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我爱这土地》艺术探析
2018-09-04席若卉
摘 要:《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抒情诗改编而成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典范,后期结合的音乐曲调旋律细腻优美,需要气息沉稳,基础扎实的歌唱技巧。
关键词:创作背景;词曲赏析;情感处理
绪论: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起先是现代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歌,后由我国乐坛当代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于2001年谱曲,于2002年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音乐大奖“金钟奖”声乐作品奖,由于作曲和诗词完美结合,情感由浅入深,旋律动听流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一、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人文背景
(一)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创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这首艺术歌曲,歌词原本是著名现代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歌。1938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陷,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间,海内外革命人士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抗击外侵。《我爱这土地》便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被艾青创作出来。2001年,陆在易根据这激励人心的诗词,谱出了极富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的曲子。《我爱这土地》是一首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艾青-诗人,陆在易-作曲家,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因为《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从而完成了让世人惊叹的交融。
(二)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词曲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于浙江省金华市出生,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诗人。抗日战争的爆发将文人们的诗歌创作带进了一个新时代,文人们的政治视野和精神领域也随之扩大了许多,艾青也是如此,于是他深沉忧郁、带有浓烈抒情风格的作品《我爱这土地》随之诞生。
陆在易,当今国内乐坛著名的作曲家, 1997 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三)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歌词赏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句词反映了当时外敌侵入,中华民族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年长年幼,都一致团结起来对抗外侵:“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暗指侵略中国的日本倭寇在中国这片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恶行,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把这一禽兽般的行为隐晦的用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表达出来,而最后一句“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暗指了日本倭寇在中华国土上不会嚣张太久,中华民族终将把外敌赶出我们的国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词不是空穴来风,十年抗战,而这两句词出自抗战最激烈,最残酷的三年。而在这三年间,国内的抗战情况异常惨烈,我方死伤人数无法用数字计量,在这历史的见证下,诗人艾青“眼里常含泪水”是为我们奋勇杀敌牺牲的将士们,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无顾劳苦人民流下的泪水。“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重点在于土地,艾青在外敌入侵的国情下不得不马不停蹄的在祖国大地上兜兜转转,虽然不停地在漂泊。但是还好是在深爱的祖国的国土上颠沛流离,不管生活多艰苦,但是一直是扎根在自己的故土上,也象征了艾青有所归依,描写了我们中华民族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一样,数量多,基数大,众志成城,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歌曲处理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词曲结合特点分析
前面笔者根据诗歌逐句分析了每句诗词的背景及含义,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曲者运用了切分、变换拍子这些技巧来突出了《我爱这土地》中的重点詞语和句子,比如“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三句诗词,运用了文章写作中的排比手法,感情由浅到深,由淡转浓,钢琴伴奏也通过递进将作词者艾青对于祖国浓烈的感情、热爱、心疼抒发出来,符合了音乐语言贴近生活的规律。这三句歌词需要满怀激情,逐渐释放的状态去演唱,并且激情过后,“和那来自晨间温柔的黎明”,这一句来了个转折,先轻后重然后再轻,这和旋律走向的设计,好像是突然看见自己的爱人一样由激情高昂热血沸腾突然转变为温柔爱惜,抒情柔美。
“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处理方式为弱唱,然后转语气加重,感情要处于悲伤深情,这里的旋律走向也很巧妙,“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有一个小停顿,是一个短的休止符,然后唱完“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之后又有一个大的停顿,即一个长拍子的休止, 这一小一大一长一短的互补,用了不同的方式将它们的感情用心的区别了出来,根据笔者前面提到的抗战人民浴血奋战,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要把侵华日军奋力赶出祖国国土,他们的牺牲值得人敬佩,他们牺牲在祖国的土地上,血与肉和祖国国土融为一体,他们虽死犹荣,唱出既为牺牲者悲叹,也为之敬佩的心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汨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自问自答的语气,是作为前面抒情高潮的一个小总结,歌曲旋律结构到这里也更清晰明了,结合前面大小长短的停顿休止,自问为什么常含泪水?要唱出疑问,然后回答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因为奋勇杀敌牺牲的将士们,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无辜劳苦人民而流泪,但是所有牺牲都是值得的,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我们能够早日脱离苦海,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与生活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情感也更贴近了。
结语: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难度高, 感情细腻的艺术歌曲,需要歌者在歌唱过程中将爱国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不能只唱表面,它有血有肉,要唱出这首歌的灵魂,带领听众入情入景,直击听众内心,声音圆润和感情细腻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得听众引起共鸣,并且不脱离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的化身“鸟”对于自己国土的热爱,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参考文献:
[1] 姚家育, 《苦难土地的深情演唱一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细读》,社科纵横,2006215.
[2] 张晓佩,《浅谈我爱这土地歌曲分析及处理》 ,黄河之声,2013.
[31 孙小嬛,《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及演唱处理》,黄河之声,2008.
[4] 邓萍,《浅析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北方音乐,201403.
[5] 赵玲, 《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艺术特征浅析》,贵州大学学报,200904.
[6] 宋春燕,《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创作特征》,音乐创作,201006.
作者简介:席若卉(1993.5-),女,汉族,籍贯:河南三门峡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声乐。研究方向: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