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校本教研中有关“先学后教”的研究

2018-09-04程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先学后教小学语文

程芳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知识,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成为重要的校本教研研究课题。该语文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旨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参与度,对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先学后教的模式,从教学规律、教学方式和实践研究热点的角度进行简要探讨,以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221-02

一、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实现教学改革

(一)“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

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虽然各个学校的语文教师使用的是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基本上都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倡导和实行“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获得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还应该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各个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制订教学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种遵循教学规律的有效教学形式。

(二)“先学后教”的内涵

“先学后教”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先学”指的是在教师正式开始上课前鼓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收集材料、研究分析材料,并通过自我实践和学习独立地发现学习问题,运用自己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后教”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已经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对一问题探讨、向老师提出疑问等方式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共同探讨。最终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建立稳定的知识结构。

(三)“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校本教研中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具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作用,该模式的教学步骤或者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自主探究,也就是学生个体进行自主学习研究。第二合作交流,也就是在教师的恰当组织和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通过师生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第三是反馈拓展,也就是教师除了要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适当的学科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学生不但能掌握学科知识,还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实现开放自主

(一)探索目标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先学后教”校本教研就是要进行学科建设和教研模式的创新。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效教学的教学意识;其次通过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再次教师应该掌握多元教学评价的方法并进行实践,经常进行教学过程和质量的反思,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目标的实现应该包括未来成长和学习发展的计划,所以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主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比如主动进行师生、生生交流,主动提问等。其次要提升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计划并做出调整,然后形成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此外对于学生而言“先学后教”的模式中应该要注重对其未来发展的作用,学生通过养成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最后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必须践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反馈拓展的教学模式,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二)探索内容

探索内容上首先依旧是遵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反馈拓展的教学模式,其次应该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比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课型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探讨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型和语文(下转第224页)(上接第221页)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先学后教的模式提高具体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其最终目的是将该模式运用并推广,所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研究摸索时也要将其进行教学实践,并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1]。

三、全面掌握研究特点,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有关“先学后教”模式的研究探索中,为了提升实践探索的能力,首先应该对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对多次、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探索进行分析总结后再明确制定“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步骤。其次一般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时都会有一个总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思路,但为了能全面掌握研究热点并促进每位参与教研教师的实践探索能力,可以在总研究课题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开设子课题研究。比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点和研究优势等选择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或者根据所教学的年级来划分子课题研究项目组,可以分成低年级相关的“识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中年级相关的“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以及高年级相关的“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这样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研究,可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提升适应自己所教学课型的能力[2]。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探索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学科建设,改革课堂教学

(一)改革教学模式,规范课堂环节

“先学后教”的小学语文课堂环节应该包含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和生生交流、反馈拓展三个环节。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环节中,教师应该注重预习提纲的编制,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如果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提前把问题指出,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交流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反馈拓展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课堂练习进行自测。在自测题目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然后根据学生测试的结果进行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此外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化差异给予多样化的评价[3]。

(二)改革教学模式,引导积极学习

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比如: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位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管理和组织小组学习,其他成员也“各司其职”,有的是小组发言人,有的负责搜集学习材料。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参与。这样不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

综上,小学校本教研中“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旨在提升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研究探索,首先应该明确其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遵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反馈拓展的教学过程。其次学校在开展该模式研究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组织教师自主研究,以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之,以遵循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方式开放自主性、结合研究热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校本教研,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颖颖.“先学后教”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探讨[J].中外交流,2015(36).

[2] 李帮玉.浅谈小学语文“先学后教”之先学策略[J].未来英才,2017(18).

[3] 陈军民.浅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翻转课堂”现代[J].中小学教育,2016(06).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先学后教小学语文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