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会读武志红

2013-04-13黄佟佟

读者·原创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伊能静两本书乱象

文 _ 黄佟佟

为什么会读武志红

文 _ 黄佟佟

我是一个在情感上特别晚熟的人,以为恋爱就是生死相许,白头到老。这念头一直到30岁的时候都没有变过,直到后来遭遇巨大的感情创伤,才惊觉前路茫茫,但这个时候,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一直生活在怨毒里,总觉得是人家对不起我,直到我碰到了武志红。

武志红是什么人呢?他算是我的一个同行,原来在《广州日报》做国际报道,闲时写写心理文章。我第一次见到武志红是在伊能静的新书发布会上,出版方介绍他是广州著名的心理栏目主持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硕大的脑门,以及他企图当众对伊能静进行心理分析却被美人无言抗拒的尴尬。

“我在生活里是一个很无用的人,没有想要建立什么心理王国,就是给自己和别人找一点答案吧……”很多年以后,已经贵为著名心理专家的武志红这么说自己。这个曾经救无数“粉丝”于水火的偶像在电话那头嗫嚅着说:“真实的我没有我书里写的那么强大,没有我书里写的那么好。”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认为自己有多强大有多好,当众演讲时会手心流汗的人,出了十多本书,销量达到了让人瞠目的百万之巨。他的书有一种魔力,看完之后你会五本十本地买来强行送给好朋友—起码我是这样。我读武志红的书,也是源自他的“粉丝”强迫式的推销。我有两个女友,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2008年,国外的那个女友数次在MSN上劝我:“你去看看武志红的书吧!”我答应着,也没当真。后来我的另一位朋友到广州看我,二话没说,押着我到书店,买下两本书:《七个心理寓言》和《心灵的七种兵器》。而我看完这两本书的后果是打电话给我特别恨的人,流着泪给他道了歉,这道歉把我从笼中困兽变回了一个正常人—原谅别人就是解放自己,武志红在某个重要的节点改变了我的人生。

也许是因为做报纸心理版出身,武志红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来源于真实生活,通俗易懂,从身边的事说起,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判断,只有俯下身去的诚恳。作为一个北大才子,他身上没有北大人惯有的傲慢,更多的是对身边小事细致的观察。比如,他当年失恋后,发现绝望突然让自己产生莫名的气质,从而思考原来最深的绝望真的可以让人有强大的吸引力;比如,他买手机时跟美女售货员套个瓷,满心以为美女售货员喜欢上了自己,其实那只是普通人最常见的一种投射中的幻觉。没做成国际问题专家让他颇为郁闷,但他打开了新的天地。那些真实的案例带着鲜活的人气,因为其真诚而产生了力量,从报纸最末一角扯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一个一个人分析下来,回答人生的终极问题: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在心理学的显微镜下,人性纤微毕现。而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乱象,以及乱象中我们这个国度的心理本源,武志红都有深刻的论述。他有一种乱世中洁身自好的正气,这正气不是因为他有多高尚,而是因为他爱护自己敏感的心灵。为什么不能乱性?“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300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地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中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不可亵渎。”

陈文茜说李安看得透,是因为蹲得很低。这是一切高手的缘起,像年过50的周星驰在电影里宣扬的最新悟出的人生道理:“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作为普通读者,我不知道武志红在心理学界有什么地位,但他出的每一本书我都会买。他和别的心理学家最不同的是他在文章中表现出的那种赤子之心。他像一个求知欲极旺盛的孩子,对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无比迷惑,遇上问题之后终极追问的姿态,那些对自己毫不留情的剖析,以及对私心杂念的和盘托出,让人终于觉得松了一口气—有人和你一样痛过,甚至比你还惨。但当一个如此羞涩、内向的男人都可以从沉重的古国文化和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你当然也可以。

猜你喜欢

伊能静两本书乱象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整治“饭圈”乱象
有趣的“拔河”比赛
一口“仙气”
两本书
乱象(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乱象
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