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探讨

2018-09-06凤旭东李雨恒刘长卿钟成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死亡率颅脑心率

凤旭东 李雨恒 王 灿 张 杨 刘长卿 钟成跃

(郑州市解放军153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42)

急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具较高致死率和死亡率。当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仍主要为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过程当中,麻醉处理必不可少[1]。本案选取了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8例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脑损伤。排除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20~78岁,平均(46.3±5.2)岁;颅脑损伤原因:高空坠落21例,硬物击伤8例,交通事故35例;GCS评分情况:低于5分者12例,5~9分者36例,超9分者16例。研究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21~78岁,平均(46.4±5.4)岁;颅脑损伤原因:高空坠落20例,硬物击伤10例,交通事故34例;GCS评分情况:低于5分者12例,5~9分者35例,超9分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案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积极对症治疗,气管插管,并利用0.5mg阿托品行术前麻醉诱导,并将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清理干净,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推注联合吸入方法实施麻醉处理,吸入药物为2%七氟醚;研究组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实施麻醉处理,利用靶控输液技术,以静脉输注方式使用丙泊酚,保持血浆浓度为3μg/L直至手术结束。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方式给予雷米芬太尼,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依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给予0.5mg/kg阿曲库铵[2]。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及心率水平

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血压(mmHg)心率(次/min)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对照组(n=64)91.1±4.689.6±7.8125.2±8.6119.1±7.5研究组(n=64)86.2±6.183.3±6.4116.4±5.6110.3±5.9t2.0362.1212.0572.082P<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于术中均未出现死亡情况,研究组患者术后共6例死亡,其中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者2例,死亡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共13例死亡,其中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9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者4例,死亡率为20.31%。研究组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3.068;P<0.05)。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引起急性颅脑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硬物击伤、失足跌倒等,患者因大脑皮质受损,短时期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持续晕迷甚至死亡情况[3]。当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主采取手术治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彻底清除患者脑部血种及坏死组织,挽救患者生命。但此病病情风险较高,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因此,其仍具较高死亡率。另外手术治疗可能会给患者脑组织带来二次损伤,为此,在进行手术前,若时间允许,应对患者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实际病情,正确评估手术风险,并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尤其是患者的麻醉处理,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4]。

临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麻醉处理时,应做好相关准备,如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并充分考虑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及所选择麻醉方法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麻醉用药选择应坚持“安全、有效”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可减少脑血流动力学并具一定保护作用的药物,麻醉方法尽量选择对患者颅内压及心脑血管无较大影响的方法[5]。丙泊酚是临床麻醉处理的常用药物,可保护神经系统,减少脑组织代谢,从而减轻给脑部带来的损伤;雷米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样受体激动剂,可抑制呼吸,并具一定镇痛作用,可有效应对因使用芬太尼或是阿芬太尼所产生的术后呼吸不良反应。

本研究将我院所收治的12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于手术过程当中分别行静脉推注联合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且研究组手术结束后与麻醉诱导后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较小,提示患者血压及心率水平较为平稳。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比于静脉推注联合吸入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更好,有利维持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平稳,同时降低患者死亡率。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法实施麻醉处理给患者机体所带来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死亡率颅脑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