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甘谷县2004—2016年艾滋病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2018-09-04李霞萍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艾滋病

李霞萍

【摘要】目的:了解天水市甘谷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谷县2004-2016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6年网络报告归属甘谷县管理随访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计130例,其中HIV57例,AIDS73例,死亡29例;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51:1;主要以年龄分布在20-49岁间的青壮年为主,占82.31%;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商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病例数分布占前三位的是大像山镇、新兴镇和谢家湾乡。结论:甘谷县的艾滋病疫情仍属于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全人群的防治知识宣传和扩大主动服务范围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关键词】甘谷县;艾滋病;疫情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以临床特点为免疫系统损害和各种机会性感染与相关肿瘤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病死率极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影响,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甘谷县艾滋病流行特征,探索适宜我县艾滋病疫情特点的预防控制模式提供思路和依据,现将天水市甘谷县2004-2016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收集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归属甘谷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人口资料来源于甘谷县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6年甘谷县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发病数、死亡数、构成比等指标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对不同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取0.05。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自2004年甘谷县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2004-2016年共累计报告归属甘谷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HIV/AIDS130例。其中HIV57例,占43.85%,AIDS73例,占56.15%;HIV/AIDS死亡29例,病死率为22.31%。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自2004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每年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见表1。

2.2.2 地区分布

130例HIV/AIDS病例中,其中本地报告HIV/AIDS65例(占50.00%),外地报本地65例(占50.00%),病例数地区分布:大像山镇31例(占23.85%)、新兴镇28例(占21.54%)、谢家湾乡13例(占10.00%)、盘安镇9例(6.92%)、安远镇9例(6.92%)、六峰镇6例(4.61%)、白家湾乡6例(4.61%)、金山鄉6例(4.61%)、大石乡5例(3.85%)、八里湾乡5例(3.85%)、武家河乡4例(3.08%)、古坡乡4例(3.08%)、礼辛乡3例(2.31%)、西坪乡1例(0.77%)。

2.2.3 人群分布

130例HIV/AIDS病例中,男性93例(占71.54%),女性37例(占28.46%),性别比为2.51:1,所报病例主要是年龄在20-49岁间的青壮年,占82.31,60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病例11例,占8.46%。见表2。

由表1可见异性传播85例,占65.00%,男男同性传播26例,占20.00%;注射毒品传播11例,占8.46%;母婴传播6例,占4.62%,输血/血制品2例,占1.54%。 2004-2012年共报告HIV/AIDA病例46例,性途径传播30例,占65.22%,其中同性传播4例,占性途径传播的13.33%;2012-2016年共报告病例84例,性途径传播81例,占96.43%,其中同性传播22例,占性途径传播的27.16%。可见目前甘谷县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男男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升高。

民族构成:汉族126例,占96.92%;回族、佤族、傣族、德昂族各1例,分别占0.77%。

职业构成:农民85例,占65.38%;商业服务15例,占11.54%;家政服务12例,9.23%;;散居儿童5例,占3.85%;民工4例,占3.08%;工人4例,占3.08%;学生3例,占2.31%;教师1例,占0.77%;其他1例,占0.77%。

学历构成:文盲21例,占16.15%;小学39例,占30%;初中46例,占35.38%;高中或中专巧例,占11.54%;大专及以上9例,占6.92%。

婚姻状况构成:未婚34例,占26.15%;己婚有配偶75例,占57.69%;离异或丧偶21例,占16.15%。

2.3 样本来源

近年来,以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有效扩大了艾滋病检测覆盖面,让更多的隐形艾滋病患者尽早做到“三早”。130例HIV/AIDS中,以PITC形式发现的共64例(占49.23%)。甘谷县自2012年开展PITC工作以来,本地共报告36例HIV/AIDS病例,PITC方式发现25例(占69.44%),见表3。开展PITC前后样本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4,P<0.05)。

3 讨论

据甘谷县HIV/AIDS疫情资料显示,该县自2004年以来每年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且病例数不断增加,按照中国艾滋病流行水平分类标准属三级县,仍属低流行区,这与国内其他市县艾滋病流行趋势相一致[1],但流行趋势呈快速上升趋势。甘谷县的HIV/AIDS病例主要是本县籍常住人口,职业多为农民,并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这一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且常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强,与临时性伴或是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而造成感染,这些特征与有关报告大致相同[2]。而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会造成配偶或性伴的二次传播,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甘谷县自2012年开展PITC工作以来,本地共报告36例HIV/AIDS病例,PITC方式发现25例(占69.44%),其特征与句容市艾滋病流行特征[3]大致相同,提示PITC在艾滋病低流行水平地区发现HIV/AIDS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早期检测在艾滋病母婴阻断中亦具有重要作用[4],建议推广并进一步加强检测网络建设到村医一级,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做到艾滋病的“三早”,遏制其进一步蔓延。

近年来,甘谷县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性传播途径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且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病例增长快速;60以上的老年病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且传染来源多为商业性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这与全国的流行趋势基本一致[5]。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我县控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尝试利用人人能接触到的新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时应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强低档女性性工作者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以及老年男性独宿人群的关爱和干预工作,并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防艾的坚固壁垒。

参考文献

[1]李秀苾,欧俊宏,莫晓玲等.2002-2011年阳朔县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3,19(01):41-43.

[2]李学平,孙少华,常杰等.甘肃省庆阳市艾滋病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30(02):39-41.

[3]吴晓军,王延平等.2002-2013年句容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05):29-31.

[4]陈莲,陈世新,廖志贤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09):1074-1076.

[5]唐岩,吴宁等.沈沁新区2005-2011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09):76-77.

猜你喜欢

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孕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终结艾滋病流行
世界艾滋病日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当身边出现艾滋病患者时
关于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