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网红”武志红的商业漂流

2018-09-06崔一凡

博客天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武志红梦境世界

崔一凡

一次重要的商业合作洽谈之后,武志红先生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草包,真正的草包——肚子里全是茅草。

他和公司的心理咨询师聊起这件事,说话间,心中渐渐泛起忧虑。作为心理学家,武志红对梦境,以及梦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极其敏感。

他担心的是,随着自身影响力与日俱增,商业活动开始更多瓜分他的注意力。他自视为写作者和思考者,长此以往,怕自己再也不能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就像一个油头粉面的草包,这是他最厌恶的样子。

后来,他终止了这次合作。

即便武志紅很少承认,但他的确以自己的思想和文字为傲。他渴望影响更多人,并在这条道路上成绩斐然。他的微博粉丝超过155万,微信公众号头条文章篇篇10万+;他写的书被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畅销经年,书中的观点曾引起全民讨论。

2016年5月,标志知识付费时代正式到来的“得到”APP上线,几个月后,“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和脱不花找到武志红,邀请他在“得到”开课。至今,已有17万用户订阅了武志红的“得到”专栏,每位订阅者每年需为此支付199元。

他成了知识经济大潮中最先受益的人之一,并因受到追捧而逐渐成为知识网红。从博客、微博,到微信公众号、“得到”付费专栏,在旁观者看来,他的每个步点都踩得恰到好处。

但远超同行的名声和收入也给他带来了争议——这对常与人论战的武志红来说,已然司空见惯。与此同时,商业世界和精神世界对撞,战火绵延,由表及里,他的内心也在经历一场漫长的战事。

金钱恐惧症

与“得到”签约前,武志红多次梦见弄丢了自己的Burberry钱包。钱包刚买没多久,却频繁闯入他的梦境,在他眼里,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出于复杂的心理防御机制,一个新素材不容易进入梦境。

他曾在文章中解释过这种现象。美国随军心理咨询师有一个经验,如果一个士兵梦见的内容直接取材于白天的战场,这就意味着他该退下战场了,因为他的心理防御体系遭到了破坏。

奇怪的现象接连发生。去北京签约前一天,时间观念一向很强的武志红误了飞机。余下的航班只剩一个空位,他稍有犹豫,最后一张票也被抢购。

武志红明白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潜意识中他希望丢掉奢侈品和钱。具体到现实生活,他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股力量,抗拒和“得到”签约。

“最少100万的年收入,如果订阅数超10万,那就意味着有超千万的税前收入。”财富近在眼前,他却不由得缩手缩脚,这份莫名的不安,被他称为“金钱恐惧症”。

正像他所认同的那样,如果追溯起来,大部分问题的源头是童年。传统思维在他儿时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整个民族关于士农工商的鄙视链深刻影响着他。在他童年的混沌认知中,有钱人和坏人画上等号,财产暴涨更属不道德,接踵而至的或许是无穷的麻烦。

事实也不出所料,武志红的专栏在“得到”刚一推出,网络上便流传一篇名为《武志红和罗胖把“心理学”做成了一笔大生意》的文章,直指武志红那套“活出自己”的理论只是噱头,赚钱才是目的。

武志红认为这是莫大的误解,自己并不缺钱。“我目前开公司,感觉投入和产出是非常非常不匹配的。我的个人收入一直都远高于公司带给我的收入。”

武志红成名于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期间。那时他在一个离家至少一小时车程的咨询中心做兼职咨询师,一小时拿300元,后来涨到500元,和咨询中心五五分成。

“后来我想这简直太搞笑了,你说我过去给它带来多大的影响力。”武志红说。当时有机构请他讲课,对方问价,武志红口边的一句话是“你看着给吧”。

前女友看不过去,主动帮他操持商业上的事务。

那时的武志红靠写专栏以及图书版税,足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要说对金钱全无欲望,也不尽然。譬如和咨询中心五五分成,由他自己提出,而表面的豁达开通背后,是埋在心底的不甘。

知识付费大潮的到来,改变了武志红对于金钱的认知。与罗振宇的合作让他印象深刻,前期很痛苦,因为对方对文章质量要求高,后期很畅快,因为他们会自觉给出符合市场价值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与突然而至的财富相处,不再把它视作情怀与知识的反义词。武志红自认“得到”专栏是他殚精竭虑写成的作品,筹备时间达到半年,组建了专家团队,对内容进行反复论证,专门设置了两个助理,核实文章细节。他给自己的“得到”专栏打90分,而之前曾引起巨大反响的书籍,最多也不过打85分。

他逐渐意识到,坦诚自己的欲望并不是件难堪的事,压抑它、忽视它,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窠臼。至于那些浪漫的情怀,“其实后来我明白,讲情怀通常都是骗人的”。

真实的世界

内心阻塞已久的河流疏通了,随之掀起的波澜也在现实世界有所体现。

据武志红公司心理咨询师黄玉玲介绍,2016年以前,公司人数不多,租用了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咨询室只有广州一家。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武志红旗下的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员工数量迅速膨胀。黄玉玲印象中,从2012年到2016年,公司新招心理咨询师不过七八人,到了2018年,武志红心理咨询室已增至4家,咨询师人数过百。

“公司发展感觉更大的关系还是跟他内在相关,因为他的影响力一直都在,资源上,运营上,一直不缺的,就看他自己想不想做大。”黄玉玲告诉火星试验室。

时至今日,武志红的心理咨询室访客络绎不绝,受到追捧的咨询师也不止武志红一人。而在黄玉玲刚加入公司时,花了一个月时间,才等到她的第一位来访者。那时武志红已经在微博上小有影响力,找他咨询的人可以排到一二百号,他也并未表现出力不从心。

做咨询和写文章是他的热情所在,在思想的世界里左冲右突,探寻最深处的东西让他感到自由。

精神世界是他的自留地。当年在北大校园中,他像从经典形象中的知识分子中脱胎出来,读书、思考,保持敏感、细腻,对世界的任何一点刺痛反应强烈。而正是因为痛苦,让他得以在黑暗的世界中触摸到更加真实的存在。

敏感的特质将他引至人性幽微处,内心的肿胀无法排解,越往深处去,越被抑郁缠绕。他确实病了,两年时间只拿到一个学分,只能申请延期一年毕业。他把几年间积累的8本日记付之一炬,想抓住些什么,却感到四周空落。

那时他有一位笔友,每次通信上万字,后来他再看当时的信件,依然不敢相信如此自然流动、富有质感的文字出自自己笔下。后来他形容那段时间,是在“拥抱灵魂的暗夜”。

2014年6月,武志红与前女友分手。在这之前,他一直处在宅男的状态,对于生活中的细碎事务厌恶至极,前女友帮他打理一切。对那时的武志红来说,精神世界才是更真实的世界。但女友的离去把他从想象的世界生拉硬拽出来。最初的3个月,来找他谈合作的有上百人,他感到捉襟见肘。

商业江湖的搏杀惨烈,伤口逐渐结痂,生成更加坚硬的皮肤。比起自由地思考和写作,他对处理公司上上下下的琐碎无甚热情,精神世界被现实世界侵占,他原有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似乎走到了瓶颈。

当公司的咨询师超过100人,连微信公众号都有十多人的运营团队时,再谈个人的自由不仅是幼稚,更显得虚伪。“这时候我考虑的利益层面就很多,这就限制了我这个写作和思想的自由。”武志红说。

投身知识经济之后,“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挤占了“知识”的空间。“那这些东西我以后能不能写,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的东西了,所以这些过程有个自身的挑战。那这个挑战就是我应该去学习,如何去找到更好的平衡。”

如果这就是真实的话,也太过无趣。一次,和一位企业家畅谈后,他又做了一个梦,梦境的具体内容他没有透露,但通过这个梦,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冒牌货”,他在这位企业家面前自惭形秽。

在武志红口中,这位老板掌管了一家“已经有点儿伟大”的企业,他没有武志红在学术方面的专业素养,但对世界的理解却更合乎逻辑,“更能抓住本质”。

“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活得有些虚假,他比我真实。”武志红说。

精神世界的痛感逐渐被商业世界的痛感所取代,构成他新的灵感来源。武志红的助理何士慧曾担忧,高强度的写作和公司管理事务是否会透支他,让优质内容无以为继。她和公司同事谈论这个话题,但第二天,武志红就主动在会议中提议大家讨论第二季“得到”课程的设想。

虽然工作越来越繁忙,但武志红还在亲自打理微博,因为极强的互动性,他将其视作最喜欢的内容平台。不过微信公众号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让他无法割舍,从2017年中开始,武志红的微信公众号上开始出现转载的文章。

在武志红看来,一定程度的妥协并不能改变他的初心,他每周還要写大约16000字,这些文字决定了他想要传递的东西。

“过去我做不来这种事情,但是现在我就逼着自己不得不这样去做。在这样做的时候,也会掀起自己内心很深的波澜,如果不做这些事情,那个波澜根本就看不到。”武志红说。

他感到自己离真实越来越近。

成熟的人讲利益,幼稚的人谈情怀

有一次,武志红和易到创始人周航聊天,谈起这些年作为知识分子的不顺遂。周航听后哈哈大笑:“武老师,你那个是小儿科,你现在创业了,是不是?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作为聊天的一部分,周航也谈起自己创办和执掌易到过程中的故事,“那个时候天天都有人跟你离职、闹自杀、威胁”。武志红自叹不如。

周航是让武志红感到佩服的人之一。事实上,在见到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之后,他渐渐发现,人群中那些心智水平较高者,大多是企业家或有钱人。他们需要面对真实的世界。在大量金钱的刺激下,欲望显得更加明目张胆,没有谁希望成为邪恶的人,但面对残酷又极具诱惑力的环境,如何达到目的而又不被欲望吞噬,这对武志红而言,是心智的历练。

他已不掩饰自己的欲望,甚至经常与员工和朋友谈论。他希望能把公司做大,希望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对于外界的质疑,他找到了自己的说辞。

2018年2月,经济学家汪丁丁撰文《为什么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直指知识付费的弊端。他称自己无法忍受这一商业模式的折磨,因为“它要求我反复修改自己的表达直到商业团队认为大众能够理解”,而这必然不是“只有一流知识才可表达的那种重要性感受”。

武志红善于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解释心理学现象,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汪丁丁所质疑的一部分。他引用王小波的话反驳汪丁丁的观点,“不要做一个傻逼的教育家”。他不认为最高妙的知识一定是晦涩难懂的,深入浅出才是可贵的能力,而用户能得到多少,往往与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相关。

“你总认为你的受众是傻子,然后你要教他们怎么做,他们好像是白痴,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你要去告诉他们该怎么生活。”武志红说,“王小波很反对这种,我觉得我也是这样的,我就是真诚地写,我不知道会带来什么。”

无论如何,他已经渐渐适应“得到”专栏所带来的巨大收入,甚至坦承金钱是他巨大投入感的重要来源。“对,我们讲利益、讲金钱的话,它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东西。”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心理学家、作家、商人。或许还可以再加一个身份:哲学家。他渴望探知人性的最深处,而创业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

过去的故事已经过去太久,但决定性的时刻永难忘怀。2012年6月下旬的某天夜晚,神启般的梦境再次降临。在梦里,他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看见自己,那个人与武志红年轻时的样貌相同,他是个精神病人,是个坏人,这是他第一次在梦境中把自己视为坏人。

大梦一场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内在能量的集中爆发。他决定不再当一个软弱的、沉湎于想象力的“经典好人”。

现实中的武志红依然谦和严谨,只在阐述一些他认同的、却又为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观点的瞬间,他会扬起声调,像是鸡蛋对墙壁倔强的反抗。即便可能再次受到争议,他依然在采访中留下金句式的观点。

“成熟的人讲利益,幼稚的人才谈情怀。”武志红说。

猜你喜欢

武志红梦境世界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武志红:做个不好惹的人
武志红:做个不好惹的人
梦境
武志红:为什么非得按科学主义研究心理学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为什么会读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