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
2018-09-04马超
马超
作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将关注点放置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方面,教师在教学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引导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课堂中,从学生的心理人手开展教学。
一、使用积极的言语行为,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因此,这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一种体现。教师应首先了解,教学行为可以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种类别。
在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就能够为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及交际交流等方面提供示范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使用,非言语行为帮助教师起到配合语言、强化语言的作用,包括教师的目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当这些与教学语言共同出现时,对于教师情感的表达则是更为直观、鲜明的。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其教学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为学生带来积极心理效应,对学生表示和传达积极地关注和尊重,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以回应教师对自己的喜欢。
二、关注学生需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顺利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此间包含师生的教学关系与情感关系的双重组合。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语文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了解,自己是语文知识的掌握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递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还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怀,让学生的情感品质得到培养。那么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在教学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师生关系。在此,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以及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三、创设自由化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语文教师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将积极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的导人,为学生创设自由化的学习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激发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情绪,进而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必需的语文知识,还能够获得乐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情境创设的时候,要考虑教学对象的需求,要知道其教育活动面向的是全班学生,而不是班里语文成绩好的那几个孩子。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尽可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也要给予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自由化的情境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对语文课文进行朗读,并表达自己对课文的认识、了解,这样一来,也就使得有限的课堂时间成为了无限的思维延伸的空间,教师在此就需要做好领路人的角色,善于引导和点拨学生,帮助学生适时调整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诱导出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比如,在进行“《论语》十则”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是否还知道《论语》中的其他名句,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勇敢表达。
四、运用激励式评价,增强学生正面体验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建立起激励式的评价体系,让这种积极地、正面的教学影响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此,教师应告诉学生只要能够超越自我,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给予学生应有的鼓励和奖赏。同时,教师还应在面对学生错误的地方,不是单纯地就出错的地方进行判断、纠正,而是应当根据学生出错的地方来寻找其更深层次和根源性的原因,来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方式、思考习惯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享受积极的学习情绪。
比如,在进行《在山的那边》这一课文的内容教学时,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并组织学生对文章中“山”和“海”的意象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自己生活中事情相结合而产生的感悟。在此,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第一个回答做出判断,看学生是否还有哪一点不够清晰,而后对学生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并将其特点与自己的教学进行结合,以对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应思考好如何将积极心理学与自己的课堂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优质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