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陌生化原理介入契机探微
2018-09-04沈丽
沈丽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适时引入陌生化原理,为教学创造更多成长的动力。教师要注意筛选陌生化原理介入的角度和时机,以赢得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互动问题设计、合作形式设计、课堂训练设计、作业迁移设计,都是陌生化原理介入的好时机,只要把握精准、适时投放,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陌生化;介入契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5-02
高中生思想比较活跃,创新探索意识逐渐增强,对新鲜事物具有特殊敏感性,语文课堂教学引入陌生化原理,与学生创新探索思维相吻合,势必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内驱动力。在筛选陌生化原理介入时机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做好充分的教情和学情调查,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一、互动问题设计陌生化
学生对新鲜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为引入陌生化原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设计师生互动问题时,注意从新颖的角度展开,以调动学生的探索主动性。特别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互动方式、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教师要拓宽教学思维,对问题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对学生学习思维展开深度调研,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新视角、新方法,以成功引入陌生化原理,形成课堂教学新亮点。
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想北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学生设置了陌生化问题:文本题目是“想北平”,能不能将“想”改成“写”“说”呢?作者将北平城比喻成摇篮,找出其相似点。提及巴黎,作者一会儿说感到“寂苦”,一会儿又说“太热闹”,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文章结尾用“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尾,是不是显得太直白了?教师的问题一提出,便引发学生热议。“想北平,这是多么简练的表白,给人的感觉就是直率而坦诚,也便于展开抒怀,如果改成‘说或者‘写,自然没有了思念、想念的味道。”“作者在巴黎感到寂苦是因为思乡的缘故,而巴黎本身却是太热闹的,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描述,当然不存在什么矛盾。”“文章结尾直接抒怀,给人的感觉是畅快淋漓的,不存在矫揉造作之态,这样的结尾无疑是非常精彩的,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角度和平常不一样,给学生带来了陌生感,也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从学生积极回答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冲击力,拓宽了学生思维,带来了不错的启动效果。
二、合作形式设计陌生化
新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在选择合作形式时,教师往往存在惯性思维认知,无论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几乎都要使用小组讨论这一种合作学习形式。小组讨论成为合作学习的代名词,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要推出更多的新型的合作学习形式,契合陌生化原理要求。小组辩论、小组竞赛、集体实验、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数据处理、信息搜集等,都可以运用合作形式进行操作,学生对这些合作形式存在陌生感,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也会更强烈。
《像山那样思考》写的是环保话题,作者通过对一声狼嚎的特写,引出了对生态保护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先自主阅读文本,每个人准备三个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筛选,每个小组最终精选五个问题,参与班级展示,最终评选出最佳质疑。学生拿到任务后,都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小组初评,每个小组筛选出五个问题呈报到班级。有小组给出的问题是:文章主题有没有时代局限性?现代污染这么严重,你认为仅仅“像山那样思考”够不够?文本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具体是指谁呢?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有很多,能不能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呢?你赞同人与自然平等的观点吗?教师对这些问题展开点评:问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其思考性更为突出,说明大家都进行了很多探究,能够触及灵魂深处展开反思。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质疑竞赛活动,给学生带来陌生感,以往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读,或者是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讨论。这里将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学习视角呈现创新性,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感知也呈现多元性。
三、课堂训练设计陌生化
设计语文课堂训练,教师常常是围绕文本展开听说读写思活动,其训练操作呈现固化现象,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操作也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为全面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教师不妨对课堂训练进行创新探索,开展立体性训练、演绎性训练、对话性训练、实验性训练、调查性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训练学习的时空条件。课堂训练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教师的创新设计往往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训练感知体验,其实践效果也会超出想象。
设计《江南的冬景》课堂训练时,教师发动学生熟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总结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要求段意总结字数越精练越好。学生开始阅读总结提炼,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展示时,很多段意设计非常精练。如第一自然段:总写江南冬景;第二自然段:北国冬景;第三自然段:江南冬天可爱;第四自然段:江南冬天北方夏夜对比。关于语言品味赏析,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训练任务:找出描写江南冬天悠闲境界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如果换做是你,能不能给出更为经典的动词选择呢?这个任务具有挑战性,学生迅速展开相关学习。有学生找出动词“洒”“加”“点”“泊”“添”“画”等。“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这里的“洒”字用得恰如其分,堪称绝妙,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来替换,都难以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教师从语言凝练角度为学生设计训练任务,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因为学生平时很少做这样的训练,自然有积极探索的愿望。通过多重比对,学生对词语的经典运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四、作业迁移设计陌生化
作業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书面作业是教师的首选,学生对这种作业形式失去了新鲜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大胆创新,以便点燃学生作业训练的热情。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语文作业迁移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启动翻转课堂教学,自然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网络性作业,让学生用电子课件的形式展示作业,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作业的新鲜感,还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电子课件型作业具有丰富性,文字、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展示的形式,对全面激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有重要帮助。
《我心归去》是一篇优美的抒情说理散文,作者以乡愁为主题,为我们展示了真挚的情感。教师可这样设计作业迁移题目:热爱故乡是人之常情,但人的理想在远方,只有不断向前走,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请以“我的远行”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并以音频诵读形式,将作业传送到班级交互平台,以便让更多人聆听到你的心声。任务一经出示,顿时引起班级轰动,很多学生都显得特别兴奋。经过一番准备操作,学生小作文不断传送到交互平台,教师和学生随时进入交互平台,聆听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如“我执着地远行,虽然行囊里装满乡思和亲情,我依然艰难地前行,因为目标在地平线上,我留给故乡的只能是背影……”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小作文,这任务本身是没有什么新鲜的,而要求学生用音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给作业带来了新意,学生感到了陌生,其参与热情被成功激活。
语文教学引入陌生化教学理念,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思维,以形成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在不同环节进行分析,以切准教学脉络,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运用陌生化原理,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其教学调度有极强的活跃性,对拓宽学生学习思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