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代谢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性能评估

2018-09-05夏红灯胡天钰史德宝吕礼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

夏红灯,胡天钰,史德宝,吕礼应,李 涛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贫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体内铁摄入减少、铁丢失过多、铁需求增加引起的体内铁储备耗竭,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骨髓细胞学检查结合铁染色是临床诊断铁缺乏的金标准,但该法需行骨髓穿刺,技术要求较高,损伤性大,检查耗时,患者依从性较差[2]。近年来,铁代谢指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ST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不饱和铁结合力(unsaturated iron binding capacity,UIBC)、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sTfR),可帮助判断和评价铁在机体内的代谢、储存和利用等及IDA的疗效监测,简单易行。以往研究[3-5]关注较多的是铁代谢指标协助IDA与其他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该研究以铁染色作为IDA诊断标准,分析铁代谢结合血常规指标在I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铁代谢指标对IDA的诊断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血常规检查后,怀疑IDA并行骨髓穿刺铁染色,后被诊断为IDA患者,且进行铁代谢检测患者102例,其中男36例,女66例,年龄15~85岁,中位年龄47岁。健康对照为2016年4月~2016年8月行健康体检者,共57例,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3岁,均无贫血史,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20 g/L。

1.2仪器与试剂铁代谢指标检测采用Modu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Roche公司);血常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tem公司);检测中所使用检测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均为仪器厂家配套试剂。SI、UIBC检测采用比色法,STF、FER、sTfR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TIBC与TS 为计算项目,其中TIBC=UIBC+SI;TS=SI/TIBC×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IBM公司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型变量通过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检查数据正态性,以P>0.05表示数据呈正态分布。偏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铁代谢指标诊断IDA的曲线下面积(the weighted area under the cueve,AUC),计算各点数据,采用最小距离法获得诊断IDA的最佳临界点(cut-off value),计算最佳临界点时,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联合诊断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行ROC曲线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个体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表1显示IDA组和健康对照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IDA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 012.5,P=0.705);IDA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Hb、血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均小于健康对照组(Z=5 789、5 814、 5 814,P<0.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均小于健康对照组(Z=657、403、224,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大于健康对照组(Z=47.5,P<0.001)。IDA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果显示,两组间STF、TI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2、0.208);SF及SI、TS均小于健康对照组(Z=5 286、5 699、5 651,P<0.001);UIBC、sTfR均大于健康对照组(Z=709、190,P<0.001)。

表1 研究个体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M(P25,P75)]

2.2各铁代谢指标诊断IDA的价值表2和图1显示,SF、SI、TS、sTfR、UIBC、TIBC、STF铁代谢相关指标对IDA诊断的ROC曲线相关参数,包括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佳临界点采用最小距离法确定,兼顾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大。SI的AUC面积最大为0.980(0.956~1.000),其次为TS 0.972(0.945~0.999)、sTfR 0.967(0.937~0.997),而TIBC及 STF最小分别为0.560(0.473~0.648)、0.554(0.466~0.642),SF、UIBC中等分别为0.909(0.865~0.954)、 0.878(0.824~0.932)。当SI临界值为9.95 μmol/L时,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大分别为0.961、0.982。阳性预测值上,TS最高为0.989,其次为SI及sTfR,分别为0.980、0.979;阴性预测值上,SI最高为0.932,其次为TS及sTfR,分别为0.918、0.872。阳性拟然比方面,SI最高为53.389,且SI的阴性拟然比最低为0.039 7。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后,7个铁代谢指标联合诊断IDA结果显示,AUC面积达0.990(0.977~1.000),特异性升高至0.992,阳性拟然比为118.872,诊断性能明显升高。

3 讨论

IDA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常见类型,其诊断依据临床结合实验室的综合判断。骨髓铁染色是反映储存铁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需行骨髓穿刺,创伤较大,患者接受程度较差,不宜作为常规检查和疗效监测指标[2],且在感染时,RBC利用铁能力降低,导致细胞外铁正常,内铁堆集影响结果判断,用于IDA诊断灵敏性较差。因而有必要寻找能够较敏感反映机体缺铁,且方便复查监测病情发展的实验室指标,以及时正确诊断并予以指导。本研究收集骨髓铁染色诊断的IDA患者102例,与57例健康无贫血个体进行比较,分析铁代谢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在I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铁代谢指标对IDA的诊断性能。

IDA组RBC、Hb、Hct均小于健康对照组,为贫血的特征表现,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MCV、MCH、MCHC均小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怀疑IDA。此时患者应行铁代谢检查,SI、SF及TS均小于健康对照组,提示IDA患者储存铁减少;而UIBC、sTfR均大于健康对照组。 ROC曲线分析,SI的敏感性最高达0.961,阴性预测值为0.932,阴性拟然比为0.039 7,可见SI为反映IDA储存铁的灵敏指标,可较灵敏地排除IDA的诊断;且其特异性最高达0.982,阳性拟然比最高达53.389,也为IDA较好的诊断指标。TS通常认为是动用铁的最好指标,为转铁蛋白饱和度,即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100%。本研究中,TS的AUC为0.972(0.945~0.999),当TS的最佳临界值为19.10%附近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1、0965。sTf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能特异性地与血浆中携带铁的STF结合并经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将铁转移至细胞内[6]。幼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膜STF逐渐减少,并经水解被释放入血中而成为sTfR,sTfR的表达在mRNA水平受铁的负反馈调节,在储存铁耗竭后至贫血产生的过程中,各项铁代谢指标尚未明显变化时,sTfR已开始升高,其不仅能敏感地反映骨髓RBC生成过程中缺铁的程度,并于体内铁储存状态密切相关,不受炎症、肿瘤和肝脏疾病的影响,稳定可靠[7]。Skikne et al[8]研究发现,在储存铁减少阶段,sTfR就会升高,随着储存铁的进一步耗竭导致组织缺铁时,sTfR升高更加迅速明显,并与组织缺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sTfR的最佳临界值为4.245 mg/L附近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22、0.965。此两者指标的特异性均较高,阳性拟然比分别达27.171、26.343,也可作为IDA诊断较好指标,与相关文献[6,9]研究结果相似。

表2 铁代谢指标诊断IDA的相关参数

图1 铁代谢指标诊断IDA的ROC曲线

SF是反映机体储存铁最敏感的指标,但其同时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或肿瘤等影响下也会升高,从而影响其缺铁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研究中,SF在最佳临界点29 μg/L时,敏感性较低为0.775,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尚可分别达0.895、0.929,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UIBC与SF相似,敏感性较低,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77、0.921,也可辅助诊断IDA。

STF为血浆中主要含铁蛋白,负责运输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和从消化道吸收的铁,其由肝脏中的合成受铁代谢的影响,铁缺乏导致合成增加,铁负荷过重则合成降低,但STF又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也就是说在炎症和恶性疾病时其血清浓度会降低[9]。本研究中,STF与TIBC的AUC面积最低,分别为0.554(0.466~0.642)、0.560(0.473~0.648),敏感性及特异性也均较低。ID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TF及TI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DA患者铁缺乏,TIBC及STF均应升高,而本研究中并未显示差异,可能和所选病例自身状况相关。IDA患者在铁剂治疗后,相应地STF及TIBC应降至正常范围,故虽然研究显示STF及TIBC 诊断IDA性能不佳,但仍可作为IDA疗效监测指标。联合7个铁代谢指标诊断IDA,AUC面积升高达0.990(0.977~1.000),特异性升高至0.992,阳性拟然比为118.872,诊断性能明显升高。

猜你喜欢

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保靖苗族龙纹饰的艺术特异性与文化基因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