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赋能 提升“云花”竞争力

2018-09-06

创造 2018年5期
关键词:园艺花卉新品种

每年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云南是一个庞大的花卉王国。然而就在几年前,受限于品种品质等问题,这样的一个“拳头产业”也曾一度陷入“量高价低”的发展瓶颈。

好花才能卖高价,种出更高品质的“云花”成为云南花卉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诉求。

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可喜的是,近年来,云南花卉科研成果十分突出,花卉新品种数和种类均为全国第一。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的不断涌现,为云南花卉的品质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一个个科研成果的应用,都将汇集成最强动力,加速云南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鼓励为品种研发护航

鲜花,往往会让人产生美好、漂亮或浪漫的联想,曾经,“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看着再美的花,也觉得‘心痛’。”杨玉勇说。

63岁的杨玉勇是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1985年他投身于花卉种植。商标法公布后,杨玉勇赶紧注册了“杨月季”这个商标,由此打开了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大门。经过多年努力,杨玉勇于2002年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冰清”,并获得国家林业部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后,我才感觉到真正的底气。”杨玉勇感叹。

事实上,对于中国花农来说,想开拓国际市场并不容易。杨玉勇说,欧洲、美国、日本等市场早就有了各自的植物专利保护法,每一批市场上销售的鲜花,必须保证合法种植。

为鼓励创新,加强花卉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云南省相继出台了多个支持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09年,云南省颁布《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条例》,为花卉新品种研发创新保驾护航。2012年,云南省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采后处理技术体系,加快了鲜切花的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推动了整个鲜切花产业的升级发展。同时,云南省政府在每年的花卉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花卉企业和科研机构申报。

“自主研发新品种需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这几年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杨玉勇说,政府每年给企业减免60万元左右所得税,鼓励他们研发培育新品种。

加强职业院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的必要路径。为此,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诸多挑战和复杂形势,职业院校各个层面需要达成思想共识,加强协同配合,有效凝聚合力,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成效,为职业院校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引领和保障。

政策护持为新品种研发提供动力。到目前,云南省累计育成花卉新品种560个,全省拥有创新技术和专利100余项。

院所领军为自主产权发声

去年5月,由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历经4年精心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以“昂山素季”命名,作为友谊之花赠予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女士。该花以优雅高贵、优异稳定的栽培表现,成为爱、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传为佳话。

“昂山素季玫瑰”仅仅只是花卉所众多科研成果的一项。近年来,该所在科技部门支持下,致力于花卉新品种创新工程,建立了全国品类最为丰富、数量最大的花卉种质资源库,按“一种花卉一种育种策略”思路,构建配套的远缘杂交及胚挽救技术、倍性育种、分子育种技术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适合我国栽培环境及消费需求的鲜切花新品种277个,其中获国际授权3个,国家授权64个,育成花卉新品种数量居国内第一。

目前,该所自育品种占我国主产区云南主栽鲜切花品种的30%,并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向发达国家授权使用。这些新品种在我国西南、华东、华北、华中等切花主栽区及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规模化应用,带动了我国鲜切花产业从完全依赖国外,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再向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为辅的跨越式转变。

通过国家观赏园艺工程中心为创新平台,花卉所积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已与61家国内单位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在全国10个省建立了19个分中心、实验站及研究院;与8家龙头及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建立“互联网+花卉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研制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近70余项,率先启动了环保种植技术标准。获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一等奖6项。花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采后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领先全国。

平台创新领云花高质发展

一项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的诞生,离不开平台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成功探索出一条利用新平台培育新主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进而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辐射带动了云花大产业的发展。

众创空间集成了国内先进技术,形成了玻璃温室+废水回收系统+潮汐灌溉+天然气加温+智能传感器的智能精准化生产技术,减少70%的农药使用和80%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做到对环境无污染。

目前,通过众创空间的孵化培育,科技人员已领办创办了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云南集创园艺有限公司、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花卉园艺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已成功转化知识产权30多项,实现技术成果年产值4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花卉所已搭建起22个研发及创新创业平台,孵化了23个创业团队,科技人员与企业或合伙人合资成立的7家科技型企业成功转化自主知识产权30多项。其中,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成为西南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协同创新选育出300多个高抗绿色品种,研究集成“互联网+花卉绿色生产技术”,逐步替代云花传统生产模式;科技部第一批备案的“国家卉农星创天地”围绕花卉产业链布局,为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职业农民等打造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至今已入驻企业及团队54个,孵化创新型企业14家,培育科技人员和职业农民创业主体600余人;与知名花卉电商“花点时间”共建的花卉电商新平台,通过订单模式,在泸西等地建立高水平无土绿色种植鲜花基地,运用定制化的专用品种,实现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发投入给企业丰厚回报

最近,一项新的突破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由云南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该公司董事长董春富主持的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无土脱毒自有月季良种扩繁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两年的研发、实施,取得丰硕成果。据了解,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采用芽变、杂交、诱变等育种技术,培育出一批适合当地种植、市场前景好的月季新品种,其中“甜心芭比”获云南省林业局注册登记,“心相印”“红唇”“吻别”获国家林业局注册登记,而且还通过无土脱毒月季良种扩繁技术及产业化研发,总结出“无土脱毒良种扩繁技术”,实现了切花月季种苗无土脱毒良种扩繁一次成苗技术及产业化生产并使种苗质量达到进口种苗质量水平,其商品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到86.7%和98.6%,生产成本则降低15.17%,扩繁时间有效控制在2个月内。新品种通过扩繁并规模化生产推广,实现了成果的产业化并新增销售收入1088万元。

在云南,像锦海农业科技这样专注于研发的花卉企业,并不少见。今年3月,国家林业局公布2017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共有160个植物新品种获得授权,其中在13个蔷薇属新品种中有6个月季新品种来自云南。

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专注花卉品种研发,目前已引进国外品种500多个,自育实生单株2.5万个,自首个切花月季新“华贵人”在2008年获得授权以来,目前获得授权的非洲菊、康乃馨、切花月季新品种达30个,41个新品种通过初审,是目前中国拥有切花月季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较多、云南切花育种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近几年国内种植端对新品种的需求呈现钢性增长趋势。只要国内育种商时刻关注市场、了解生产环节痛点、着力构建高效的商业化运营体系,花卉产业前端品种研发环节,3-5年后将是企业一个新的利润增加点。”公司研发经理田连通说。

除锦苑公司外,昆明安祖花园艺有限公司、弥勒品元园艺有限公司等一批花卉企业,近年来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进展,得到了广泛应用。以玫瑰生产为例,在上述企业的种植管理模式下,玫瑰花亩均产量可达11.5万支,亩产值可达50万元,分别是全云南平均水平的3倍和10倍;盆栽玫瑰亩产值更可达100万元。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云花”也随之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加大品种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是企业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获取更大效益的内在动力。市场源于产品,产品源于技术,技术源于研发,研发源于研发体系的架构。企业竞争到最后,其实就是研发力的竞争。正是深谙这一点,所以许多企业都不惜巨资投入在技术创新研究上。而花出去的这些钱,也往往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精准智能助产业提质增效

在晋宁区昆仑花卉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一簇簇玫瑰花丛颇为壮观,有的经过修剪后露出嫩绿叶芽,有的枝叶茂盛初露花蕾。在花丛下可以看到,土壤旁埋着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到时间自动浇水,既节约了人力又能精准控制水肥的浇灌时间。这是合作社2016年引进的多头玫瑰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基地全部采用现代化标准温室。

现代化标准温室种植的花卉不仅能提高花卉的品质,而且病虫害少,标准化、智能化、无污染的种植模式正在晋宁推广。“多头玫瑰现在可以卖到七八元钱一枝,10枝一束就能卖到100多元,产值很高,如果示范种植、销售渠道、市场反映都稳定良好的话,就会向普通农户推广,扩大种植面积。” 昆仑花卉专业合作社社长洪海坤介绍说,整个合作社的花卉种植面积有2000亩,多头玫瑰试种了60亩,今年新品种示范种植还将扩大到110亩。

同样位于晋宁的米花园艺则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智能温室花卉精准种植体系,2.5万平方米的温室内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一台长手臂“摸花机”的塑料薄膜轻轻扫过每一盆花,通过“抚触”给它们外界刺激,帮助它们生长更好。

“除了修剪外,几乎所有养护种植都是全自动的,不用浇水、不用施肥,更没有农药化肥。”工作人员说,宝峰镇的这个智能温室系统按照欧洲A15标准建设,包括通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活动苗床潮汐式灌溉系统、水肥循环消毒灌溉系统、PRIVA计算机自控系统和施肥机等高科技设施,温室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十分环保。

“这个智能温室里,75天就能完成从种苗到开花,相当于一年可以种四季。”爱必达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李林说,晋宁基地3000万元的产值,要是在传统的花卉种植基地,则需要10倍到20倍的土地才能实现。这个智能温室系统让单位产能较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3倍,优品率即A级标准达到99%,而传统种植方式的优品率仅能达到30%到40%。

“云南是花卉大省,但和国际市场相比竞争力还不算强,未来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是云花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李林说,他们希望植根于这片红土地,把欧洲最先进的园艺设施和种植管理体系进行集成和优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园艺生产体系的样板,为中国花卉市场提供顶级标准的花卉品种,助力云花的转型升级。

年初,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和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中央农业气象站和土壤检测仪及其移动端-云端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云南米花园艺有限公司、银川彩叶园艺公司、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云南丽都园艺有限公司、云南尚美嘉花卉有限公司、昆明方德波尔格园艺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前期协作测试,这标志着云南花卉种植将通过精准化和智能化种植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向标准化智能化种植迈进的“云花”,未来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科技创新助力“花香云南”

猜你喜欢

园艺花卉新品种
李鱓·花卉十二开
青菜新品种介绍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园艺奇葩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花卉之二》
园艺系
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