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2018-09-05余伟宏卢国樑冯永洪王新强邓锐斌
余伟宏,卢国樑,冯永洪,王新强,邓锐斌
(东莞市中医院脊柱骨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脊柱外科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是常用的固定方式,但研究表明,术后患者易出现吞咽困难、损伤食道等并发症[1]。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固定方式,弥补了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的不足,手术操作简单,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32~59岁,平均年龄(42.4±4.7)岁,病程7~27个月,平均病程(15.3±1.7)个月。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1~60岁,平均年龄(42.6±5.7)岁,病程7~28个月,平均病程(15.6±1.5)个月。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常规进行暴露。分离气管食管鞘与颈动脉鞘,将椎体钉拧入,将 Caspar撑开器连接,打开椎间隙。常规处理骨性终板后将椎间隙充分撑开。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椎间融合器大小后,在融合器中空部填入自体骨后置入椎间隙内,拧入锁定螺钉[2]。术后进行止血缝合伤口操作。
对照组前期操作同研究组。在椎间融合器置入时进行颈前路钢板固定。
1.3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改良的(JOA)评分[3]、Odom评级、术后2 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
Odom评级判定标准: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情况改善,临床症状缓解判定为优;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情况未改善,临床症状有少量残留判定为良;临床症状有少量缓解判定为一般;未达以上标准为差[4]。
脊髓神经功能采用JOA评分评定,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越好。
2组患者吞咽困难评估采用椎前软组织厚度及The Bazaz-Yoo Dysphagia Index[5]评定。椎前软组织厚度使用电视透视吞咽研究进行评定[6]。
2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情况采用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7]进行判定,植骨融合情况采用 Vaccaro等标准[8]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63.2±12.6)min与对照组(71.8±13.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5,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3.6±14.6)mL与对照组(86.2±14.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4,P>0.05)。
2.2 2组患者Odom评级及JOA评分比较
2组间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术前总评分比较t=0.36,P>0.05,术后12个月总评分比较t=0.74,P>0.05。见表1—2。
表1 2组患者Odom评级对比
表2 2组患者JOA评分对比 分
2.3 2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及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比较
研究组椎前软组织厚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后2 d及术后12个月时与对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及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对比
*P<0.05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目前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而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螺钉移位、松动等情况,增加医源性损伤。并且颈前路钢板可能侵蚀患者咽部,引发患者出现后咽瘘或咽气管瘘。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固定系统,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植骨融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可以达到节段生物力学的即刻锚定,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避免单独使用钢板内固定的不足,螺钉和钢板是整体系统,螺帽可以完全嵌入融合器,避免出现螺钉移位、松动等情况,并且植入后不需要钢板另外固定,避免过度剥离邻近组织,因此降低损失,且没有前路钢板阻碍食道,避免刺激食管,因此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较低。在术后吞咽困难方面,研究组椎前软组织厚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后2 d及术后12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打开椎间隙进行减压后置入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其不会突出于椎体前缘,避免融合器对患者食管造成刺激,并且减少融合器与颈椎前方软组织接触,降低粘连增生和肿胀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相较于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而言,对软组织牵拉较少,并剥离伤椎,因此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