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8-09-04梁文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高中课程永春

梁文福

(永春第一中学,福建 永春 362600)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也为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福建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即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因此,探索建构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且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福建省高中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不少省市学校重视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改革的抓手,通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北京市十一学校1999年,该校就进行了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已构建了包括300多门课程和200多个社团活动在内的极富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例如,浙江省于2012年开始即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建设,其重点是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该省2014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已实施了第一届新高考。

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情和学情实际,笔者所在学校把探索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且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引领未来几年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思路

学校力求通过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且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根据教育部新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结合学校“办优质有特色学校、培养优秀有特长学生”的办学定位,科学设置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制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规划;努力挖掘学校及周边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修订一批优质且特色明显的拓展性和校本性选修课程,促进校本化、特色化学校课程体系的形成并不断完善,为培养优秀有特长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支撑。同时,学校通过探索,开设部分大学先修课程,促进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二、基本框架和实施设想

构建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要忠实于国家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厘清支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功能定位;尽可能按不同学科领域,分类分层建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群,支持学生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整合原有课程及开发新的拓展性、校本性选修课程,构建旨在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和多层次课程结构,该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选修课程和校本性选修课程三大部分(详见图1)。

图1

1.基础性课程

主要指部颁课程中规定的各学科必修课程(全修全考,行政班管理)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相当于原选修Ⅰ课程,选修选考,行政班管理为主,探索与教学班管理相结合)。基础性课程还涵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含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大部分)、德育认知课程(如校史教育、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和心理素养课程(如心理普查、心理辅导等)等。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研究性学习:采取“1+1/2”的课程设置。每周二、周三或周四下午安排1节课用于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布置探究任务。每两周课外再安排1节课用于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考察等。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两个小课题的研究或项目设计学习任务,其中高一年、高二年各完成一个课题,共计6学分。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

(2)社会实践:含业余党校、走进军营(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生涯规划、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读书节、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高中三年社会实践每学年总学时至少一周,共计6学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自主发展需要的有效推动作用。

其中的生涯规划课程包括:①高一年:邀请专家来校为高一新生及家长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通识讲座;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开展“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未来我规划”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初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②高二年:开展职业介绍及高校专业解读讲座;利用高一暑假及高二寒假时间开展职业实践体验活动,结合职业倾向测试,使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偏好,合理选择必修及选修课程。③高三年:高考后,组织参加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对各种职业信息进行评估,选择最佳的高校及专业。在统筹高中三年学习的基础上,系统开设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广泛了解社会职业的基础上,初步定位自己的未来职业倾向。

研学旅行课程包括:利用节假日,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科技、励志等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达到实践体验教育目的。

(3)志愿服务:高中三年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农业科技宣传等活动,累计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共计2学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

2.拓展性选修课程

主要包括科普知识与学科竞赛、核心素养与综合竞赛、大学先修与教育衔接、阅读素养与外来文化等多个领域或方向的课程,是在国家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提高性、整合性课程,以提升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目前正在实施及今后几年拟开设的拓展性选修课程,详见下表。

?

3.校本性选修课程

由本校教师开设,共计8学分,每周两课时(安排在高一年、高二年开设)。主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结合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目前已开设和即将开设:乡土文化课程(《茶文化》《泉州南音教程》《永春纸织画》《永春龙水漆篮》《永春史话》),生态文明课程(《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室内花卉栽培与装饰》《树桩盆景制作》),创客空间课程(如《3D打印》),特色武术课程(如《永春白鹤拳》)等,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将开设更多更具特色的校本性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高中课程永春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从太空俯瞰地球
永春雪山岩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变革中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调查研究——以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骈散写作与高中课程的结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