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显“学”的地位 发掘语文元素

2018-09-06曾扬明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部编佐藤词语

◇曾扬明

一 语文元素,关键能力应有的追求

在过去的语文教材中,由于人文主题过于强势,而关于语文的本体性内容不是很明确,于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文本解读方式,造成教学内容高于儿童的实际接受水平。本来应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阅读,让学生表达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观念,而我们偏爱把成人解读出来的东西,硬灌输给孩子,这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比如,有的老师执教《珍珠鸟》非要解读出对珍珠鸟的“囚禁”,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文学解构;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非要解读出“隐忍”的西方文化。类似这样的解读,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观点。

当我们提到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的时候,不得不思考如何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能力,即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元素。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思考:“学语文”与“教语文”的区别是什么?课堂上是“以儿童为主体”还是“以教材为主体”?教学组织形式是“知识传授”还是“活动实践”?如下图部编二年级教材的言语活动设计,在过去,估计就是把词语补充完整即可,而部编教材不仅要求补充词语,更要求在实际中运用,说一段话或一个片段。这就是“表达型”教学的追求:面向学生,在“表达”中发掘语文元素。

“表达型”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静态的课程观。人们通常对课程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认为,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我们通常对课程的理解是静态的,佐藤学先生理解的课程却是动态的;我们通常对课程的理解是理论上的,佐藤学先生眼中的课程却是实践的;我们通常对课程的理解是预设的,佐藤学先生理解的课程却是生成的;我们通常对课程的理解只是从教的角度考虑的,佐藤学先生所谓的课程却是从学的角度出发的。课程无论设置得多么完善,如果不能转化成学生真实的学习经验,还是空的,或者说是失败的。显然,佐藤学先生的课程观更实在,也更深刻。

二 部编教材语文元素的发掘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以语文元素与人文主题两条线来组合单元教学内容,突破了以前教材多以人文主题为编排主线的定式。我们发现,部编教材语文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层级性——体现学的梯次。

所谓层级性,就是依据学段内容,呈现递进式的语文要素。如一年级教材,上册要求学生能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下册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这方面的能力训练,集中在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中。如课文《一分钟》课后练习题: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这是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之后,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训练逻辑思维,把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简单的推断。

学习借助图画阅读的训练,上册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字义,到了下册,程度有所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改变过去一课一课教的碎片化思维模式,从整体入手,把握语文要素所含的层级性的具体内容,再依据课文材料分步实施。

2.陈述性——重视学的内容。

部编教材中暗含着不少关于语文元素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最好用,这需要老师的专业能力来甄别。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算是一种有关语文学习方法的知识。这种知识过去也有,但在部编教材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学生更能通过反复训练而习得。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树和喜鹊》第1自然段之后,学生便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并不等于只要用这种方法学习“孤单”这个词语就可以了,也并不止于只在这篇课文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而是要前后联系巩固这种学习方法,在前一篇课文学习中要涉及这个语文要素,在后一篇课文中要继续巩固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前一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能够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能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教学《树和喜鹊》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到第1自然段中去找一找哪里能看出“孤单”,联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孤单”表示只有一个。然后,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他无人陪伴的“孤单”。这样,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后面《怎么都快乐》一课的学习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

一年级教材中类似的还有“读好长句子”“分角色读课文”等要求,这里边都暗藏着朗读的知识,需要老师依据相关的知识设计好读的活动,扎扎实实地训练。

3.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

所谓主体性,包含学生和语文本体内容。我们过去的练习题讲解,关注人文因素多,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即语文元素把握不准。部编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就是体现语文的“好学”。练习题的设计扣住训练,具有语篇意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练习:

练习设计实质上是把课文内容制成思维导读图,引导学生讲故事,表达力、阅读力、思考力训练融为一体。又如,一年级上册《小蜗牛》的课后练习:

先是要求借助图画读课文,再利用连环画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借助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有趣,形象,易学。

三 “表达型”教学,语文元素的具体化

“表达型”教学是基于儿童的阅读思维特征,从儿童出发,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朗读感受,策划文字活动,让读到的内容转化自己的观念。其“语用”具有儿童品质。那么“表达型”教学的具体操作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儿童的学习是具有诗意的,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儿童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阅读时,他们往往容易自我阐发,语言具有诗意性。如《蟋蟀的住宅》中,“住宅”原本是昆虫的洞穴,作者笔下带着情感色彩说是“住宅”,儿童阅读完文章后,可能会想象成“城堡”“乐园”“别墅”……这就体现了儿童学习的诗意性。从表达本位的观点出发,如何呈现学生阅读思考后形成的观念?这时,老师就得策划学生的言语表达活动。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蟋蟀的“城堡”“乐园”再次创作,提示学生依据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变为自己的作品。这时,学生笔下的文字会富有想象力,课文中的诸多词语也变活了,学生会体会词语背后蟋蟀的劳苦、坚持不懈。这种“表达型”教学,不是模仿课文小练笔,也不是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的创作方法,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文本表达的意趣,然后再用笔表达自己的理解,是学生的二度创造。

二是儿童的言语经验是欠丰富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学生没有成人那样的表达技巧,有时候无论老师如何教学生表达方法,但学生真正写起来还是词穷。如何提高儿童“语用”的有效性呢?只有实践,将听、说、读转化成写,也可在画中写、写中画。有些文本,如果我们让学生画图来解读,再配上合适的文字,可能更符合儿童的阅读规律。阅读《乡下人家》时,可以从文字中读出瓜藤攀檐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让学生画简笔画,再配上说明文字,岂不是更符合儿童做中学的规律?当然,学生写的文字说明既要符合图意,又要消化课文中描写事物的词语。

听懂了,读懂了,并不代表就学会了。比如,一些学生听懂了老师讲解比喻句的知识,懂得了什么叫比喻词、什么叫本体、什么叫喻体,通过这些概念,也能正确判断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但用打比方的方式描写人物依然感到为难。可见,“懂了”与“会了”区别很大。

“表达型”教学,低年级应指向“学习阅读”——低年级主要任务是识字教学,学生通过识字来学习阅读。中高年级应指向“利用阅读来学习”,形成能力——学生读别人的书,解决自己的问题,即通过表达来展示自己学习所得到的经验。“学习阅读”是接受,“利用阅读来学习”是运用。我们现在的各科教学和考试,基本上都是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这种做法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

“表达型”教学突显“学”的地位。真正的教学不是单纯传播知识,而是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猜你喜欢

部编佐藤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
例谈部编高中教材基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找词语
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大还是小?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佐藤海山的诗
一枚词语一门静
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