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2018-09-05郭威张路坤徐六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横断面载量骨密度

郭威 张路坤 徐六妹

作者单位: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郭威),感染科(张路坤、徐六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将CD4 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使其发生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进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对HIV感染患者应用HAART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其成为该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2]。本次研究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应用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根据治疗时间分为A组(治疗时间<3个月)、B组(治疗时间1~3年)、C组(治疗时间超过5年),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 27~53 岁,平均(37.9±2.6)岁,体重 53~67kg,平均(58.9±2.4)kg。A 组:50例,男 29例,女 21例,年龄 29~57 岁,平均(38.1±2.4)岁,体重 51~69kg,平均(59.1±2.2)kg;B 组:50例,男 30例,女 20例,年龄 28~55 岁,平均(37.6±2.3)岁,体重 50~68kg,平均(58.6±2.1)kg;C 组:50例,男 31例,女 19例,年龄 29~58 岁,平均(38.2±2.5)岁,体重 54~70kg,平均(59.2±2.6)kg。患者纳入标准[3]:临床确诊为HIV/AIDS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的脏器疾病者,代谢性以及免疫性疾病者,肿瘤患者[4]。两组患者性别、体重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①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中A组、B组、C组均应用HAART方案治疗,由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共同治疗,即应用替诺福韦酯(生产厂家:加拿大 Gilead Sciences Inc.;注册证号:H20120568)+利托那韦(生产厂家:德国 Abbott Laboratories Limited;注 册 证 号:H20110261)+依非韦伦[生产厂家:澳大利亚 Merck Sharp &Dohme(Australia)Pty. Ltd.;注册证号:H20080208]对患者治疗,予患者口服200mg替诺福韦酯+100mg利托那韦+200mg依非韦伦,2次/d,A组疗程<3月,B组疗程1~3年,C组疗程>5年。观察治疗后骨密度变化。②骨密度测量方法: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仪(由GE公司生产)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测量,根据骨硬度指数(SI)对骨密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宽波段超声衰减(BUA)、超声速度(SOS)。所有的测量工作由专人负责,受试者均统一对右足跟骨进行检测。③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检测方法:采取患者空腹时间超过8h的静脉血液,置于离心机离心处理后取血浆并放置在温度为-80℃的冰箱中备用,应用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以及Kappa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同时保证RANKL试剂盒批内变异数不超过3%。④CD4+T细胞数检测:应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患者的CD4+T细胞数进行计算。

1.3 指标判定标准①骨硬度指数[5]:SI=0.67×BUA+0.28×SOS-420。②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硬度指数表示为S,S=(测定骨密度值-正常人平均骨密度)/正常人骨密度标准差。骨密度以WHO组织中的标准[6],骨质疏松标准:跟骨密度与同性别成人峰值骨量均值比较,下降≥2.5个标准差;骨量减少标准:下降标准超过1个标准差但不超过2.5个标准差[7]。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研究数据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予以χ2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跟骨骨密度结果经过HAART治疗,治疗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发生死亡,3例脱落病例,共剩余42例,将剩余患者的骨密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跟骨骨密度和HAART治疗时间之间为负相关(r=-0.365,P=0.034),见表 1。

表1 患者跟骨骨密度SI、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

2.2 组间病毒载量、横断面CD4T细胞数结果研究组中A组、B组、C组的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横断面CD4+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横断面CD4+T细胞数逐渐升高,见表2。

表2 组间病毒载量、横断面CD4+T细胞数结果

2.3 研究组治疗后RANKL水平结果治疗后B组、C组RANKL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研究组治疗后RANKL水平结果(±s,pmol/L)

表3 研究组治疗后RANKL水平结果(±s,pmol/L)

组别 例数 RANKL水平A组 50 191.81±24.32 B组 50 246.82±70.52 C组 42 386.72±106.41 t/PA vs B 12.579/0.000 t/PA vs C 7.536/0.000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16例,乳酸性酸中毒5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外周神经病5例,其他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

3 讨论

HIV感染患者在采取HAART治疗后,其骨量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8],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长期的药物治疗,不仅副作用多,还易造成骨代谢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疏松性骨折,因此,骨量降低成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9]。目前,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问题存在极大的争议,且HAART治疗不同时间对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因此,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10]。

骨密度是预测骨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之一[11],本次研究中对健康患者、应用HAART治疗但治疗时间不同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发生死亡,3例脱落病例,共剩余42例,剩余患者骨密度、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跟骨骨密度、HAART治疗时间之间为负相关,该结果说明应用HAART治疗能明显减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2]。研究组中A组、B组、C组的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横断面CD4+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150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病等。对该结果详细分析,会发现病毒载量、横断面CD4+T细胞数与骨密度降低具有密切的关系。核转录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是成骨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中典型的同源三聚体膜连接蛋白,可由活化的T细胞等通过溶蛋白裂解或选择剪接的方式分泌,在淋巴结、胸腺、乳腺和肺组织中高表达。大多数已知刺激破骨细胞形成和活化的因子诱导髓样基质细胞表达RANKL[13]。在经HAART治疗后,RANKL水平明显升高,说明RANKL水平在骨代谢的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升高后对骨代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导致骨密度降低。为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临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方案,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并针对具体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例如胃肠道反应患者则予以禁食护理,减轻胃肠道压力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HIV病毒载量、RANKL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两者在引起骨密度降低中具有协调作用的关系[14]。本次研究应用替诺福韦酯+利托那韦+依非韦伦对患者治疗,结果发现,在短期内患者骨密度下降不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持续治疗跟进,则骨密度会显著下降[15]。由此说明,不同的治疗时间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不同,但是具体降低的原因本次因研究样本量过少未予以探究,可在今后的研究中作更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要做好骨密度的检测,定期进行复查。

猜你喜欢

横断面载量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种植修复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2014年某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中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