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2-1911)
2018-09-04高晓峰王华倬
高晓峰,王华倬
(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北京 100042;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9世纪的鸦片战争,使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受到了极大地动摇,清政府开始在器物层面进行了探索和变革,开始主动学习和吸收西式兵操作为操练军队的重要手段。1898年的“百日维新”虽然最终宣告失败,但是它将中国社会变革的层次从器物层面向制度方向延伸,并推行新政,颁布了“二谕二章程一宗旨”[1]。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政策的基础,兵操也随即进入校园,而学校体育相关性政策也因此孕育而出,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诸多教育政策中,“体操”成为学校教育的法定课程。为梳理此阶段学校体育政策的变迁,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体育史”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论文30余篇,查阅体育史、体育政策相关著作10余部;在2014-2017年间,通过访谈华南师范大学谭华教授、扬州大学潘绍伟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耿培新编审、中央财经大学郭德红研究员等体育史、学校体育学、政策学及教育学等领域专家,给予了本研究史学、学校体育学、政策学等相关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准确把握历史的真实面貌,明确本研究的基本方向。
1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机构
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开展学校体育的首要前提与组织基础,与其颁布的学校体育法规文件共同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它们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在国民生活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清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的变革,记述了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程,按时间脉络对学校体育机构及其职能变动情况作了尽可能翔实、准确地记述,有助于理解此历史时期的政策文本[2]。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后,各级现代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和学生的数量开始急速增长,仅1907-1909年,各级各类新式学校从37 888所增加至59 177所[3],极大冲击传统社会的私塾式教育模式,学校已经成为中国人接受现代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国内新式教育的快速发展,亟需合理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出现。
1.1 京师大学堂 在中国传统两千年的政权结构中,从未明确一个统管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专职中央机构。在清一朝,具有教育管理职能机构主要在国子监和礼部。但科举制度中断后,旧式学堂逐步被新式学校取代,“国子监”与“礼部”在新式教育形势下无事可做,已经不适合领导全国教育工作。于是1898年清政府筹建了“京师大学堂”,为“各省表率,万国所瞻仰”[4]。由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校长兼全国教育部长之职权”,有权“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其实质就是京师大学堂开始负责全国学务工作。这是晚清中央学务机构的首次重大变革,其成立之初清廷就赋予了学务大臣的职权,并将“所有学校学制及一切章程功课均脉络贯注”,确立了小学到中学递升到大学的现代学制雏形。
1903年清政府为加强大学堂的行政力量,派张之洞共同改革学务机构。管学大臣不仅负责各省学堂事务又负责京城大学工作,还根据学务工作特性和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就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负责全国教育事宜,下设总监督一人专管京师大学堂。清政府再次明确学务大臣的权限为“一切有关教育之事”。其同时成立6个处室,分别是管理各个学科的实业处、普通处、专门处;负责留学生出国的游学处;管理财务工作的会计处;审定教材、报刊和教育仪器的审定处。这些处室都与学校体育的管理发生联系,此阶段并未成立学校体育专门管理部门,但是相较以往其管理路径更加明确,管理体制更加科学。
1.2 学部 1905年清政府正式成立学部,成为主管全国学校和教育事务的专门政府机构,是中国有史以来正式文件明确的首个正式、专门和独立管理国家教育行政机构[5]。学部下设5司,其设置延续了1903-1905年间学务大臣下属6个处室的机构特征,并稍有微调和延伸。在《奏定学堂章程》屡次提及的体操课程与普通司、专门司、实业司业务交叉最多。此时明确负责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还未单独出现,但这种新旧教育管理体系的融合设置已是比较大的进步[6]。1898-1903年间,京师大学堂主政教育工作,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相关事务的职能机构并没有单列出来,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在此时期主要在“章程”中体现“体操”课程科目。在机构转设为学务大臣以及学部后,学校体育事务主要由分管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等事务的专门司、普通司和实业司负责(图1)。
图1 清末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机构沿革示意
2 政策文件
在1902-1911年间,清政府共颁布与学校体育领域相关政策文本共计26项,其中以清政府下发的法律条文16项,以中央主管教育部门下发通知8项,会议决议案2项。按照政策颁布的时间先后顺序(表1)。
表1 清末学校体育相关性政策及决议案(1902-1911)
如图2所示,自1902-1904年清政府以光绪皇帝名义下诏的法律条文在1904年达到了高峰,从1905年后开始以部门形式下发通知。10年间的法律文书到部门通知曲线的演变,折射出学校体育专职行政部门的出现。学部成立之后和学校体育有关的政策平均以每年一项的速度颁发,是体育学科在国家行文中的初步展现,但此阶段还未出现学校体育专门性的政策文件。
图2 清末颁布与学校体育相关政策年度数量演变
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清末,没有一件针对学校体育的专门政策出台,此阶段主要是《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为主的法律性质条文,涉及到了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及具体要求。而且学部奏请的一些奏折中还有一些关于体育师资等学校体育部分政策内容。
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鸦片战争后,洋务改革派在1862年就开设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6年开办了福建船政学堂。在器物方面首先开始改革,而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意味着清政府开始从教育制度上着手变革。
《钦定学堂章程》由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考选入学共计6件内容构成,除了考选入学章程外,其它5个章程中是以课程、体操、课时为高频词体现学校体育的存在。5个不同学业阶段都有不同的宗旨要求,其中针对基础教育的蒙学堂明确提出了“调护儿童其身体”,手段在于体操。
由于《钦定学堂章程》存在着升学次序凌乱、没有设置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新教育制度与科举密切关联等重大缺陷,遭到守旧派的质疑和攻击[7],在制定后未及全面实行就遭到废止。但其依然对学校体育的意义重大。将体操作为一门学校的正式学科课程,首次得到了认可和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推行新式教育后最早由国家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1904年,清政府在设置教育行政机构及尝试办理新式教育的实践中,审视“壬寅学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重新拟定了《学务纲要》《蒙养院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等21件系列性教育法规,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奏定学堂章程》。以《学务纲要》为总纲,构架出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生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对各类学校的相互关系做了详细规定,还对整个教育组织、学校管理、教师选用、学生的考试与奖励等做了具体要求。清政府明令在全国推行章程,由于这年为农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3.2.1 体育教育宗旨与体育课程相关政策内容 1904-1911年陆续颁布的21件教育法规中,学校体育政策以“课程、体操、课时”3个主题词进行展现。并结合不同学龄阶段设置了体操课的宗旨、目的、内容和学时,延续了“壬寅学制”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宗旨大都提及到学生身体健康,并开始依赖体育课对学生健康发展进行干预。
1906年3月25日,《奏陈教育宗旨折》提出“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试体操严整其纪律”。具体来说初等小学堂强调“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通过体操课程达到“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的目标。高等小学堂提出“强壮国民之气体”的教育宗旨,通过体操课达到“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四肢动作敏捷,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兼养成其乐群和众动遵纪律之习,宜以兵式体操为主”的目标[8]。1910年12月30日的《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中提出,“体操为,除主课,通习各科目无庸增损外,其余教授之次第……”,再次重申了体操在两等小学堂中的重要性,不能随意减少课时。
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及各级师范类学堂、农工商实业等学堂在教育宗旨中虽没有显现出学校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课程的教学教法都做出规定。尤其是中学堂体操课程教法要求“中学堂体操宜讲实用,其普通体操先教以准备法、矫正法、哑铃等体操,再进则教以球竿、棍棒等体操。其兵式体操先教单人教练、柔软体操、小队教练及器械体操,再进则更教中队教练、枪剑术、野外演习及兵学大意。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并可视地方之情形,若系水乡,应使练习水泳。”1909年5月15日《学部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提到,“体操为通习,体操为柔软体操、兵式体操”。
但在中等学堂及高等教育中,其教育宗旨未能充分体现学校体育。从政策内容上清政府更加重视基础教育阶段体操在所有课程中的作用。而学生走出基础教育,步入中等学堂后的阶段也是青少年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灵敏期,教育宗旨的缺位,政策对课程要求的弱化,说明对此阶段学生的身体教育是相对轻视。
3.2.2 体育教师相关政策内容 1906年3月18日由学部总务司案牍科编的《学部奏咨辑要》,在“通行各省推广师范生名额电”中指出“方今振兴教育,以小学堂为基础,而教员亟须养成,故师范尤要。……并须设5个月卒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生理、教授等法,名额百人,以养成小学体操教习……”。
这是在我国新式教育开展以来,首次在官方层面提及到了体育教师的培养,虽然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政策不足50字,但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在我国发起与实践后,与之匹配性政策逐步进入政策体系。
3.2.3 涉及学校体育的其他政策内容——体育设施器材
1906年《学部奏咨辑要》收录的“学部:通行京外《奖励制造教育用品章程》”认为,新式教育在中国逐步振兴需要大量教育用品,不能只靠他国,需要自我制造,指示各级学堂如需要教育用品尽量从国内购买,甚至对国产教育物资做出“虽价值稍昂,物质稍逊,不足为病”的包容指示。并在章程第7条提出对“体操器具、体操衣帽靴及其原料如织呢、编草帽辩之类”课程所需的体育器材制造商进行奖励扶植。
3.2.4 女子学校体育的史上国家层面的首次提及 洋务运动开始后,解放妇女运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首先出现女子学校的是由士绅商家办理的民间私立学堂。但还处在女子受教育是为服务家庭的理念上[9]。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出台,是以国家层面对女子受教育权利的认可。2条政策规定了女子学堂开设体操课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这对于封闭两千多年的中国“女卑”思想是一种极大进步,对后来女权运动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4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
4.1 连续战争溃败造成的内部变革需求 19世纪以来,由于积习已久的土地问题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层矛盾尖锐,加上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社会紧张程度不断加深。如前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来的边疆民族统一战争,特别是后期的革命党人起义,革命党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极力鼓吹推翻清政府,恢复汉民族政权,让清政府的思想钳制不能像曾经一样有效实施。这些对清政府的执政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
在外界,欧美列强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社会有着对销售市场和原材料的内在巨大需求,向外扩张是最佳途径。清政府此时还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界飞快的局势变化依然是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列强对中国已经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商贸谈判不能及时打开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于是他们诉诸武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及其之后的一系列入侵,使近代中国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面临内忧外患的重重夹击,十分守旧、昏庸、腐朽的清政府,也不得不艰难地寻求出路。于是睁眼看世界,尝试着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清末的政治改革和教育立法进程也由此开启。
4.2 陈腐的传统教育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萌动的重要动因 清朝教育制度基本承袭明朝,但比明朝还要死板、僵化。就科举制度而言,不但沿袭旧制,甚至其考试之法更为繁复严密。在学校体系中,国子监仅仅是科举制度的附庸,府州县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在清一朝,因外族统治,奴化统治思想显现的极为重要,身体教育在僵硬的教育制度和考核选拔制度毫无显现,通过武举选拔出的官员在官场的边缘化现象,使文武背离,文人与接受身体教育与运动,是一种粗鲁和无文化的体现。以致造成现代人对于古人文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印象。
在19世纪中叶以后,受西学东渐之影响,西方教会学校在华的迅速扩张,极大冲击了这种腐朽不堪的教育。在社会急剧动荡、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这种弊端重重的教育制度显然也就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变革。而教育改革,亟须教育政策的保障、支持和约束,统筹考虑将学校体育政策加入到教育系统中,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萌动的重要动因。
4.3 西方文化传入奠定了国民认识学校体育的思想基础 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资产阶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进入中国,开始为国人认识,是谓“西学东渐”。清末之时主要是外国在华的传教士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1875-1899年间,在华教会学校从350所,学生6 000人,快速发展到1 766所学校的3万多学生[10]。上海圣约翰书院校长卜舫济讲到“教育使‘人们的灵、智、体’三者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由课外活动逐渐延伸到以队列、拔河、篮球、网球为主的体育课程在各个教会学校开展[12],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教会学校逐渐开始中国化。学校中增加体育课程“体操”在当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着国家危亡的残酷现实以及人民油然而生的救亡图存强烈愿望,再加上西学东渐的影响,才在清末兴起了一场对封建旧教育的巨大改革,学校体育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体育政策的颁布也就此得以应运而生。
4.4 近代西方体育在校园开展成效带来了示范效应教育政策出台是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法制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一些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完整性和规范性的教育政策陆续出炉,如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1872年普鲁士制定的《普通学校法》、1881年法国颁布了《费里法》等确定了现代西方的国民教育体系。而现代体育源于西方,体育与教育的一脉相承,使其更加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而日本被西方打开国门后就迅速走向了向西方学习的求强道路。明治政府开始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强兵政策位于其首,是日本掀起的军国主义狂潮的政策导向。从开始的军事体育到1878年开设的体操讲习所,逐渐使学校教育中增加了重要的兵操练习,虽然出发点在于强军,但是有效地对学生开展了身体教育[13],从而日本的学校体育慢慢被重视起来。日本迅速步入资本主义强国行列,成为师法西方近代教育进而促成教育强国的成功典型。而日本效仿后的良好成果,对于寻求发展之路的中国有着十分强烈的示范作用。
清末颁布的学校体育政策主要还是效法日本,其政策内容体操的叫法都直接从日文直译而来。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体育教育的成效,尤其是日本体操政策的成功示范,成为清政府颁布体育教育政策的重要原因。
5 主要特征
5.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清政府时期有关学校体育政策全部是围绕着《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展开的。清政府的学校体育政策融入到教育政策中,政策内容是围绕着体操课程为主干展开,涉及到体育场地设施要求、体育师资进行辅助体育课程的正常运行。说明此阶段虽还未有专门性学校体育政策,但是学校体育政策已经形成了独立体系的雏形。
图3 清末颁学校体育相关政策内容
5.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1902-1904年间,由清中央政府下发了16件涵盖学校体育的法律条文性质政策,随后随着机构调整开始由学部颁发部门性规章。这说明初期清政府更期望对教育和学校体育进行建章立制[14],通过最高的行政手段推动体操课程在全国教育系统中设置,从而达到对学生强身强心的教育宗旨,完成教育革新目标。
5.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封建政权,皇权拥有绝对权威,致使政策颁布主体只有光绪与宣统帝王为首的清中央政府和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学部发布。加上同期主管学校体育行政机构的历史变革,礼部和国子监分管教育部分职能被划归到学部中去,因此未搜集到其他部门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文献。说明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具有清中央政府和学部构成的单一纵向行政体系,体现纵向的治理理念、政治惯习和行政模式。缺乏以清中央政府为首下的各行政部门横向组织联系,协调管理学校体育工作。
5.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1902年掀起的军国民化身体运动,其主张是以国魂为召唤,以身体的军事化开发作为诉求,呼吁当时的政府应该将身体视为国富种存的根本基础。而针对于此,在顶层设计的构架中兵式体操成为学校教育中改造学生的重要课程,时局背景造就兵式体操在学校体育政策中的鲜明性,但政策内容还显单一。
6 主要问题
6.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从1902年肇始的《钦定学堂章程》到1911年清政府统治的结束,10年间共颁布与学校体育政策相关文件26件,年均2.6件,没有直接以学校体育命名的政策文件。1904年“癸卯学制”的出现,当年配合政策高达11条,成为清末10年间颁布政策数量的顶峰期,而1903、1905、1908年政策颁布数量为0件。因此清末10年有关学校体育政策每年出台数量无规律与显著特征可言。此阶没有学校体育专门性政策,但是新式教育政策中容纳体育,标志着中国学校教育系统中开始将体育正式纳入,这对随后中国形成和完善学校体育专门政策乃至体育政策贡献了理论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6.2 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清末10年学校体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巨大变革,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全国各地并未真正贯彻落实此阶段的政策主题——体操课程。《时报》于1909年5月18日发表了一篇社论,“学部变通学堂新章之疑问宣统元年”讲到:“体操为体育主要之科目,既定为必修科,则时间岂容随意增减?乃完全科欲加随意学科者,可减二小时,简易科且可不教。吾国轻视体育,致国民有柔弱之恨,学部定体操为必修科,关系至巨。必修科而可不教,是非必修之谓矣。出尔反尔,功令焉可如是?”
从上可以看出清末学校体育课程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对于体操课程、课时随意增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学校体育考核政策完全缺失,在“癸卯学制”中的《各学堂考试章程》没有提到任何有关体操课程考试要求,其势必造成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缺失。
7 结 语
清末,在“西方文化传入奠定了国民认识学校体育的思想基础”及“近代西方体育教育政策成效带来了示范效应”2个因素的促动下,形成了清末所需的借鉴西方的学校体育方案的政策流。由于陈腐的教育体制已经成为很大的诟病,因此“陈腐传统教育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重要动因”。
清末10年,学校体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虽然政策显现出了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等特征。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的无序变化;清末学校体育课程并未得到有效实施,而且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通过清末庙堂之的一群政治改革家介入和推动,出台了“体操”课程,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学校体育迎来了崭新的开始。