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评价开启中医药国际化的大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刘建平教授团队介绍
2018-09-05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正式成立于2005年5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创新引智基地的项目建设单位。中心是教育部211重点学科、985创新平台建设单位,并于2008年成为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INCLEN)批准成立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机构(CEU)及国际Cochrane协作网补充替代医学领域中医药分中心。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循证中医药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2016年,在循证医学中心基础上成立了临床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教研室,面向全校开设《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循证护理》、《临床科研设计思路与方法》等相关课程,与国内外合作开展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导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人才。目前团队共有8位成员,中青年教师7人,拥有两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两位北京市优秀人才,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详见图1)。
一、学术研究
1.研究思路
循证医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在全世界各科医学领域内得到认可,已经成为世界医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将当前能够获得的最佳证据、医生的经验和技能,以及患者的价值观和选择性偏好相融合,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
刘建平教授率先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并带领团队致力于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①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②促进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从经验医学向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发展;③通过研究综合法对中医药疗法进行系统性评价,找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病种和应用领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④通过严格设计、实施和报告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其他适用性较强的非随机研究方法,对具有潜力的中医药疗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为推广使用中医药疗法提供证据基础;⑤在中医药的临床评价过程中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图1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部分教师合影
2.研究方向
刘建平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方向为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团队完成了国家973项目《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循证医学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中应用的方法学研究》。该项目创新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疗效进行全面评价,将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与队列研究相结合,获得了辨证论治过程疗效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中医复杂干预疗效产生的模式和影响因素,探索性地将定性研究结果用来辅助解释队列研究结果。该项目还就队列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方法学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该项目出版专著《循证中医药定性研究方法学》,发表相关文章12篇,并获得科技奖项。该项目推出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临床研究方法在中医药临床评价领域受到了重视。
图22017年刘建平教授当选为国际补充医学研究学会主席
刘建平教授团队完成了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课题《临床评价研究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该项目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SOP制定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地考察调研工作,根据中医药临床研究特点制定了临床研究项目管理规范7项以及临床试验相关SOP共计21项。
在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的资助下,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共同构建了中英双语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库,并于Cochrane协作网Central数据库对接,为中文中医药研究成果提供了被国际学者检索到的途径。项目也建成了中医药临床试验技术支撑平台,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国际注册、随机化、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服务。
图3刘建平教授指导教研室教师备课
在973课题的基础上,团队骨干成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教育部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开展了关于技能型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部分随机化临床试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调查、指南和共识、临床路径等方法学研究,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数十篇SCI文章。
3.学术奖励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在刘建平教授的带领下,荣获多项殊荣:2016年,《中医临床研究标准化建立及其在妇科的应用和发展》项目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循证证据的产生与方法学规范研究》项目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自然科学类三等奖;2014年,《基于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项目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0年,《用于中医疗效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项目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图4本科生国际化教学
表1 循证中心近年来代表性论著
图5中心教师主编、参编的部分国家级教材与专著
团队作为方法学支撑团队,为数十项各级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南、临床路径、证据综合、横断面研究、定性研究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平均每年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公益性培训二十余次,无偿技术支持百余次。
图6国际化的循证中医药研究平台
二、国内外领先的中医药循证评价平台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循证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
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循证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承担了16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任务。参培人员为各基地科研骨干和管理骨干,参培人数累计超过2000人,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
中心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首都发展项目和首都特色项目的方法学评审、论证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质控的工作。
3.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机构
中心承担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临床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任务。面向全社会的医学和科研工作者,定期开展方法学培训班,传播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知识和技能。
4.Cochrane协作网中医药分支机构
自2016年至今,教研室作为Cochrane图书馆简体中文全球唯一的翻译组织,负责Cochrane最佳循证医学证据的汉化、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公众号推送等工作,超额完成合作协议承诺的内容,将项目融入教育课题,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好评。中心教师及研究生自2000年以来共发表Cochrane系统综述30余篇,目前Cochrane系统综述的影响因子已超过6分,位居综合医学期刊全球排名前7位。
5.搭建国际化临床研究平台
在中心学术带头人刘建平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主持承担科技部973中医理论专项课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澳中医临床研究平台建设》等一批项目,建设了达到国际化水准的中医临床研究和数据平台,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人才,均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多年来,中心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深造,为青年教师们创造了国际化、开放式的能力发展机遇。
6.与国际医学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公司合作
2018年,中心与国际医学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公司合作,将中医药名词术语纳入医学文献检索范围。
三、科研团队及科研支撑条件
1.团队构成
中心及教研室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人,包括正高2名,副高3名,讲师3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60年代出生1人,70年代后期3人,80年代4人。
图72006年,循证中心邀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GeorgeLewith教授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访问交流
图82015年,刘建平教授团队师生参加在德国举办的补充替代医学年会
图92015年,刘建平教授团队师生参加在韩国举办的2015International CongressonComplementaryMedicineResearch国际大会
图102017年,循证中心刘建平、费宇彤教授在德国柏林与以色列Clalit机构EranBenArye教授就肿瘤整合医疗合作研究进行交流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是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学科下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学科招收单位。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多年来培养包括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中医循证医学和科研方法学人才(图1)。
图112017年,刘建平、费宇彤教授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GordonGuyatt教授在Cochrane年会上的合影
图122017年,刘建平教授团队师生参加在南非开普敦举办的Cochrane2017GlobalEvidenceSummit'Usingevidence.Improvinglives.'国际大会
图132018年,刘建平教授团队师生参加在美国举办的2018InternationalCongress
2.团队的学科归属
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之下、经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属国内高等中医院校首次且唯一的特色创新学科,该学科亦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中医循证医学二级学科,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重点学科是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五个研究方向之一,得到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支持。
四、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1.科研成果
中心及教研室科研产出突出,SCI论文投入产出比位居全校前茅。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90篇,人均23.75篇,每人每年4.75篇;其中SCI85篇(影响因子累计212.5),平均每人每年2.125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11篇;核心期刊105篇,平均每人每年2.625篇。本教研室人员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除去本中心一作或通讯的文章)61篇,其中不乏JAMA、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BMJ、Blood等顶尖医学期刊。(表1)
在中医临床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领域,教研室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在循证医学系统综述领域优势尤其明显。中心是国际补充医学研究学会(ISCMR)主席单位(刘建平教授为首位当选的来自亚洲的主席),该研究会是国际范围内传统医学与整合医学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图2)。
中心共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级、部局级项目和课题30余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引用3400余次。中心现有在读博士后7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2名。
2.教学成果
教研室承担大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必修课,开设《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大学生科研实践指导》选修课;承担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循证医学基础》、《临床研究英语应用》教学;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方法学讲座—临床流行病学》、成人教育《医学统计学》课程。人均年学时350学时。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课题,探索教学改革,PBL教学、科研产出导向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各门课程中得以应用(图3)。
2015年和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邀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of Southampton)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SydneyUniversity)专家两次开设了具有创新性的循证医学国际培训课程,取得了很好效果,并发表了SCI教育论文《Developmentanddeliveryofanevidencebasedmedicineprogrammefor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studentsusinganinternationalcollaborativeapproach:Anactionresearchproject》(图4)。
教师们积极主编、参编循证医学类与医学统计学类教材和专著,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的主编或编委。其中刘建平教授主编的十一五研究生教材《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被翻译成韩语出版(图5)。
3.国际交流与合作
(1)中医药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心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中医药研究的合作,包括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补充医学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中心、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伦敦南岸大学、挪威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临床试验中心(图6)。
图14 国外媒体对Elsevier与循证医学中心首次开展中医药合作的报道
图15循证医学中心与Cochrane图书馆合作,负责Cochrane循证医学证据的汉化工作
图16Cochrane中文版循证医学证据推送微信公众号
中心每年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京进行学术交流(图7)。在刘建平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中心教师及研究生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性会议,并在大会上做口头汇报及壁报展示,与国外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在国际上传播了循证中医药的理念(图8-13)。
(2)国际爱思唯尔Embase数据库中医药主题词库建设
图172018年“国际衰老研究峰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右一)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刘维林会长(左一)代表本次大会向刘建平教授与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GeoffRosenfeld颁发荣誉委员聘书
中心为Embase数据库构建中医药主题词库和目录树。Embase数据库是与美国PubMed数据库齐名的国际著名数据库,是目前科研检索必检数据库。构建中医药主题词库和目录树可以大大提高中医药文献在Embase数据库中的检中率,对于促进中医药研究结果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项工作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图14)。
(3)Cochrane最佳循证医学证据汉化与传播
Cochrane图书馆是当今国际最具权威的证据总结和传播学术机构。其证据概要及时、简要,对于传播最新医学证据、改进医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教研室是Cochrane图书馆简体中文全球唯一的翻译组织,负责Cochrane最佳循证医学证据的汉化、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公众号推送等工作,超额完成合作协议承诺的内容,将项目融入教育课题,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好评。目前招募国内外志愿者238人,共完成摘要与简语概要翻译400余篇,podcast播客20篇(另有20篇正在翻译与审校中),blogshot 14篇,共计40余万字。秉持着优先汉化和推广传统医学与补充替代医学内容的原则,中心微信公众号以每周5个推送的速率推送及宣传着汉化的Cochrane最佳证据(图15、16)。
五、结 语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成立13年以来,在中医临床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学术教育与合作、提高中医临床研究国际化发展、规范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创新学科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推动中医国际化、现代化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有望在中医国际化和国家“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