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让语感教学走向更高效

2018-09-05赵春松

关键词:信息技术

赵春松

摘 要: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开放性、快捷性,让信息技术与语感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更让语感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感能力;积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92-1

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它是通过长期的语言感知和训练积淀而成的。夏丏尊先生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可见语感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多么重要。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如果在学生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开放性、快捷性,不仅能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更让语感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大量阅读,广泛积累,积淀语感

敏锐的语感源于大量的积累,而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进行语感积淀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须有145万字的阅读量,只有阅读的量上去了,学生才会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才会增强,语感能力才能初步形成。

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在课前就做好了相关的课件,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音频、视频、文字等形式的学习资源。课堂中,我组织学生在播放的音乐和背景画面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学生不仅仅读得声情并茂,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美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了解后再读,这时候的朗读就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其实,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朗读中不断的提升,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助力。朗读后,再组织学生以小导游的角色将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点讲述出来,有了前面音乐的渲染和朗读的积淀,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加进了自己理解性的语言,丰富了语言,培养了语感。课后,我又让搜集描写田园风情的文章再配乐读一读,再通过“为你诵读”的APP将自己的朗读音频上传到班级群中,让本班老师和同学都能欣赏到朗读者优美的朗诵,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学习者语感能力形成带来的收获。

二、品词析句,领悟意蕴,深化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们经常对于一些重点句段让学生进行品析,也许是一个词,也许是一个句子。有品有读有析,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积淀,教师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心灵中的文学园地才有可能生机盎然。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功,成为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作家写作是无不追求“言简意约”“用意十分,下语三分”,都力求以最精炼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深刻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对文章中的某些字词,某个句段细细研究一番,通过反复揣摩比较深刻体会,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迅速捕捉,直接领悟语言深层意蕴和弦外之音。如在教学《第一场雪》的“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时,我首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雪后美景的词和句子,學生很快找出“粉妆玉砌”这个词来形容雪后白茫茫的世界。但对于粉妆玉砌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只能作一个概念化的讲述,因此文本语感就不是很到位。此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雪后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再配上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视听的环境中再朗读课文,这时学生的理解可谓是准确到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词语“粉妆玉砌”的理解,不但说出了本义,而且说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还能用“白茫茫”、“晶莹透亮”等词来描述雪后美景;另外学生还找到了“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两句,我又让学生对比着读“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雪球儿”这两句,学生很快体会到“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些叠词描绘出了雪后景色的美丽形态和灿烂夺目的光彩,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已有理性认识,这样在指导朗读时就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

三、丰富情境,形象感知,丰厚语感。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的那种“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云课堂”等方式在教学相互融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对言语对象形成多侧面的、较完整的形象感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思维和进阶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助力学生语感进阶方面,在是这样做的。如教学《丰碑》一文,文中第13自然段这样写道:“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时,我首先将课件定格在军需处长冻僵时的画面上,接着我在音乐声中插入一段音频:可敬的军需处长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形象却跟云中山一样高大,伟大精神永存我心。而后,音乐变得激越起来。课件中的画面上飘起了雪花,风声响起,画面右侧字幕一行行出现,我开始引读,学生看画面和字幕接读:听,风 ,雪 ,大雪 ,他成了 。此时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情绪被激起,对语言文字有了更丰富的体悟,当我再指名配乐朗读,学生在读“更狂”、“更大”和“晶莹的丰碑”几处时,格外动情。我知道,此时的他们已进入了情境,领略到了语言的内涵,体会到了文字的温度,触摸到了情感的内核。我趁热打铁再让学生质疑、解疑。有的学生说风雪是在哭泣,风声是战士们内心的呐喊,并在我的点拨下说出了丰碑不仅指军需处长的身体,更是代表着一种不朽的精神。可见,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秘妙,形成丰厚的语感表现力,让语感向更高的阶层发展。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持之以恒地训练,扎实有效地积累,不断提升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