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防疏散是怎么回事

2018-09-04

生命与灾害 2018年9期
关键词:防空人员

随 风

人民防空袭疏散,是指在战争爆发或重大灾害发生前后,将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有组织地撤出并安置到安全地区的行动。它是信息化条件下人民防空防灾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保存战争潜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措施。

疏散的时机

人民防空袭疏散的时机,通常分为三种,即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在平时遇有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非战争人为灾害时,我们可以参照战时疏散时机而采取必要的、符合非战争灾害事件特点的措施。

早期疏散

人民防空早期疏散,是指在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或重大灾害发生之前所进行的疏散,或重大灾害发生的时间较长,有一定的时间将城市内的人员、物资及重要的设施、器材疏散到远郊或农村等安全区域。人防早期疏散持续时间一般长达数月之久,表明了国家有进行战争的决心和准备,有备则主动。因此,早期疏散的各项工作较为主动从容。二是规模较大,工作较为繁重。早期疏散涉及的部门、单位、人员较多,而且各项工作都必须在事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既要确定疏散的对象,做好疏散准备,又要与疏散地区的政府部门挂钩,做好接收准备。三是思想工作复杂,容易出现重复疏散。由于早期疏散距离战争爆发的时间较长,面临的战争威胁较小,人们的思想重视程度不高,疏散后,有时会出现个别人员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造成二次疏散现象。

人民防空早期疏散的重点是不能坚持斗争、生产和工作的人员及一些重要的设施、物资、器材等。人员通常指老、弱、病、残、孕、幼、高中以下学生及教师,无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在押犯人以及重要的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人员等。

人民防空早期疏散的地区一般以中、远郊区的农村为主。通常情况下,重要的物资、设施、工厂的疏散距离,一般距城区和主要目标边缘30公里以外。老、弱、病、残、妇、幼、高中以下的学生及教师,无业人员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员,在押的犯人以及重要的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的人员等,一般距城市边缘60~80公里。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通常疏散到既隐蔽又便于工作的较远地区。青壮年的疏散距离,一般距离城市边缘30~35公里,以便能在4~6小时内调回,参加支援城区的防空斗争和生产。

人民防空早期疏散的方式通常采取有组织的疏散和投亲靠友相结合,以有组织的疏散为主。投亲靠友的人员只能去农村,不得进入城市,以避免出现重复疏散,疏散的形式可以是长期落户,也可以是地区性疏散,或者是暂迁。

临战疏散

人民防空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期间的疏散。人民防空临战疏散的特点:一是准备时间短,时效性强。临战疏散发生在战争爆发之前,准备的时间十分短暂,一般要求2~3天内完成,而且临战疏散面临敌空袭的威胁,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疏散完毕,直接影响到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二是工作量大,组织保障任务重。信息化条件下的空袭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应用,精确打击已经取代大规模地毯式轰炸,打击的目标日趋透明、精确化。防空袭一方通常没有必要对居民或重要的设施、物资等进行大规模的早期疏散。在这种情况下,临战疏散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疏散的重点,大量的疏散任务都将在临战前期完成。因此,临战疏散的任务十分繁重,疏散的各项保障工作也十分繁多。

人民防空临战疏散的重要目标是附近的人员、物资、设施等。信息化条件下空袭的主要目标是首脑机关,交通、通信枢纽以及其他重要的军事设施或军事要地,其次是某区域内的居民,高中以上学生及教师,科技人员,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无坚持生产、坚持工作、坚持斗争任务的人员。

人民防空临战疏散地区应以城市近郊为主。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通常使用高技术常规空袭兵器,所以,人员的疏散区域没有必要距离城市太远。农村通常不是空袭的目标,城市郊区遭受空袭的威胁也较小。同时,城市近郊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多较好,交通也较方便。城市居民向近郊农村疏散,生活问题易于解决,输送也可减少许多困难。这样,既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又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既便于组织指挥,又便于组织各种保障;既便于安置,又便于组织回城生产;既便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又便于组织防空斗争。一般情况下,临战疏散地区通常距城市或重要目标边缘10~15公里。疏散地域范围,可按城市疏散人口与疏散地区人口1:2的比例确定。

紧急疏散

人民防空紧急疏散,是指发现空袭或灾害征候时的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由于经过早期和临战疏散,紧急疏散的对象成分比较单纯,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强,但这种疏散时间紧迫,对组织工作的要求较高。只有争取时间,才能减少损失。

人民防空紧急疏散通常与人防工事相结合。由于信息化空袭兵器来袭速度快,从发出预告警报信号到敌空袭兵器攻击目标,可争取到的组织疏散隐蔽的时间很短。因此,紧急疏散一般作为对抗空袭措施或来不及组织早期和临战疏散时而采取的补救性措施。

人民防空紧急疏散必须及时、准确获取敌空袭情报,迅速传递警报信号。除建立集中控制的专项警报外,还应充分利用既设电信设施建立辅助警报传递网,利用就便器材组成简易信号传递网,扩大音响覆盖面,建立多种手段并用的指挥通信网和警报传递网,增强组织指挥疏散行动的可靠性。

人民防空紧急疏散必须严密组织,统一指挥。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应根据疏散前后、昼夜间的不同情况,把居民严密组织起来,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企事业单位职工和街道居民,按照行政(生产)建制组成防空疏散单位,确定指挥人员,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疏散行动。根据城市及周围地区的地形条件(包括沟壑、山坡、丘陵、溶洞、矿井、树林等一切可以疏散隐蔽人员的地形),所属行政区内人口数量和密度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就近就地的原则,合理分配防护工事,科学划分疏散隐蔽区域。车站、公园、影剧院、商店等公共场所的流动人员,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地形和现有工事条件,负责引导群众疏散转移和进入人民防空工事,组织就地就近隐蔽。各个隐蔽工事要做到定指挥人员,定引导人员(口部、工事内交叉口处都应设置引导人员),定出入口,定路线,定隐蔽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紧急疏散安全、有序地进行。

疏散的要求

人民防空疏散,涉及各个行业、系统、部门和每一个居民,人员多、物资多、范围广、情况杂,而且不同疏散时机的敌情威胁不同,疏散重点和对象不同。因此,组织疏散必须遵循如下要求。

统一计划

人民防空疏散,涉及的单位、人员、物资众多,居民要离开城市到农村生产和生活,需动用的车辆、船只成千上万。既要确定需疏散的人员和数量,又要确定疏散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的种类,还要计划与协调疏散地域的接收工作。因此,组织指挥疏散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民防空疏散指挥机构必须认真筹划,统一计划,以保证人民防空疏散能够按照统一的意图和计划,协调一致地行动。人民防空疏散指挥要从防空防灾的全局着眼,从组织疏散的每一个环节入手,计划安排疏散准备与行动,计划不仅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用性,还要成为人民防空疏散能够遵循的基本依据。

严密组织

人民防空疏散,每一项工作都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人员、物资、生产设施与设备的疏散需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需要燃油作保障,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疏散的人员除正常生活外,也会生病和出现意外,这就需要食品、医疗保障;众多的车船为了执行输送任务,需要进行交通工具分配、编队和排序;长距离的机动,需要调整勤务,更需要有条不紊的指挥。诸多的组织准备工作和疏散行动,必须在严密组织下才能步调一致。因此,人民防空疏散指挥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疏散计划,把相关工作分配到各有关人员,明确各级、各方向、各行业、各系统的职责范围,并随时掌握疏散过程中的计划、指示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只有进行严密的组织,才能使人民防空疏散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

加强指挥

人民防空疏散,必须以人民防空疏散指挥机构为核心,防止政出多门。各级疏散指挥机构要根据职责范围,发挥应有的权威性。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机构要严格按疏散计划执行。下级疏散指挥机构必须坚决执行上级指挥机构的命令。当疏散计划与疏散的实际情况不符时,要审时度势,果断地修正决定。人民防空疏散指挥,应以机动指挥为主,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要深入一线,切实了解与掌握疏散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并制定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要预想多种情况,制定多种处置预案,做好多手准备,以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要采取多种指挥方式,运用多种指挥手段,以保证及时、有力、正确的指挥。

隐蔽意图

人民防空疏散,是为防止敌方大规模、高强度、硬毁伤空中打击而采取的防护行动,是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安全和战争潜力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重要举措。然而,信息化空袭之敌具有先进的侦察与监视系统,数万人甚至几百万人的撤离行动,成千上万车辆、船只的集中作业,很难瞒过空袭之敌在太空侦察的卫星、在空中侦察的飞机,更难瞒过敌特分子的监视。但是,战争实践告诉我们,毫无顾忌、不加隐蔽的实施疏散行动,必然给空袭之敌的侦察与监视和采取空袭行动提供有利条件,而针对敌空中侦察与监视设备的性能特点,积极采取对应的隐蔽措施,同样可以达到隐蔽疏散的目的。隐蔽疏散的方法,一是利用黑夜和不良气象条件组织疏散行动;二是对疏散所用的交通工具进行高技术伪装;三是在疏散准备阶段尽量使用有线通信手段,在疏散行动阶段使用小功率无线通信手段保持通信联络;四是运用欺骗手段,实行隐真示假、藏密于公开,通过合理、逼真、灵活的佯动,造成空袭之敌错觉或判断失误,使敌人摸不清我方的目的,难以采取有效的反疏散措施。

重点保障

人民防空疏散,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必须集中使用各种保障力量,对主要路线、主要方向实施重点保障。疏散保障的重点是:车辆和油料、机动路线上的对空警戒、调整勤务、医疗卫生、车辆及人员安全,对重要桥梁、交通枢纽的对空掩护及疏散人员的食品供应。特别要组织好对江河上的重要桥梁、交通枢纽、港口码头等重点目标的对空掩护。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要根据疏散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划保障与随机保障、集中保障与分散保障、定点保障与跟进保障、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等方法,以增强疏散保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总之,为了提高人民防空疏散的安全性、快速性和时效性,确保疏散顺利实施,人民防空疏散指挥员必须了解敌空袭行动特点,熟悉防空疏散的基本情况、疏散地域的接收和保障能力,掌握组织指挥疏散程序、内容和方法,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缜密计划,适时指挥,才能确保人民防空疏散任务的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防空人员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防空营打靶记
HQ-9BE防空导弹首次实装亮相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跟踪导练(四)
紧急疏散下的人员行为及建模仿真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