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听说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探究

2018-09-04汪雅萍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听说能力实践探究核心素养

汪雅萍

【摘 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听说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听说,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交际,成功交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整合教材,夯实听说能力;利用拓展课程,提高听说能力;借助媒体平台,拓展交流空间;搭建展示平台,展现听说水平;利用“人机对话”,实现有效评价。以课堂为基点,以实践为抓手,基于核心素养,切实培养学生听得懂,說得出的能力, 真正为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听说能力;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99-05

一、缘起

学校开设双语班,记得外教第一次到班级上课,学生看到外教老师有口难言,课堂上听不懂、不会说的尴尬场面,作为英语教师,也更深切意识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真正培养学生学好英语,从听说能力提高开始。

“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看看!”这是很多人的追求,那么作为语言传授者的我们,更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学好英语听说的种子,真正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真正能让英语听说成为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1]。

问题分析一:教材不能满足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基于现实的课堂,教师以“Go for it”为载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光靠课堂和教材的那些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再说英语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基本已经有3-4年的历史,有些孩子甚至还上校外机构参加英语培训班,如果就课堂上这仅有的40分钟听说,那机械的操练,重复的对话,低层次的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自身需求。

问题分析二:非母语环境,英语学习途径单一

学生想实现多听会说的愿望,但因为缺少足够的机会和广泛的途径。学习英语途径单一,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获得学习的机会少,锻炼的频率低,最终导致英语“高分低能”,这不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问题分析三:缺少展示平台,无法实现语用价值

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学生的发展空间就拘泥于考试和分数,这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听说毫无触动,久而久之,到真正需要说英语时却感觉“相见恨晚”。

基于以上的现实背景,笔者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自己的英语教学进行新的思考和改进,在尝试中探索听说能力提高的方法,追求提高学生听说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标,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二、教学实践

(一)夯实教材资源,巧设听说环节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来源,教材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手资料。当然,课堂也是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英语教师发挥着巨大作用,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基于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水平,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腾出时间来练习听说。

【案例】如在上七年级下Unit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A一课时,我具体设计的听说程序如下:

1.歌曲热身

Step 1: Enjoy the song by listening about the rules.

Can we wear hats in school?

No, we cant.

Can we listen to music?

Yes, we can!

What else do we have to do?

We have to eat in the dining hall.

Do we have to wear a uniform?

Yes, We do.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有节奏的音乐中,感知本课时的知识重点,歌曲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听觉和知识的有机融合,为本课时的知识学习作充分铺垫。

2.头脑风暴

Step 2: Play a word game according to the rules.

词语接龙

Rule1: Pick a number and read the words group by group.

Rule2: You must do 3 things: read loudly, tell us the meaning and give another word with the same sound.

Rule3: You have only 3 seconds.

Rule4: One fail, the group out.

arrive, late, fight, hallway, eat, dining hall, wear, uniform, rule

设计意图:设计游戏,但在玩游戏之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提醒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学生潜在的思维品质,养成活动前先了解规矩的习惯。

3.鹦鹉学舌

Step3: Listen and imitate the sentences.

Listen again, what does the teacher say to them? Try to imitate(模仿).

Hey, Peter. You know the rules.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Amy,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You must eat in the dining hall.

Hey, Mike.Dont listen to music`in `class. Mike!

設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听规则,并能根据规则意识模仿,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为此,设计语音模仿,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重音。通过听的分辨来落实说的实践。根据核心素养要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有能熟练表达的技能,能模仿文本素材,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生活的不同场合,树立规则意识,并努力做遵守规矩的公民。

4.学以致用

Step4: Work in pairs.

A: Im new here , what are the rules?

B: Well, we ca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We must be on time.

设计意图:给学生支点,自己模仿改编对话,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此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现实来进行有效对话,也可以根据听力内容进行有效改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可以建构起来了,对话的生成也自然流畅。让学生到课堂上来展示和表演对话,培养学生的胆量,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真正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5.举一反三

Step5: listen and practice.

Predict who they are? Check the activities Alan and Cindy talk about.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预测,听前准备,感知听力。根据新课标要求,能对所听内容进行判断,这就是一个能力锻炼的机会。结合听力内容,找到Key words-----You cant fight with your classmates. That makes the teachers really unhappy.从中获取信息这是同学间的对话。听后的内容校对,也就是听后的输出过程,提供支架:

(1) We can _________, but we cant _________.

(2) We cant __________we cant __________, either.

(3) We can ____ and _____, but we cant _______ or ________.

这不同方式的表达对于英语口语的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可以根据不同的句型表述各种情况,甚至把听力内容的重点句型也都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句型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语言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利用拓展课程,深入听说能力

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Go for it”的教材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积极推进学科课程群建设,培养学生在已有话题听说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听说教学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积累生活化词汇,强化语言表达的能力[2]。我校的拓展课程如图所示:

在不增加老师和学生课时的前提下,笔者根据不同板块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拓展课程,开拓听说思维能力训练,提升学习素养。

1.情景化拓展,使听力教学本真化

例如在听说训练板块,对教材“Unit 1 Whats the matter?”八下第一课时拓展,“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将词汇first aid,injury,sprain,ankle,CPR, mouth to mouth breathe…引入话题,利用“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 让学生谈论身边可能遇到的各种事故及如何进行急救,利用“How can we do that?”“ Which is better? ”来设计听力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接听对话内容进行信息反馈,应急处理,迅速做出反应。学习“What can we do to…?How do we do that?”“ How can we do that? ”根据情景,联系现实,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真正实现英语的语用价值,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推断应变能力。拓展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灵活运用情景,真正实现听力的有效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生活化拓展,让口语交流更有用

如在特色英语板块课程中,我根据八年级(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单元如何烹饪这一话题,围绕三个问题1.what do you need (ingredient)2.How many \much do we need?(amount)3.How to make it(instructions),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自己拿手的美食,在真正的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在拓展课程中,指导学生边做实验边用英语表达过程,让口语运用能力更具有实用性。如以下实验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说出步骤,并写出步骤。

An experiment

A What experiment is the boy doing? In groups, describe the pictures.

Add some salt to a glass of water

Stir the water(disappear, become part of)

Heat the water(a white cloud, be made up of, small drops of , continue)

Finally,…(start to dry up)

B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is experiment. Use the information in A to help you.

First, add some salt to a glass of w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n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alt turns into crystals.

这活动就把学生的英语知识充分利用起来,知识来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学生跳一跳,完全可以够到,同时也到达英语的跨学科使用。英语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得口语表达更加有用,学生可以边做实验边进行英语口语表达。

3.情感性拓展,让听说更有“味”

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灵动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好课堂的同时,我利用拓展课程,给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们一些心灵鸡汤,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思想的共鸣。

(1)巧用励志影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在媒体新视听拓展课中,我有意识地插入一些励志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思想情感美文。这里片段如下:

片段一:《Titanic》,经典台词:“I figure life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片段二:在《阿甘正传》中学习“Miracle happens every day”,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片段三:在《A dogs purpose》 中学习in all my lives as a dog, here's what Ive learned. have fun, obviously. whenever possible, find someone to save, and save them. lick the ones you love. Bon't get all sad-faced about what happened and scrunchy-faced about what could. just be here now, just be here now, that's a dog's purpose.

(2)利用句型结构渗透情感因素。如八上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课时,我充分利用If的条件状语从句,结合本单元话题,渗透情感因素,如:“If I start after dinner, 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根据材料内容,父母和孩子间产生意见分歧,各自都有理,但要鼓励学生学好换位思考,采用句型“If I go to the library , Ill get a lot of knowledge, thats educational. ”“If I dont go to the party, I wont get any friends.”根据各种假设,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达到面对困难,学会沟通,交流感情,更贴近学生心灵,利用句型进行情感渗透,走近学生心灵,达到心与心的交互。

利用拓展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灵活运用情景,英语交流更加生活化,在英语的学习中得到正能量的补充,对生活和学习更富有激情,更有活力和热情。

三、借助媒体平台,拓展交流空间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英语学得好,必须多听多说,这就需要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网络时代,学习英语更成为大家线上线下的活动,英语学科借助媒体平台,利用学生电子书包,使课堂与信息技术相吻合,借助媒体,将图片、声音、文字、影像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真实语言环境,人人参与,个个动嘴,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课堂利益最大化[3]。

(一)模仿语音,现场打分

英语学习从模仿语音开始,利用媒体对课堂上所学的单词、经典的句子、语段进行全真模仿,学生现场模仿,现场打分,成绩第一时间出现在排行榜,实现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实现成就感。借助媒体听读有机结合,让课堂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

序号 姓名 得分 上交时间

1 金某霏 98 12:10周五

2 李某怡 97 12:12周五

3 陈某静 96 12:08周五

4 王某少 96 12:08周五

5 吴某 96 12:08周五

6 夏某萍 96 12:08周五

7 杨某雨 95 12:04周五

如每单元的单词学习,教师借助电子书包,让学生自由听读,模仿发音,学生就可以自主学习,有学生如果自己不满意,可以进行重复操练,直到自己满意递交为止,这也顺应了英语学习听说反复性,借助媒体,达到学习的自我需求,学生的内驱力爆发,听说能力自然而然提高。

(二)電影配音,提升语感

英文电影中纯真的电影情景,地道的语音语调,原滋原味的语言环境,再加经典的对白,让学生结合图片、惟妙惟肖的声音,生动有趣的动作,借助语音模仿,提升语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听力水平和口语交际的共同提高。语言学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大量的真实语言环境刺激下,学生能结合语境的经典台词,模仿配音,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镜头1:显示英文字幕,根据人物对话进行电影配音,配上动作,惟妙惟肖表演电影场景。

镜头2:显示中文字幕,进行英文配音。提醒学生进行思维切换,这环节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多次刺激之后,学生也能掌握,所以给学生一定的要求,只要努力一下,学生也都能达到。

镜头3:显示电影图片,没有任何字幕,结合人物情节发展,全真配音。

电影配音可以借助媒体如:翼课网、口语100、英语趣配音、英语模仿秀,根据个人的需要,截取最经典的片段进行配音,配音部分也可以保存,供自己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照原声,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提高自己的语音面貌。

(三)媒体问答,真实交际

英语学习需要语言环境,学生在交际中要有语伴才能交流,借助媒体,可以实现媒体问答,真实交际的目标。我借助翼课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多元化,采用不同版本教材,同时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进行专题训练,如听力分为:听对话、选答案、选图片、选同意句、听短文排序、判断、完成表格、补全对话。口语训练分为:读单词、句子、短文、模仿朗读、情景反应、信息传达、询问信息、口头表达。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媒体,有针对性练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真实表达的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效解决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通过多次训练,也能逐渐形成正确输出语言,用英语流利表达思想的能力。

(四)利用媒体,多元训练

媒体的介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笔者利用媒体在课外布置听读作业,如模仿朗读、听力训练、单词挑战、趣味配音、学唱歌曲等,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采用多角度,全方位学习英语,达到各种方式齐头并进,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利用媒体,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加频繁的学习环境,经过操练让英语听说能力逐步提升。根据媒体训练后台显示,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同伴中的排名,这极大满足学生的好胜心,顺应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搭建展示平台, 展现听说水平

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撑起整个地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作为英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平台,利用课堂,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成果,真正展现学生的听说水平[4]。通过展示,使学生真正找到自信,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更加自信。

活动一:谁是“顺风耳”

课堂上,因为有媒体的介入,组织课堂上课前的3分钟,开展丰富多彩的挑战性活动,布置听力内容,让学生尝试做听力练习,最终评出“谁是顺风耳?”活动在每周一举行,学生中形成规律,养成习惯,学生也有规律进行训练和学习。

活动二:谁是“巨Sing”

听唱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背景中学习语言,在英文歌中了解文化,学习发音,口语化交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此类活动每周一次进行,给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乐趣,找到自我,也从中更加喜欢英语学习。

活动三:谁是“Super Star”

原滋原味的电影配音在课堂中呈现,课外也让学生利用时间练习,每月一次让学生展示配音成果,最终评出“最佳演员”奖,并且在课堂中现场展示被评选出来的“最佳演员”,这使学生更加具有现场感,同时也十分符合学生的演员梦,这让学生兴趣大增。

活动四:谁是“Best Reader”

Imit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模仿朗读,第一:单词和句子朗读,培养学生听出“连读”,并能模仿连读,具体连读如:1.词末(辅音)+词首(元音)It is an interesting book. 2.词末(r或re)+词首元

音 Here are four onions.3.词末(辅音)+词首(半元音)

Thank you.第二:对话朗读,模仿不同身份的语气,

重音。第三:课文朗读。

活动的开展更多的目的为了过程更加完整,重点是有活动的设计,更加能感受过程的美好,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有期待,有收获。

五、利用“人机对话”,实现有效评价

“人机对话”测试能对听说进行公正、公平地评价,利用“人机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听说能力进行一个系统的检测,让学生也能更加清楚了解自己的听说水平,“人机对话”客观、公正地反应学生的情况,告别“哑巴式”英语的时代,以考促练,以练促能,这为英语学习提高了有利保障。

“人机对话”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学生的发音、语速以及音调起伏,给出具有精准参考价值的评分,英语教师也可以根据“人机对话”测试后的大数据,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发音情况,为教师开展听说教学精准把脉,提供巨大支持。

六、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听说能力持续训练,学生的语音面貌明显改善,学生课堂表现更加自然、自信。经过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歌曲,学会大胆演讲,课堂开设活动,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但学习需要不断坚持,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4]。

作为教师,自己也借此机会,改变自己的听说能力,从自我做起,让学生拥有一个喜欢学习英语的理由,给学生创设一个调控英语学习的机会,帮学生找到一个提升自我英语的支点。真正在实践中培养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学习能力,为未来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英语核心素养强调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它贯穿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改变,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曉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

[2] 王志平.提高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尝试[J].学周刊,2011(16).

[3] 张美玲.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J].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5).

[4] 李益军,景博.强化英语听说能力有效途径的探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4).

猜你喜欢

听说能力实践探究核心素养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