苑被确定为上城区老旧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试点。作为上城区首例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工程,美政花苑的“海绵蜕变”极具意义。

美政花苑海绵改造主要分为两块内容。首要的是阳台雨污水改善工程。因建筑年代较早,建筑立面雨水管与阳台落水管未分开设置,当居民将洗衣机移至阳台位置后,导致洗衣废水通过阳台落水管进入现状小区市政雨水管网最终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污染,引发生态环境破坏。阳台雨污水改善工程可实现雨污分流,避免原先雨污水合流直排雨水管网的状况再次发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

其次,提升小区道路、停车场、绿化的吸水储水能力。将原小区易积水处结合路面坡向设置渗水盲沟,并把小区多处的现有铺装改建为装配式透水铺装。之前,部分居民自建植草砖停车位破损严重,改造期间通过加装透水砖,打造为装配式透水停车场。适当增加、改善绿化也是海绵改造的重点之一。18幢与19幢之间的绿地植物原先相对稀疏破败、蚊虫孳生,现已改建为“雨水花园”,利用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美政花苑的居民们又多了一处夏日纳凉、冬天晒太阳的好去处。

海绵改造需因地制宜,每一个“小海绵”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性,尤其老小区的海绵改造更为艰难。上城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在开工前几天,设计方案还在不断修改。改造前后,如何与居民协调沟通,获取理解支持,也是本次老小区海绵改造的一大难点。”

如今,美政花苑的海绵改造已完工,工程惠及36幢楼宇,为5000余居民带来益处,极大提升了小区雨污水的流动、储存、再利用等循环效率。“现在,下暴雨也不怕积水了。小区干净漂亮多了,大家也都有意识地不随意堆放杂物了。”居民杨大伯满意地说道。海绵城市建设中既重“里子”,又重“面子”,美政花苑迎来了新的春天。

样本二:江干区东湖路市民公园

家住九月庭院的严小姐怎么都没想到,原先家边上这块杂乱无章的菜地,如今摇身一变,竟化身为吸睛十足的海绵城市公园。

东湖路市民公园是江干区首个“海绵公园”,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东湖路与九乔街西南角,毗邻东湖高架路,面积约5.81万平方米,于去年10月建成开放。今年5月,江干区东湖路市民公园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海绵城市项目典范,具有生态示范作用。此次评选由浙江省建设厅牵头开展,全省共有6个项目入围。

在这个以“防护林+城市公园+海绵公园”为定位的休闲去处里,隐藏了多个“海绵”技能。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公园游步道分为透水混凝土骑行道、砂石铺装慢步道以及卵石铺装健身道三类,渗透性能都很好,下雨时能使得雨水下渗,进入土壤补充地下水资源。当路面的雨量通过路面的渗透率大于土壤渗透率时,多余的雨水就进入市政管网。

整片公园融入了雨水湿塘理念。在低洼处开挖营建成景观调蓄池,雨时蓄水,旱时滴灌。水中种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清新自然,又可净化水质。当水位过高时,可自动排放至市政管网,减缓短时暴雨带来的排涝压力。草皮面上的植草沟、地下的渗水盲管,都有着各自的“海绵绝技”,或是在暴雨时聚集雨水快速排入市政雨水系统,又或是使多余的雨水有效流入景观调蓄池。在未来规划河道处,巧妙设计为“旱溪”,既避免了未来开挖河道造成过多的损失,也能够收集、净化雨水,削减径流峰值流量。

“东湖路市民公园在建造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挑战。为寻求最为合适的透水性铺装材料,我们前前后后考察了多处已建成的公园,最终才选定透水混凝土、砂石、卵石这三种材料。当然,为保持材料渗透性,要求后期管养要时常用高压水枪喷洒地面,防止材料堵塞。”江干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不少居民曾因不了解“海绵理念”,对砂石路易扬沙的特性提出过质疑。但随着项目推进、海绵理念知识的宣传普及,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甚至喜欢上了这里。”

如今,可游可赏的东湖路市民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最受欢迎的休闲之地。即使遇上雨天,也不乏游人游玩散心、闲话家常。细雨蒙蒙中,漫步在碎石和粗砂铺就的游步道上,似乎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脚下这片海绵的“一呼一吸”。

江干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东湖路市民公园将打造新型景观——紫藤长廊,陆续为周边居民带来更多惊喜。

样本三:拱墅区方家埭郊野公园

在拱墅核心区,隐藏着一个正在成长的“海绵宝宝”——方家埭郊野公园。预计今年9月正式验收、对外开放,海绵家族将再添新成员。

方家埭郊野公园前身是方家埭借地绿化,位于申花路与学院北路交叉口,东面和北面为婴儿港河,绿化面积达25000平方。

清洁工张大姐在这片区域工作多年,她向记者回忆道:“以前,因为周边建设,这片绿化比周边地势明显低了一米多,导致这里严重积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跟如今比,全然两个模样!”

2017年,拱墅区正式对绿地进行改造,以“野趣”为定位,融入海绵城市技术和园林技术,计划打造为郊野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好去处。截至目前,整个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处于待验收开放状态。

本月,记者两次到访方家埭郊野公园,先行目睹了这个“海绵宝宝”的真实模样。从十字路口旁的公园入口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大水塘,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的荷叶,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探着“脑袋”。周边绿地上,兰花三七、紫露草、玉簪、松果菊等草花植物刚刚种下不久,还未生长茂盛。碎石沙砾、竹木栈道、亭台楼阁,独有一番别样的趣味。第一次探访当日,烈日炎炎,公园内的管护人员正在抽取水池中的水,用以浇灌植被。

“这片借地绿地,由于土地性质特殊,开建过程一波三折。幸好后续都得以顺利解决。”据拱墅区绿化办工作人员介绍,方家埭郊野公园没有一丝水泥痕迹。在原有水塘及低洼地的基础上,他们适当扩大了水塘面积,更好地达到对周边雨水的渗、滞、蓄、净的效果。水中多层次的植物景观群落,起到了净化水质效果。

雨水塘沿线的岸线是本次海绵改造的一大特色,采用自然式叠石与松木桩结合的生态处理方式,植被土壤可与水塘水体发生物质交换,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所有的园路铺地均采用透水铺装,竹木栈道、碎拼铺装、砂石步道等均无连续混凝土浇筑,以达到海绵最大化。

方家埭郊野公园除了吸纳解决该地块自身的雨水径流之外,还可吸收周边道路雨水,通过建设人工池塘、溪流,配备雨水拦截、处理、排放等设施的方式,在借助具有调蓄功能的景观水体调蓄设施消纳自身降水的同时,协助消纳周边市政道路的径流雨水。

“海绵”效果到底如何?8月12日,杭州遭遇“摩羯”台风,大雨持续至13日上午9时。记者于13日8时抵达方家埭郊野公园,此时,公园水塘的蓄水承载量已达极限,开始自动向市政管网排水,但公园各处游步道基本无明显积水,不影响行人游园行走。

大雨中的海绵公园,水雾弥漫,映衬着一派江南水乡的惬意模样……

记者后记

《悲惨世界》曾写道:“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如今,一个个“海绵体”的融入,逐渐让地下世界不再“阴暗”。净化后的水体,伴随着光和热,像血液一般在城市体内持续循环,维持生命般的“一呼一吸”。我们相信,到2040年,这座“海绵城市”终将长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猜你喜欢

方家郊野海绵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方家山核电业绩登高的技术措施
艾草
香港的郊野公园
香港争论是否开发郊野公园
“宅男”也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