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原日报》:讲好“精准扶贫脱贫”主题报道故事

2018-09-05薛正荣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固原日报攻坚

□ 文/薛正荣

内容提要 近年来,《固原日报》通过专栏、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典型报道、系列评论、理论专刊等,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景式挖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力求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

一、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及讲好故事的思想基础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扶贫开发提升到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第一个百年梦的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何讲好故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基础。《固原日报》认真落实固原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聚焦大事抓好重点宣传,紧贴中心工作抓好主题宣传,围绕社会热点抓好舆论引导,精心抓好议程设置,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主题报道,“讲好固原好故事,传播固原好声音”,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为固原脱贫攻坚发出响亮声音。

二、深入开掘主题,形成协同合力讲好故事

近年来《固原日报》一是组织开设“两个带头人风采”“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 “闽宁协作20年(19 96-2016年)”“走好新的长征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奋斗 我幸福——脱贫光荣户的故事”“培育新时代农民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专栏,用专栏讲好故事;二是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新闻大赛”活动,用新闻大赛活动讲好故事;三是组织“销号村的脱贫路”“闽宁协作 山海相连”“喜迎十九大 决胜主战场”等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典型报道,用这几种方式的报道讲好故事;四是抓好专栏评论和系列评论,用评论讲好故事;五是办好理论专刊,用理论专刊讲好故事。通过专栏、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典型报道、系列评论、理论专刊等互文性文本讲好故事,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景式挖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的主题,力求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广 度。

从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到2016年7月,《固原日报》“咬定目标基于实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见报1 7 6期,刊发稿件18 4篇。对固原市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进行报道,全力反映全市上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步伐和进程。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脱贫攻坚新闻大赛”活动刊发稿件60多篇。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考察时,深入宁夏固原农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就宁夏固原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考察。在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调研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固原日报》结合习 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农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时的指示精神,结合固原市委组织开展的“走好新的长征路、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学习讨论等活动,及时组织开设“走好新的长征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接力脱贫攻坚“新长征”,走好新的长征路。从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走好新的长征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见报19 0期,刊发稿件19 8篇。报道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大力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扶贫效果,切实推动脱贫攻坚进 程。

2015年9月,固原市委创造性实施了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壮大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固原日报》“两个带头人风采”专栏,对该工程进行持续报道。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考察时,肯定了“双带”工程做法。2017年12月15日至16日,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现场会在固原市召开,国务院扶贫办、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9个相关部门单位及28个省市区代表齐聚固原,交流经验。

从2017年8月起至2018年4月,“销号村的脱贫路”“闽宁协作 山海相连”“喜迎十九大 决胜主战场”等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典型报道,刊发稿件100多篇。围绕“贯彻自治区贫困县(区)委书记座谈会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开展‘干部作风转变年’活动”“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教育年’活动”等撰写刊发系列评论,出版理论专刊30 期。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再次强调,到20 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的一件件生动事例,一个个生动创举,有力地再现了固原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面貌。它使固原干部群众深刻地认识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别于一般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政治任务。它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小事,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国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 现。

三、创新叙事结构形式,重点抓好故事主角和细节

“西方叙事学通常将叙事学研究分为两个层面—故事和话语。故事层面所探讨的是叙事作品中的内容,即讲述了什么。话语层面探讨的则是如何讲故事,既形式与技巧层面的研究。所以有言称,叙事学研究的就是叙事文本的‘内容的形式和形式的内容’”。[1]“我们在新闻学的叙事研究中沿用了两分法,但是考虑到新闻作为一种非虚构性的叙事类型,为廓清‘新闻事实’与‘新闻故事’在概念上的可能混乱,将之界定为‘新闻叙事语法’与‘新闻叙事话语’两个层面。新闻叙事语法研究事实与事实的组合,即新闻‘说什么’,系‘故事’层面;新闻叙事话语结合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对新闻叙事文本技巧与形式,如时间、结构、语境、寓意、修辞等各方面展开分析,即新闻‘怎么说’,即‘说话’层面。”[2]新闻是一种叙事文。新闻叙事,人物是故事的基本元素之一。《固原日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讲故事,紧扣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讲群众自己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坚持为群众写作、为人民放歌,扎根群众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用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

讲好故事,要特别注意细节描写。新闻因“人”而生动,要写好人、表现人,靠什么?一条重要的法则就是细节,因为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不同的人讲故事,会有不同的路数技法,但把故事讲得精彩,都少不了真实;逼真地还原生活,真切地展示情怀,少不了生动,有具体的细节、细腻的语言、生活的气息,这样我们所讲的故事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4]

2016年4月19日,《固原日报》一版刊发记者文丽荣和柳睿采写的《石羊妇女三样宝》一文,全文选用三个典型事例,对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石羊村妇女发展养牛业“特别”技能进行报道。其中,有一个事例是养牛大户马生梅能够用一把卷尺称出“牛”的体量。作者通过人物正面细节描写,展示了马生梅“惊人”的才能。不仅让人们见识了马生梅在养牛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化能力,也给这则报道增添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感染力,妙趣横生。

“听说你一把尺子就能‘称’出牛的体重?能不能现场演示一下?”对这项特殊技能,记者很好奇。

马生梅笑笑不语,提起一把钢条卷尺进了牛棚。

走近一条安格斯母牛,拉开卷尺,量胸围、测体长。黄牛没一点“牛”脾气,温顺地任由马生梅摆布。

不几分钟,马生梅报出一个数:5 7 0公斤。

“怎么算啊,有什么诀窍吗?”此刻,好奇变成了惊奇。

“简单得很,就是套了一个数学公式:胸围×胸围×体斜长10 80 0。”马生梅很淡定。

最后,作者补充说明马生梅养牛有这样一种技能,是多次参加村里、合作社培训班学来的。有了这个本领,她和牛贩子打交道时,牛贩子“哄”不了 她。

《固原日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故事中,有很多类似的事件、人物和景物细节描写,成为一则又一则精彩故事画面。

文体文本风格特点鲜明,叙事立足 “真“,强调”短“。以通讯文本为例,有的篇幅还不到500字。比如2018年4月5日《固原日报》一版刊发的记者段凤蓉和郑琪撰写的题为《贫困户变身致富带头人》一文——

隆德县沙塘镇清泉村村民王牛子今年50岁,家中7口人。父母年龄大,常年疾病缠身,3个孩子都上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2015年,王牛子家被确立为建档立卡户,镇上的帮扶干部来到王牛子家,鼓励他从产业发展上办法。王牛子与家人商量后,决定修圈舍,发展养殖。帮扶干部协调,将村上闲置的土地承包给王牛子种草,还带他到信用社办理了贴息贷款。从此,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王牛子总是在圈舍或地里忙碌着。

2017年年底,他家牛存栏6头、猪存栏50余头,收入达到10万元。生活有了改观,加上镇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他更坚定了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的信 心。

如今,王牛子还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他把学到的养殖知识和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成一套简便易学的养牛技术,随时随地向村民传授,鼓励大家积极发展养殖业。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新增养牛大户3户,户均养殖肉牛4头,王牛子也成了全村养殖户的主心骨。

讲好故事,《固原日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报道,用“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有效传达了党的声音,及时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发挥了主流媒体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为脱贫攻坚谱写了新的篇章。

【注释】

[1]杨振武:《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新闻战线[J],2016(3),第9页。

[2]何纯:《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第32页。

[3]颜芳:《紧扣一个“重” 聚焦一个“人”》,中国记者[J],2016(5),第9 7页。

[4]辛义生:《新闻报道中的“黄金笔法”》,新闻战线[J],2018(1),第11 7页。

猜你喜欢

固原日报攻坚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灵感日报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固原出土一枚汉代五铢压胜钱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