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散文教学的命脉

2018-09-04周鉴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散文

周鉴清

[摘 要]散文教学的命脉就是以散文的核心特点“行散而神不散”为基础的教学。找到散文的“神”,其实就是找到散文中的“情”。在特殊之“情”笔下的人、事、景、物又会呈现出很多特点,所以散文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个性就是由作家的情感、品格、爱好等主观因素决定的。教师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那教学设计容易科学一点,创新一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散文教学却没有逻辑,没有思路,让课堂没有了效率和美感。基于此,《昆明的雨》教学目标就定为:分析理解以感情线索、整体感受来编织材料表现内容的方法;赏析,并加以朗读体会文章充满的诗意与美感。这一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一个“美”字。

[关键词]昆明的雨;散文;文本特点;命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9-02

随着课改的深入,很多教师都注重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由很多方面决定,教师越来越注重分文体进行文本阅读、备课,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回归语文的本质。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语文教师。今年9月底,我上了一堂公开课,执教课文是《昆明的雨》,在共同教研的努力下,在集体教师共同深入研究下,成果令人赞赏。李华平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个体能够真实地、直接地、深度地与文本对话。”①

王荣生教授提出“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②,他建议从文体特点出发去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散文教学的命脉,就是以散文的核心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为基础的教学。找到散文的“神”,其实就是找到散文中的“情”。在特殊之“情”笔下的人、事、景、物又会呈现出很多特点,所以散文是非常有个性的。这个性就是由作家的情感、品格、爱好等主观因素决定的。我们进行散文教学时,先树立这样的意识,再进行教学设计,那教学设计就会呈现出科学性和创新性。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的散文教学没有逻辑,没有思路,总想什么都讲,让一堂课没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课堂没有了效率和美感。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寫于1984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的是他40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在昆明的雨季生活。文章散发出诗意与美感,表达了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的想念,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整体特点:看似平淡的语言中,却处处充满韵味。我经过认真思考,寻找到这篇文章的情感线索“我想念昆明的雨”,文章正是用昆明雨季中景、人、物、事来让昆明的雨或者雨季的特点“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变得更鲜活,更立体,而就是有了这些内容的一一呈现,昆明雨季的生活呈现出诗意与美感。正是由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昆明生活热爱到骨子里的浓厚,才有了如此诗意的文字。也正是作者诗意情怀的表达,让这篇文章语言处处有美的存在,体现了作者在语言上的追求——“传达美好”,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完美的统一。但是它是一篇散文,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会到这些丰富的内涵和韵味,教师要精心设计。

基于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就定为:分析理解以感情线索、整体感受来编织材料表现内容的方法; 赏析,并加以朗读体会文章充满的诗意与美感。这一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一个“美”字。

一、导入课题

导入课题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老师读过一本书《人间草木》,作者汪曾祺,他善于体察万物之美,他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有美感。于他而言,一木一春秋,一草一轮回。那他写的回忆性散文《昆明的雨》又有怎样的美呢?”以“美”为出发点,紧密联系下一个教学环节:寻找美。

二、教学环节

1.寻找美

以课文插图为教学资源,寻找其特殊之处:倒挂着的依然开花的仙人掌。文章开头作者就说了,自己想要回忆昆明的特点,用一幅画和题字的内容来体现。仙人掌在昆明的雨季中呈现出特有的美(特点):倒挂着还很浓绿,倒挂着还能开花。为什么?因为昆明的雨季是湿润的。这也是作者为什么写昆明的雨,开头却在说画和画中的题字。画和题字的内容就是用来提示作者昆明的雨的特点,和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

所以接下来就围绕核心问题来展开:作者还写了昆明雨季中的哪些景、物、人、事?它们又有怎样的美?这个时候学生的任务:寻找昆明雨季中的美景、美物、美人、美事。

教师小结:昆明雨季的特点是用昆明雨季生活的美来彰显的,使“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原句)这样的特点更为立体,更为鲜活。看似没有写雨,却处处在写雨。文章呈现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没有一点零乱,40年后作者依然如此清晰,如数家珍般,靠的就是情感线索:想念昆明的雨,想念、深爱昆明的生活。文章中有原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各一处,可见这种想念之深之浓。这种用情感流向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写法值得学生学习。学生在“寻找美”的环节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2.品味美

这篇文章在情感线索的串联下,内容有很多美的人、美的景等,也正是在情感的渗透下,昆明雨季的生活惬意舒适,处处散发着美。这些美可以是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所以承接上一个环节,我们进行了第二环节:品味美。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出要求:每个小组从一个美点出发,选择文中相应的美句和美段进行讨论赏析,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调动小组活动的充分度,并且点燃学生小组活动的激情,在学生活动时,加以指导提示。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朗读得非常好,赢得了在座很多教师的掌声。

教师小结过渡:文章写于1984年,40年前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据作者回忆,当时的生活贫困潦倒到了极点,但是他看到的昆明的雨季却如此明亮,如此的美,看来明亮的何止是昆明的雨季、昆明的生活呢?更是作者在恶劣环境中拥有的恬淡美好的心灵,以及诗意的情怀。(就是因为淡化了作者的生活背景,在学生充分分析品读作品语言的美之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眼前一亮,领悟到了作者的心境是明亮的、诗意的、美好的。)

3.抒写美

紧接着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抒写美。教师引导:“每当清晨,背着重重的书包,你是否会注意到随风飘舞的爬山虎;每当清晨,埋头赶路的时候,你是否会注意到那一片被雨水淋湿了的银杏叶;每当空闲,匆匆走过校园时,你有没有注意到角落那一颗颗圆润的石头……生活中平凡的景,因为有了热爱,萌出可爱的情态。听昆明的雨声,品汪曾祺的闲情,书写我们校园的美,抒发内心的温暖与热爱!”提示学生,着眼一草一木,写两到三句诗意文字即可,然后请学生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三、总结

散文教学必须根据散文的特点、语用规律,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再来谈它的枝叶、花果。要抓住散文教学的命脉,首先得让散文教学是科学的,因为科学性是教学最重要的一环。这次《昆明的雨》的教学,充分挖掘文本,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文本中找答案,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后获得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散文
2021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30名)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老苏(散文节选)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其它的交给时间(散文)
2018年《西部散文选刊》最佳评论奖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