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9-06蔡泽荫陈巧仪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左旋缬沙坦氨氯地平

蔡泽荫 陈巧仪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鹤山 529700)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肾功能损害,而很多糖尿病患者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肾功能损害,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增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物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能够降低患者尿蛋白量的药物,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肾功能不被损害。以往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上多采用缬沙坦治疗,但该治疗方案难以有效降低患者尿中蛋白量。研究发现,在缬沙坦治疗上联合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分析主体,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甲乙两组各38例,其中甲组仅单一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联合糖尿病,排除有重大系统性疾病,无精神、血液系统疾病,对本次研究药物的无过敏情况,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意外事故,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具有对比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组别例数男/女(n)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糖尿病病程(年)高血压病程(年)病程时间平均时间病程时间平均时间甲组3820/1860~8168.2±4.31~124.3±1.51~135.3±1.5乙组3821/1761~7967.9±4.81~114.5±1.61~125.5±1.3t/0.76430.67440.67620.53980.57620.35720.4763P/>0.05>0.05>0.05>0.05>0.05>0.05>0.05

1.2 方法

甲乙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营养支持、维持平衡等基础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定期服药。甲组只予以缬沙坦治疗,1次/d,每次1片(80mg),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同时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次/d,每次1片(2.5mg),治疗时间同甲组。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血液及血糖水平判定治疗效果:(1)显效:患者舒张下降大于20mmHg或降到正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至正常;(2)有效:舒张压下降10~20mmHg,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3)无效:治疗后血糖和血压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过程中对患者24h尿清蛋白、24h尿蛋白、尿β-微球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查,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甲组治疗后效果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乙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例,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4%)高于甲组(78.9%),统计学检验χ2=5.8729,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尿β-微球蛋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乙组患者治疗后24h尿清蛋白、尿蛋白与甲组相比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24h尿清蛋白(mg)24h尿蛋白(g)尿β-微球蛋白(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甲组105.46±17.4876.57±8.641.97±0.571.82±0.430.14±0.080.12±0.02乙组105.63±17.3250.85±6.751.96±0.591.31±0.370.13±0.070.10±0.02t0.45874.87350.42052.76540.38650.3874P>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糖尿病症状,两种病通常联合发生,其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节奏、运动锻炼和遗传因素等均有联系。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发生糖尿病肾病几率是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2~3倍,这两种疾病类型均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同时合并这两种疾病与单纯一种疾病患者相比,前者对自身心、脑、肾的损害较大[1]。因此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降糖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减轻对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本文主要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其中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与Ang II的AT1l受体结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起到阻断效果,促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进而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实现降压。同时,缬沙坦还能够对ATⅡ起到抑制作用,使肾小球出球动脉松驰,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减少尿蛋白,从而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左旋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其降压效果是氨氯地平的两倍,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较低。该药能够对患者心肌和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的过程起到阻滞作用,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张患者外周小动脉,进而起到降压功效[2]。此外,左旋氨氯地平还可以提高患者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得患者尿蛋白显著减少,对患者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实践研究表明,将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联合具有效果叠加作用[3]。一方面钙离子拮抗剂对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作用可以得以缓解,对患者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两种药物联用还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总之,采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猜你喜欢

左旋缬沙坦氨氯地平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左旋的柳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左旋肉碱对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