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入智能互联新时代:中国新媒体发展趋势

2018-09-05唐绪军黄楚新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内容发展

□ 文/唐绪军 黄楚新 王 丹

内容提要 2017年,在国家新战略的引导下,我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要求和新任务。当前,国家通过多重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行进行互联网治理,网络发展进一步规范化。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新业态频出,媒体融合进入系统性创新时期,内容付费和知识服务掀起新内容变革。以智能互联为标志,中国新媒体发展步入新时代。

一、国家新战略:我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要求与新变化

当前,国家科技创新力和网络竞争力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聚焦社交媒体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面对新传播技术的快速更新,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微传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下,中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也对中国新媒体传播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期待。一方面,需要明确在新媒体领域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以新思路应对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媒体使用、体验需求与新媒体内容、传播方式和手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之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如何进行网络与新媒体建设,发挥新媒体的牵引作用至关重要。

进行网络技术自主创新发展是当前新媒体建设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1]网络传播手段和技术自主创新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遵循信息传播技术研发规律,重视新媒体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掌握与突破,通过体系化布局与产业化建设,切实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力和驱动力。

二、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成果丰硕。根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16.9亿元,比2016年增长52.8%。[2]我国提出的标准提案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3]以语音与图像识别、云计算、机器人为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向智能互联时代转变,智能服务成为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内容,成为全球创新的新高地。中国互联网发展通过把握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互联网产业向技术驱动型升级。

国家加紧人工智能布局,从上至下逐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工作落实,以政策引导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持。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部署、重点任务领域、资源配置和保障措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10月,人工智能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被提升至政策规划层面;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 20 年)》,指导人工智能产品未来三年阶段性发展;同月,北京交通委正式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作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领域管理规范,规定了北京地区的自动驾驶行为;继2017年后,人工智能又被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被赋予重任;2018年4月,工信部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通过建立创新项目库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支持。

互联网科技企业加速抢滩人工智能产业,重视人工智能研发环节,引领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7月,京东家电、长虹、TCL、海信等近20家企业、机构共同组织成立了“人工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旨在合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庭生活场景的运用。[4]“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智能互联加速发展。根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在目标市场行业中,人工智能+企业(融合医疗、金融、教育和安防等领域)总计占比40%,位居第一。[5]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促使机器人、智能生活助理、自动驾驶、新闻分发、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人工智能催生新经济形态,变革现有工作与生活方式。

三、互联网治理:多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举

伴随《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2017年互联网治理呈现出严管严控的特点。国家主管部门通过约谈、整改、下架等“组合重拳”使平台治理进一步规范化。面对移动互联网产品形态不断更新、乱象涌现的态势,互联网治理顶层设计进程不断加快、规范领域愈加精准,监管更加“常态化”。以平台治理和微传播新业态为主的专项治理成为当前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坚持将依法治网作为互联网治理主线的前提下,网络平台自主整改的自觉与能力有所提升,自律体系构建加强。

平台治理模式是指国家以网络平台为管理单位,整体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管,强调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平台自主整改约束用户行为,保持网络空间清朗。针对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网络视频新业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主管部门以典型事例为切入点,集中实行平台治理。

国家重视网络生态与舆论,管理部门通过密集出台专项网络治理法规文件,重拳出击进行网络空间严管。为提升传播内容品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围绕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频出新政,规范互联网视听空间秩序。2017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强调网络视听节目建立好把关机制,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内容创作与传播,弘扬正能量;同月,审议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明确了网络视听节目的审核标准、内容导向要求等;2018年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对网上片花、预告片及视听节目改编等作了专项规定。针对网络内容信息规范专题,国家网信办出台系列配套文件集中专项管理。配套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从不同层面具化和实化了网络新闻服务管理,有利于提升专项内容管理的体系化和科学化。

四、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

2017年,政务新媒体发展呈现出侧重数据互通共享和政务服务升级的特点。在被各地纳入常规性工作之后,各政府部门按照 “先开设,后联通,再提高”的原则,对政务新媒体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调整、完善与升级。打通政务资源和提升新媒体服务品质是当前政务新媒体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为解决政务新媒体在发展中存在的数据共享难、系统互通难、业务统筹难等固有问题,主张信息共享互通的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提升政务新媒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文件,通过精准施政引导政务新媒体提升电子政务服务。2017年5月,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旨在切实解决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6]12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通知》,通过开展两年试点工作,探索有效可推广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8]2018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政府公报工作的通知》,将建立政府公报数据库并创新数字化产品,升级信息资源开放服务。[9]

通过提升议题策划能力、坚持有问必答、直面网络舆情、进行人格化服务等举措,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能力整体有所突破。但同时也应看到,政务新媒体当前仍侧重平台建设和集中进行专项能力的提升,政务新媒体日常运营能力有待提升,服务功能尚未完全互联网化,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服务实效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政务新媒体之间存在一定发展差距。

五、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新形态频出

2017年,网络直播与短视频发展进入“下半场”,新产品样态层出不穷且更替频繁。同时,直播与短视频呈现出向全民平台发展的趋势,用户生产内容、专业生产内容与社交属性成为平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直播答题是2018年初最火爆的互联网风口,塑造了全民答题的景观。用户只要登录直播平台参与答题活动,便可以由主持人引导通过在线答题瓜分奖金。直播答题使知识竞答的参与便利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大幅提升,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用户参与度与活跃度较高。同时,知识竞答这种形式也为直播平台带来了大量用户和流量。但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直播竞答出现了一些内容导向方面的问题。国家下发《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通知,在对直播答题进行节目资质、主持人条件、内容审核等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也使直播答题的第一波热潮散去。但是,作为直播平台的高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宣传手段之一,直播答题仍被市场看好。搜狐、百度等平台的直播答题节目已在获得国家批准后再次启动。

短视频行业市场迎来发展新风口,产品发展火爆且更新迅速。2016年被誉为“第一网红”的还是“papi酱”,进入2017年,“办公室小野”已经凭借新奇的烹饪创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2017年,短视频呈现出草根化的发展趋势,以普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短视频构成了“快手”“抖音”等大众类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主要推送内容。同时,也是由于平台内容和生产主体的草根化,促使短视频内容生产门槛降低,内容具有易模仿性与社交属性,普通用户参与兴趣高、难度小、易上手。短视频的火爆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资费的降低以及用户与手机的“形影不离”关系。更重要的是,短视频与新时代用户的信息获取和消费习惯相吻合。

□ 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月度事件量变化(单位:件)

资本的青睐与互联网巨头的进入为短视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组合产品成体系化发展成为短视频平台背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比如,今日头条旗下拥有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应用。三个平台分别瞄准不同层别的用户群体,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进行短视频应用矩阵布局,扩大用户覆盖范围和规模。一下科技公司旗下拥有小咖秀、秒拍、波波视频等,新浪微博则通过布局秒拍、一直播、酷燃等进行多产品线运营,构建短视频平台的集团军。

六、媒体融合步入系统性创新时期

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4年发展,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业界对媒体融合的概念经过多番实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实施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媒体人的思维起点与行为自觉。媒体融合在中国的推行,自开始之日起便带有政府主导的特征,实践证明政府驱动的媒体融合在新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中国行之有效。这其中离不开媒体融合政策中自始至终强调的互联网思维,即以新媒体理念和互联网发展规律为主导,创新新时代的传播内容与形式。

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实践中找到了发挥优势的突破口,即以重大主题报道为契机,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人民日报客户端把握建军9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了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用户通过上传个人头像便可以拥有个性化的“军装照”,以互动与分享的方式参与到节日庆祝中。根据腾讯数据,“军装照H5”成为了一款现象级产品,每分钟合成照片的用户数峰值超过11 7万人,共计刷爆10亿人朋友圈。[10]此款H5之所以引发刷屏,其中离不开媒体的策划能力和采访能力。例如,在军装的选择环节,媒体发挥专业性,通过采访相关专家讲解人民解放军军服演变历史并协助图片把关保证产品内容的准确性。

媒体融合工作在平台设置、新闻生产流程、产品形态等方面进行着系统性创新。2017年12月,新华社发布了中国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推进了信息生产平台的进化。[11]“媒体大脑”集成了智能信息生产、新闻分发、智能会话等多项功能。基于“媒体大脑”,新闻生产、分发速率提升,新闻生产流程与机制革新,新闻产品形态更加多样且新颖。例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的报道《新华社2018两会MGC——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基于“媒体大脑”制作的产品。报道中纵向的报告内容数据对比,新热词新亮点高频词的摘选等均是新传播技术的成果。地方媒体通过云平台搭建信息生产与共享的生态体系。

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20件热点列表(单位:篇/条;时间范围:2017.1.1-2018.2.20)

七、内容付费和知识服务掀起新内容变革

知识付费与媒体收费是内容付费的两项主要内容,其中,知识付费引发了2017年内容行业的风起云涌,媒体收费则引起人们对于媒体商业模式和优质内容价值的重新考量。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内容付费产业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力。计划以节约时间和成本的方式获得有针对性的知识和辅导,是驱动用户为知识买单形成消费习惯的重要原因。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使内容筛选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价值凸显,用户期待通过付费获得真正优质的内容,这为知识付费提供了市场。知识付费的本质是将内容进行商业价值转换,用户得到的是以内容为内核的产品服务。而媒体付费阅读则基于优质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媒体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和品牌也是影响用户决定是否付费的原因。媒体开通付费阅读功能无疑是对自身新闻业务专业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的一大考验,需要具备持续生产高品质新闻产品的能力。内容付费使内容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类型更加多元,商业模式得到革新。

知识付费产品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同时一些黑马不断涌现使内容行业价值突显,不断有新产品入场。当前,知识付费产品形态主要包括以分答为代表的在线问答,以知乎、简书为代表的图文分享,以喜马拉雅F M、得到为代表的音频视频分享,以在行为代表的一对一咨询等。内容付费的商业化模式也在不断开拓。在媒体付费领域,财新网通过新闻付费墙直接将新闻内容变现,以文章收费和分时收费进行简要分类。在知识付费领域,平台与内容创作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付费平台对内容创作者的投资不仅限于初期的资金补贴,更多了品牌建设与上升平台搭建等产业化运营。

【注释】

[1] 张晓松 朱基钗:《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4/21/c_1122719810.htm,2018年4月21日

[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http://www.caict.ac.cn/kxyj/qwfb/qwsj/201802/P020180213603539476032.pdf,2018年2月

[3] 《我国制定的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http://www.miit.gov.cn/newweb/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85/n3057597/c6131307/content.html,2018年4月13日

[4] 王峰:《人工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成立》,中国消费网,http://news.ccn.com.cn/408/956515.html,2017年8月3日

[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http://www.caict.ac.cn/kxyj/qwfb/qwsj/201802/P020180213603539476032.pdf,2018年2月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5/18/content_5194971.htm,2017年5月3日

[7] 张洋:《中央网信办联合五部门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2/28/nw.D110000renmrb_20171228_4-11.htm,2017年12月28日11 版

[8]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8lh/2018zfgzbg/zfgzbg.htm,2018年3月5日

[9] 新华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政府公报工作的通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8/c_1122702065.htm,2018年4月18日

[10] 新浪科技:《腾讯云总裁:“军装照H5”刷爆10亿人朋友圈》,http://tech.sina.com.cn/it/2017-08-23/docifykcppy0633136.shtml,2017年8月23日

[11] 新华网:《新华社发布国内首条MGC视频新闻,媒体大脑来了!》,http://www.xinhuanet.com/2017-12/26/c_1122170364.htm,2017年12月26日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内容发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数读人工智能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